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回歸十周年之際,在新鮮出爐的“華商天下1000大”中排名高居50強的香港恒基兆業地產有限公司在內地發起主辦了一場以“內地及香港投資氣候”為主題的研討會,會議圍繞中國的資本市場、香港的投資氣候及香港的房地產投資方法等投資領域的熱點話題展開,兩地多名業界資深人士應邀出席并發表精彩觀點,內地諸多杰出企業家和政府相關部門的領導蒞臨現場。研討會現場,本刊記者采訪了香港恒基兆業地產有限公司營業部總經理謝偉銓,表達了他對香港回歸后港資地產企業所生變化的感受,與讀者分享內地香港兩地投資及開拓業務的經驗。
珍視兩地交流 看重內地市場
談到兩地的地產投資氣候,謝偉銓用了一句簡潔的話:“香港的資本,內地的市場”。在這位恒基兆業地產有限公司營業部總經理的眼里,這就是未來港資企業的資源整合方向。
他指出,“大中華黃金經濟圈”加速崛起已成定局。在這樣的背景下企業僅將目光局限于內地或香港一隅顯然太過狹隘,只有試著用以“世界是平的”的投資觀念來觀察兩地的甚至更廣闊的經濟圈才能有更宏觀的思考。在未來,“香港的資本、內地的市場”或許會成為企業整合的新方向。謝偉銓先生表示,今后他們將更加重視發揮內地與香港地產研討會的平臺作用,為內地企業和香港房產投資者們牽線搭橋,為更多的投資者們提供更有效的服務。
在被問到恒基兆業為何增資內地的時候,謝偉銓表示,回歸十年里,兩地房企間的交流溝通不斷加強,港資企業在內地的投資也一直在加強。他認為,港資房產開發商增強內地投資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一方面是土地市場因素:與香港相比,內地有相對充足的土地可供開發,且法律、制度等都在不斷完善:另一方面,香港回歸以來,港企對內地樓市的了解越來越透,且對市場發展前景較為樂觀。他同時表示,隨著內地發展速度的加快,將有越來越多的港企投資內地,港資發展商會在內地做更多的項目。
鎖定二線城市 商業地標長期持有
謝偉銓透露,2007年起恒基兆業也將加大、加強在內地樓市的投資,這將成其一個重心。在過去幾個月里,恒基兆業已通過招拍掛獲得了不少土地。自2006年7月份到現在,恒基兆業已在內地完成1億平方尺的土地積累,主要分布在徐州、長沙等二線城市。
他還表示,2007年期望在內地獲得1.5億平方尺的樓面面積,目前正積極爭取獲得一些地塊的開發權。同時,準備將去年融資到的133億港元全部用于內地房產投資,集團將在內地逾20個二線城市洽購地塊。2007年恒基兆業將積極加入內地的一級市場(即土地市場)爭奪,以加速在內地二線城市的發展。
事實上,恒基兆業是最早在內地開發物業市場的房產開發商之一。從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始,恒基兆業就活躍在內地房產市場,在北京、上海、廣州等一線城市開發了一些項目,如北京恒基中心、上海港匯廣場第二座辦公樓、上海不夜城廣場等,而集團亦保留其中約264萬平方尺樓面作收租之用。
謝偉銓表示,目前在內地的投資已是第二期投資,2007年3月份,恒基兆業已確定在內地深圳設一總部,以后期望在每一區域設立一個分部。他同時透露,在內地的投資將主要集中在商業投資,今后希望能在二線城市可以蓋一些地標性的商業建筑。而這些商業物業均為長期持有物業,不出售,而是收租。“進入這些城市,主要看它們的GDP、人均可支配收入和樓市發展。”謝偉銓表示。
目前恒基兆業在新增項目上,更傾向于通過招拍掛用地進入市場,同時由于一線城市用地已經緊缺,市場飽和,恒基兆業現在正致力于在這些發展潛力更大的二線城市開發。
謝偉銓強調,此次研討會除了探討兩地的地產投資氣候,亦是推廣恒基兆業的最新經典豪華之作——比華利山別墅,這座集藝術與科技精華于一體的濱海豪邸從設計理念、物業品質到市場運作的各個環節都表現得相當突出,是香港人眼中真正的“豪宅”。由此展開,美聯集團的中國部行政總裁郭應龍先生著重對香港豪宅市場的概況進行了考量,分析指出價格超過千萬港幣的別墅式的獨立屋在香港市場上07年的成交量屢創新高,并且已經超越97年的價格水平,從整體來看,香港樓市的投資狀況相當理想,綜合香港便利的貿易交通和良好的經濟環境等因素,這些都將給內地房地產商和買房者帶來了更多的投資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