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朋友對我說過:“想真正認識一個人,就和他(她)一起去旅行吧!”
而上個月的遠行讓我們發現:戈藍是一位可以依賴的朋友。
北京—鄭州—北京(全程往返1450km)
路況:高速公路、城區公路、城郊公路,路況較好。
油耗:<10L/100km
時間:5月5日~5月6日
我和張主編都不是第一次長途試駕戈藍,3月份我們參加體驗“東南自駕游山水之旅”和“紅色之旅”時就有比較長時間的親手操持。但是當時同行媒體較多,大家換手較頻。此番河南鄭州之行,則讓我們更加深切體驗了戈藍的駕乘感受。
由于是本刊編輯部的一次長途采訪活動,又趕上五一長假外出的車輛較多,為安全起見,我們對戈藍事先進行了第三次保養。此外,隨行還攜帶了氣泵、胎壓表、手電、拖車繩、反光背心、水、食品等應急備品。根據我們的經驗,這是單車走長途前必須做的準備。
5月5日清晨,戈藍被塞進4個體重均超過75ka的壯漢和一些行李,滿載上路。好在戈藍的懸架支撐比較有力,底盤間隙依然維持得較大,沒有被壓“趴”下。
駛上了京石京珠高速路,融入自駕游的車流中,從牌照看出,北京的私家車居多,我駕駛著戈藍謹慎地在車流中穿行。開始速度還能維持在120km/h的高速路限速,但是隨著對路況的逐步適應,再加上戈藍的油門踩踏力度前半程較輕,在“超車要迅速”的淺意識作用下,腳底力度不知不覺重了起來,好像車不由己,見縫就想鉆,也時常為躲避一些施工封閉車道而急打方向,不過戈藍的方向控制感還是比較好,雖然輕盈,但是回復力矩還是很有韌性,在急速變線時發揮得比較隨意,超車如行云流水。
因為是長途,所以我們基本使用手自一體變速器的自動模式,這雖然少了些方向盤手動換擋模式的操縱快感,但顯然可以使駕駛過程更輕松,減輕駕駛員的疲勞感;而另一方面,也可以節省些寶貴的燃油。但是進入河北、河南省后,我們在加油站只能加到令動力有些縮水的乙醇汽油。
將車速維持在110km/h~120km/h時,戈藍巡航時的表現非常令人滿意。發動機此時轉速在2500rpm以下,聲音很輕。感受到的噪聲主要來自于輪胎的胎噪,再夾雜些風噪,但整體來說并不擾人,車內播放的CD音效依然清晰。無論是駕駛者還是乘坐者此時都靠在戈藍寬大舒適的皮椅上享受愜意的旅程,尤其是后座的兩位更是對戈藍充沛的空間贊不絕口,他們甚至能“放肆”地翹起二郎腿,車內的氣氛由此也非常輕松愜意。而此時作為駕駛者的我,最大的希望莫過于戈藍能提供定速巡航裝備,這樣的話,將會使戈藍的長途旅行更加輕松。
按照我們事前的估算,去鄭州的路途估計在7~8個小時,全程由我們兩個人輪換著開。為在天黑前趕到鄭州還能開工采訪,在安全的情況下我們還是加快速度趕路。沿途大貨車不少,特別是那些超長的載貨車超起來比較有風險,視線不良,超到車邊上時,還要防備被超的大貨車突然并線,此刻我的眼睛總是盯住大貨的前輪,這是觀察其提前并線的征兆,這比憑其轉向燈更直接也更迅速(大貨車的轉向燈時常破損或被污物遮住)。我們的原則是以最短的時間快速超越,盡量減小與貨車的并行時間,戈藍在超車時的總體表現比較隨意,但是在140km/h速時再想超車提速,需要深踩油門,2.4升的4G69發動機好像有些聲嘶力竭。119kW的最大功率顯得有點力不從心,戈藍的加速響應不像140km/h之前那么爽快。當然,這也是我們對它的期望值過高造成的,要知道,面對1630kq的車重和燃油經濟性的考量,這臺發動機和4速變速器的搭配調校已經很出色了。
在高速行進中,戈藍給駕駛者以穩健的感覺,以至于不知不覺中戈藍的正常行駛速度經常被提高到140km/h,此時發動機轉速在4000rpm左右,發動機的聲音依舊比較輕盈,但如果速度再高,聲音就有些擾人了。一些高速路面并不是很理想,許多車輛均大幅減速,而我們的戈藍基本可以保持原速度通過,車身的顛簸也不會使人不適,這說明戈藍的懸架運動性能及舒適性被平衡得很好。而在遭遇慢車或修理路段時的制動表現也讓我們很有信心,這是一輛快得起來剎得住的好車。
來到鄭州,除了我們正常的采訪工作外,晚上還特意在鄭州的地標建筑——二七塔附近,為戈藍留下了“玉照”紀念。
縱觀一路,其他車輛超我們的情況較少,大多數情況是我們的戈藍一路超越順行方向的車。在往返1400多公里的路段上,我們僅在邯鄲遇到一輛同樣的戈藍,速度卻比我們還快,以致我們想和車主交流一下感情都沒有機會。遠觀行駛在高速上戈藍的背影,其姿態還真與奔馳有幾分相似,據稱這一代戈藍是請了奔馳設計師操刀,細細品來,有些味道。戈藍大氣的外觀和較少的市場保有量,使其經常成為大家關注的熱點,我們在服務區停車休息或加油站加油時,總會引來一些司機圍觀詢問。
盡管這次北京鄭州的往返路程并不是太長,但我們兩天就走完全程,對車也是一個不小的考驗。結果是戈藍讓我們4人非常滿意,無論是駕駛者還是乘坐者,無故障、無意外、安全舒適、高效抵達目的地。計算下來,平均油耗不足10L/100km,更是讓大家喜出望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