華夏民族在大融合中鑄成56個民族,56種特色,56種神奇的民族風情。而承載著民族特色、表達著民族文化的民族商品,更是吸人眼球,將56個民族間的文化交流與經濟溝通緊緊地聯系在一起。
中國有大大小小的交易會,而最能讓人品位出華夏民族幾千年文化味道的,應屬中國民族商品交易會。2007中國民族商品交易會,將于2007年8月2日~5日在呼和浩特市舉辦。這是中國第一次舉辦如此大型的民族商品展示、交易盛會。醞釀:從區域走向整體
中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有56個民族,除漢族外有55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有一億多人口,分布在全國各地,民族自治地區占國土面積的64%。促進各民族共同繁榮發展是黨和國家的基本國策,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大工作,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必然要求。是鞏固和發展全國各民族大團結,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要求。
目前,由于地理條件限制,發展基礎薄弱,市場開發條件差,自身發展能力弱等原因,民族地區經濟發展仍然面臨著一些突出困難,同沿海發達地區相比存在著相當大的差距。2004年民族自治地方人均生產總值只有全國平均數的67.4%,農民人均純收入只有全國平均數的71.4%。逐步縮小發展差距,實現區域協調發展,最終實現全國各族人民共同富裕,是黨和國家民族政策的根本出發點和歸宿。
中共中央民族工作會議提出促進民族地區經濟發展的具體措施,其中包括繼續推進西部大開發戰略,加大國家對少數民族地區的投入,發達地區要把支援少數民族地區作為自己應盡的義務。同時要推進民族地區的經濟結構調整和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發展特色經濟和優勢產業,進一步把民族地區的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著力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加強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實現“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的目標。
中國民族商品交易會正是在上述背景下醞釀產生的有利于民族地區經濟發展的重大舉措,是落實中央民族工作會議精神的具體措施。中國民族商品交易會計劃于2007年內蒙古自治區成立60周年之際,在呼市舉辦首屆民交會。該設想得到了內蒙古自治區政府和國務院有關部委以及社會各有關方面的大力支持和積極響應。同期將舉辦呼和浩特投資洽談會,該洽談會由內蒙古自治區政府、呼和浩特市政府主辦。
展示:從西部走向全國
選在2007年8月初內蒙古自治區成立60周年大慶之際,內蒙古自治區首府呼和浩特市國際會展中心將舉辦“2007中國民族商品交易會”,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國務院西部辦副主任王金祥是這樣解釋的:“支持內蒙古自治區舉辦民交會,就是支持西部大開發,是支持西部、開發西部的具體舉措之一。”商務部姜增偉副部長也對民交會的舉辦給予了高度評價,表示將全力支持內蒙古自治區舉辦好本屆民交會,展示西部新風采。
實施西部大開發,加快中西部地區發展,是黨中央貫徹鄧小平關于中國現代化建設“兩個大局”戰略思想、面向新世紀所作的重大決策。這對于擴大內需、推動國民經濟持續增長,對于促進各地區經濟協調發展、最終實現共同富裕,對于加強民族團結、維護社會穩定和鞏固邊防,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2007中國民族商品交易會,旨在展示黨中央領導下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偉大理論和成功實踐,展示各少數民族自治區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實施西部大開發的輝煌成就,展示各民族人民團結奮進的精神風貌,實現東西互動,促進共同繁榮發
交流:從民族走向世界
民交會將云集中華各民族優秀商品參展貿易,全面展示各民族豐富的傳統文化和傳統工藝產品,展現民族經濟新的發展水平和新的科技成果,是各民族經濟、文化繁榮發展的盛會,對于擴大民族商品品牌的世界影響力,促進民族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具有重要戰略意義,更為中國民族產業的發展提供了貿易良機。同時也是紡織服裝企業展示形象,拓展業務的大好機遇。
2007中國民族商品交易會以“穩定、繁榮、和諧、發展”為主題,主要活動內容有:一是中國民族商品國際展覽會,包括各省、市、自治區(自治州)綜合展示,著名民族品牌企業及產品展示,民族高新技術及產品、民族傳統工藝品展示,各類大型機械設備、裝備展示等。二是論壇會議,包括自主創新與民族品牌發展戰略高峰論壇,乳業發展國際論壇。三是經貿洽談、專項交流及商品交易,包括呼和浩特投資貿易洽談會,各省、市、自治區投資環境及項目推介會,各代表團、各企業相關推介活動等。四是大型活動,包括民交會開幕式大型晚會、展覽會開館儀式等。
目前,民交會各項籌備工作進展順利,總體方案及各項活動的具體方案正在有序運行,宣傳、接待、安保、嘉賓邀請等項工作正在有條不紊地推進。經過全方位對接,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都將參會參展,預計參會人員將超過1萬人,現場參觀人數可達15萬人。如此規模的盛會,無疑為中國的民族商品走向世界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007年內蒙古自治區成立60周年之際,民交會的舉辦,必將為推動全國各民族共同繁榮發展、增進國內外對民族地區的了解,推動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不斷邁上新臺階發揮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