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機關工作以后,我沉默寡言,木訥呆板,只知道埋頭工作,不太熱衷與人接觸,有人說我是木頭疙瘩、植物人,將來不會有出息的。我也時時感到一種無形的壓力。這時,有好心人給我出主意,說是必須以最快的速度學會拍馬,否則就如下水不會游泳,麻煩多多。還說在機關有一句名言:會干的不如會說的,會說的不如會拍的,你要在機關生存,關鍵要有三寸不爛之舌。為了不被淘汰出局,我便仔細觀察別人的說話辦事方式方法,時間久了,耳濡目染,漸漸發現了其中的秘密,自己的拍馬功夫得到不斷提升。
拍馬要講求實用主義,我把主要精力用在拍上級的馬屁上。想想看,在機關誰決定你的命運呢,還不是你的上級?讓上級滿意和高興,那自然是最為重要的事情了,這個道理,每個人都是心知肚明的,除非你是傻瓜和笨蛋。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踐,我總結了許多心得體會,比如,“局長就是上帝”,“上級永遠是對的”,“想上級所想,急上級所急”,“不愛護上級的同志不是好同志”等等。這些都是我經歷了大量的事情以后歸納而成的,在文件里找不到,但在機關里卻實實在在的存在著。拍馬的功夫體現在靈活性上,必須善于抓住時機,上級不是隨時等著你去拍馬,拍馬要在關鍵時候去拍,在上級最需要拍的時候去拍,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次,我們局長興致勃勃地對大家講述著全年各項指標的完成情況,不知是由于他身體過于肥碩,還是椅子不太結實,他一不小心就把椅子腿壓折了,他一下子摔倒在地上,正巧,他四周圍了許多人,大家一看這場面,面面相覷,不知如何是好。我眼疾手快,趕緊把局長扶起來,換上一把椅子,說,局長,我們局的指標完成得太好了,這把椅子都承受不了。尷尬的場面立即被打破了,局長笑啥啥地說,說得對,說得對。大家也異口同聲說,是這樣。他在機關工作,很需要這種隨機應變處理事情的能力。此后,我越來越受到局長的重視。很快我就被提拔當了科長。人家都說我變得會說話會辦事了,不是以前那個書呆子。我私下想,我這樣低三下四地給別人拍馬,連自己都感到惡心,可別人都說這樣好,真是見鬼呀。但是,一想到自己不斷地升職,也就感到這樣做也值了,適者生存嘛。
沒有想到這拍馬的功夫用途還很廣呢。我在農村考大學,大學畢業后分配到城市工作,一沒錢,二沒房,三沒地緣,一連談了七八個女朋友都沒有談成。學會拍馬之后,我的戀愛就有了突破性進展。前不久,有人牽線搭橋介紹一個女朋友。一見面,我發現她對我很冷淡,看樣子對我不太滿意,只是應付我。如果不打破僵局,結果肯定是拜拜了。我想,我得抓住機會,贏得她的好感,于是,我使出全部拍馬功夫,說他是我見到天下最美麗女人,說她的聲音像中央電視臺的播音員,說她從事的職業是天下最偉大的事業,說她行為舉止具有大家閨秀之風和現代女性之美。第二天,她主動同我約會,她說,她很愛聽我說話。后來,她和我結成了百年之好。結婚之后,她說,一見面,她沒有相中我,決定馬上拜拜。通過談話,發現我很會說話,嘴很甜,一想,和這么會說話的男人共同生活也是一件幸福的事,于是她決心同我結婚。
拍馬不一定就是花言巧語,在很多時候,你向人家獻忠誠不用語言也能起到很好的拍馬作用。我們局長做報告時,我總是坐在靠前的位置上,認真聽講,總是能找到合適的時機,帶頭鼓掌。每一次鼓掌,我都堅持到最后一個停止鼓掌。為此,我們局長沒少表揚我,說我聽得認真,能夠積極參與互動。其實,我知道,局長在上面口干舌燥地講,最需要的就是掌聲了,沒有掌聲,這話講得多么沒勁呀,顯得局長講得沒水平。所以,我很理解局長的心情,總是帶頭鼓掌,使整個講話過程掌聲不斷。為了使掌聲形成合力,我還私下串通幾個哥們,事先說好了,我一鼓掌,大家都要跟著熱烈鼓掌。所以,我每次鼓掌,都有一些人積極響應,不會出現個人“孤掌難鳴”的問題。
其實,拍馬內容、方式遠不止于此,比如,局長的親屬有事要辦,局長不便于出面,我主動去幫忙,盡力按局長的意思辦好,而且不給局長找麻煩;局長愛好打麻將,我主動相陪,而且要多給局長點炮,點炮點得不露聲色,顯得局長牌藝不比尋常;局長開車碰了人,我就替局長擔這個責任,對外說是我不小心闖了禍;局長去游泳,我總是先試一試水的深淺涼熱;局長想考本科文憑,我就去替考;局長需要出名,我就幫他宣傳,讓他在報紙上有文,電視里有影,電臺里有聲,等等等。總之拍馬不拘一格,如變形金剛,變化無窮。
說心里話,我處心積慮地拍馬,其實就是為了有好的回報,沒有回報,我才不拍那個馬屁呢。拍馬不慎,很有可能就拍到馬蹄子上。所以拍馬也是有風險的,沒利可圖,誰冒這個險。隨著我拍馬功夫的提高,職位也不斷上升,我也喜歡別人拍我的馬屁,一天沒有人給我拍馬屁,我就感到悶得慌,不舒服。我想,是誰發明拍馬屁這門學問呢,我真佩服他呀。
選自《南方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