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么一位年輕人,在他風(fēng)華正茂時,卻染上了眼疾而導(dǎo)致雙目失明。他所生活的世界,從此永遠(yuǎn)是一片黑暗。開始他深深煩惱,并宿命地認(rèn)定這是老天在責(zé)罰他,對生活失去了信心。甚至,他把親友、社會的關(guān)心照顧,也看成是對他的憐憫。而他最不愿意的就是在別人的同情中度過一生。
后來一位老教授對他說:“世上每個人都是被上帝咬過一口的蘋果,都是有缺陷的。有的人缺陷比較大,因?yàn)樯系厶貏e喜愛他的芬芳。”他相信了老教授的這句話。就是這么一句溫暖的話語,奇跡般地改變了一個人的命運(yùn)。
這位雙目失明的年輕人在老教授的激勵下,他一改過去灰色的心態(tài),轉(zhuǎn)而積極地面對生活,他把失明看作是上帝的特別鐘愛,開始振作起來。幾年后,他成為了一位著名的盲人作家。
這是一個美麗的故事,最初聽到這個故事時,就仿佛一盆清水,滌蕩我們的心靈。人生于世,生而平等,性格不同,際遇各異。我們?nèi)松谑溃瑹o論生活是多么的不如意,也千萬不能讓鮮活的心靈蒙塵。因?yàn)橹灰闹杏泄饷鳎钪芯筒粫]有光明,上帝給了我們一雙手,就一定會給我們一片天,上帝給了我們兩條腿,就一定會給我們一條路,關(guān)鍵就看你有沒有決心,毅力與恒心,以及戰(zhàn)勝一切艱難困苦的意志和直面生活的勇氣。
其實(shí),人的軀體并不怕缺陷,怕的是心靈蒙塵,怕的是喪失了生活的勇氣,怕的是不經(jīng)奮斗就自甘失敗的懦弱。小草弱不禁風(fēng),尚能生存,曇花一現(xiàn),也要努力給世界一份美麗。何況上帝還給了我們無限的智慧。
別讓心靈蒙塵,就是不要在意一時的黑暗,不要計較今生命運(yùn)的好壞,不要屈服于一時的坎坷。我們所應(yīng)該關(guān)注的是:怎樣挖掘自己的潛能,怎樣突破不幸的樊籬,怎樣開辟生命的綠洲,怎樣活出別樣的美麗。
生活永遠(yuǎn)不可能一帆風(fēng)順。重要的不是生活怎樣對待你,而是你怎樣對待生活!這才是我們應(yīng)該不斷思考的問題。
選自《江門文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