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雷轉持集團股份,太平洋金融學院解散,財險引資擱置
籌備經年的太平洋保險集團上市,歷經兩任董事長更替,近期終于排除幾項重大障礙。
《財經》記者獲悉,為確保上市計劃,太保集團于2004年成立的太平洋金融學院即將解散,今年已停止招生;目前持股太保集團子公司太保壽險近25%的兩家外資股東凱雷和保德信,已決定將其持股轉讓給太保集團,并進而在太保集團持股19.9%;之前澳大利亞保險集團 (Insurance Australia Group,下稱澳保集團)與太保集團子公司太保財險達成的入股動議,暫被擱置。
“(上市)仍有相當多的程序,時間可能比預料的要長,但太保集團爭取年內上市的計劃沒有改變?!苯咏<瘓F管理層的人士稱。在安永完成對太保集團的上市審計后,太保集團將力爭 “A+H”同步上市計劃;若A股上市受阻,則將先啟動H股上市計劃。
金融學院解散
現行《保險法》規(guī)定,保險公司資金不得用于設立保險公司以外的企業(yè)。太保集團于2004年開辦的太平洋金融學院,已到了必須剝離的時刻。
2004年9月落成的太平洋金融學院位于上海市郊,系太保集團與復旦大學合辦。此后金融學院又引進其他幾家股東,太保持股遞減至50%,但仍須對金融學院的所有債務負有連帶擔保責任。
金融學院一位董事在接受《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太保對金融學院投資總計約10億元,包括土地轉讓費和校舍建設資金,資金大多為銀行貸款,還本付息壓力不小。
此前,金融學院一度希望引進新出資人接盤,令太保集團在上市前全身而退。但包括復旦大學、實德集團在內的其他出資人,最終均未能接手太保的權益和債務。據稱,目前學院負債已超過10億元。院方人士向《財經》記者表示:“學校的房產還在,應該可以基本抵償這部分債務?!?/p>
凱雷股權“上翻”
2005年末,為彌補償付能力不足問題,太保壽險引進凱雷及其伙伴保德信的投資。如今太保集團整體上市,這一塊投資便需另作安排。
4月16日,保監(jiān)會作出批復,同意凱雷、保德信將所持太保壽險總計24.975%股份全部轉讓給太保集團。隨后,太保集團將按事先約定出售相應股份予凱雷和保德信,相關交易目前已基本完成。
當初太保壽險引資時,中外雙方曾有約定:在太保集團上市而太保壽險未能單獨上市的情況下,外方可將所持太保壽險股份全部換成在太保集團的股份。外方曾同意太保集團首先上市。但雙方亦約定,倘至2007年底集團仍未上市,太保壽險可先上市。
2006年底,太保集團主動邀請凱雷方面重新商談,確認后者在放棄太保壽險股份后,將最終獲得太保集團19.9%的股份。為確保太保集團盡快上市,上海市政府同意了這一方案。
太保集團主要資產由壽險、財險兩大子公司構成。凱雷當初以約4億美元(約合33億元人民幣)代價入股太保壽險24.975%,意味著當時對壽險公司的估值約為132億元人民幣;太保財險公司雖然尚未引資,但若以澳保集團在草案中初擬的入股價格計,太保財險市值約為85億元人民幣。兩者相加,太保集團整體估值約在210億元。
以此估算,凱雷之前33億元的投資本可折成在太保集團15%左右的股份。但時隔一年,對太保集團的估值已升至約285億元。據悉,凱雷和保德信需再追加40余億元投資,方可獲得19.9%的太保集團股份,其中包含了溢價因素。
目前,寶鋼及其關聯(lián)公司總計持股太保集團約25%左右的股份。凱雷和保德信所獲太保集團股份,將不足以影響寶鋼第一大股東的地位。
財險引資擱置
在凱雷投資壽險問題獲得解決的同時,太保財險引資澳保集團的動議如今已被擱置。
去年7月,澳保集團曾對外披露,入股協(xié)議草案已通過保監(jiān)會初步審查,澳方將以3.5億澳元-3.75億澳元(約合21.18億元-22.69億元人民幣),獲得太保財險24.9%的股權。
太保內部的一種擔心是,集團與子公司在上市問題上會有不同利益訴求,這種矛盾已反映在引進凱雷后的太保壽險身上——凱雷一直希望將太保壽險單獨上市,以便獲得退出渠道。因此,同樣的矛盾也可能發(fā)生在引資后的太保財險和集團之間。
2006年8月,高國富擔任太保董事長后確定了集團上市計劃,太保財險引資即告暫停。據悉,太保曾希望澳保如凱雷一般,將入股太保財險的股份轉為集團股份,但此時凱雷已占先機,拿下了太保集團19.9%的股權,按照國內金融機構外資合計持股不得超過25%的政策限制,澳保擬議中的22億元投資,已甚少轉成集團股份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