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羅河的落日很美。金色的水波像緞子般閃亮著高貴的光澤,恍如出席宴會的貴婦般從容華貴。白色的風帆點綴在尼羅河上,輕柔如身著白裙的少女,無聲地從我眼前飄過,隱沒于暮色之后。
漫游尼羅河
在旅館定了4個小時的帆船,炎熱的下午,游尼羅河,看落日。白色的船,白色的帆,藍色的水面,兩岸黃色的土山。河上陣陣清風,每個人都橫臥船上,聽著尼羅河水流過的聲音,半夢半醒,半睜半閉,半人半仙……
當暮色來臨,成隊的白色的水鳥輕輕掠過水面,我舉著長鏡頭像機槍手那樣掃射捕捉。這是第一次用數碼相機來拍動物,最爽的就是按快門不用想到“浪費”兩個字。

尼羅河的落日很美。金色的水波像緞子般閃亮著高貴的光澤,恍如出席宴會的貴婦般的從容華貴。白色的風帆點綴在尼羅河上,輕柔得如身著白裙的少女,無聲地從我的眼前飄過,隱沒于暮色之后。岸邊的街燈,閃爍地亮起,天空漸漸黯淡,船老大落帆的聲音,將我們送回喧鬧的小城。
埃及最偉大的神廟
4月27日。小面包車已經坐了不少人,磕睡了4個小時到達阿布辛貝神廟,學生票43埃鎊。這座神廟是拉美西斯二世所建造,大小兩座神殿,一座是他祭祀太陽神、阿蒙神和佩特神的神殿,另外一座小型神殿是他妻子奈費爾塔里用來祭祀哈特女神的。
神廟建于公元前13世紀,后被黃沙淹沒,1813年被瑞士人伯克汗發現,當時神廟只露出一個石像頭部,另一邊的石像露出王冠部分。清理黃沙工作艱巨,一起到1909年神廟才全部清理完畢,呈現在世人面前。
60年代因為阿斯旺大壩的興建,水位升高,大量遺址將面臨沒頂之災。根據瑞典專家意見,將神廟切割成2000塊大石頭,每塊20噸遷移到200米外的原址高為65米的人造水泥山上,像拼積木一樣把神廟裝起。
神廟的門口是個高約21米的四尊拉美西斯二世坐像,是埃及目前最大的雕塑,其中一座已經破損,頭像落在地上。他的腳下站立著王后、王子和公主。進入神廟,大廳兩邊各排列著四尊拉美西斯二世石像,四周的浮雕描述拉美西斯二世的卡迪識之戰。線條凝重,刻畫逼真,令人印象深刻。
最里面的圣壇供奉著4尊神明,分別是佩特、拉美西斯二世、阿蒙神和太陽升起之神。這座神廟最神奇之處就是每年的2月21日(拉美西斯二世的加冕日)和10月21日(拉美西斯二世的生日)的清晨,陽光都準時照射在除佩特外的三座神像上。因為佩特掌管黑暗,所以陽光是無法照射到他的。如此安排體現了古埃及人的建筑和天文的水平都達到了很高的水準。

不遠處的小神廟,正面是6尊10米高的立像,四尊為拉美西斯二世,另外兩尊才是王后的立像。這已經是很難得的,通常王后的雕像都不超過法老的膝蓋。這座神廟很小,但是里面的壁畫同樣很精彩。
浪漫的地中海城市:亞歷山大
4月29日。7點搭上去亞歷山大的早班車,空調車,座位很擠,不知道是不是和阿拉穆坐在一起的原因。3個半小時后到達亞歷山大。
下車后阿拉穆幫我們找了一部車子去HOTEL UNION旅館,司機把我們拉到地中海邊,然后對我做了個旅館在哪的手勢,我差點沒暈過去。英語他不懂,阿拉伯文他居然不會看,好一個白癡。
婕問了五星級酒店的門衛,他很自信地告訴了司機具體位置,結果司機繞了一圈又回來了。我們只好問圖書館在哪里,這回終于找對了,從圖書館走到旅館要十五分鐘。單人間45磅,海景房全滿了。9埃鎊的早餐,加上稅,65埃鎊。
亞歷山大建于公元前332年,因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大帝大敗波斯人,征服埃及而得名。亞歷山大是埃及最大的港口和第二大城市,受西方文化影響,整個城市和埃及的土黃色完全不同:藍天白云,陽光燦爛,空氣清新,氣候涼爽,有“地中海新娘”的美稱。
這里的游客相對埃及其他地方要少得多,民風淳樸,是埃及我最喜歡的一座城市。
現代化的圖書館
亞歷山大圖書館學生票5埃鎊。圖書館正對著地中海,巨大的屋頂像一面斜鏡,象征著太陽升起,外墻是花崗巖結構,上面刻有象形文字和中文。進入圖書館內部,里面像金字塔一樣階梯排列。寬敞的空間,明亮的視線,現代化的電腦還有各種藝術展覽看到包著頭巾的埃及女生走過書架,才感覺到這是在埃及。
圖書館邊上有家快餐店又便宜又好吃。牛肉莎魏瑪3埃鎊,羊肝面包1.5埃鎊,雞蛋餅0.75埃鎊。
屹立海邊的古堡
打車去城堡5埃鎊,學生票10埃鎊。
卡特貝城堡建在亞歷山大燈塔的遺址上,世界七大奇跡之一的法羅思燈塔曾經屹立在此。城堡并不壯觀,卻很別致,黃色的石頭在藍天下格外醒目。
從正面的木門進入,城堡有四層,看到中國的女生,門衛熱情地全程陪同參觀,意外的是他沒有向我們討小費。
兩邊的裙樓是看海景的好地方,也是當地人談戀愛的好地方。地中海果然是滋生浪漫的地方,墻跺上,大膽開放的埃及女子將頭靠在男友的肩上,享受著燦爛的陽光眺望著深藍的地中海。
城堡外有長堤通向大海,我和婕走到長堤盡頭。“Cheng”突然有人叫我,回頭一看,原來是城堡里相逢的埃及男生,他和幾個就讀亞歷山大大學的同學出來玩,他們的英文很爛但我能看出他渴望交流的心。

“我的名字該怎么寫?”一個男生問,他先用筆在婕的本子上寫下他的埃及名字,我就把音譯的中文寫給他們看,一個男生把手臂伸了過來,“寫上我的名字。”我寫了大大的中文在他手臂上他很興奮,舉著手臂到處炫耀。然后,男生女生都把手臂伸向了我,兩個文明古國間的民間文化交流就在地中海的海角開始了。
后來。我順著海邊的石堤一路向旅館走去,面對地中海的樓下的露天咖啡座已經坐了不少人,有的抽水煙,有的喝咖啡,西斜的陽光暖暖地照在他們身上,悠閑而又舒坦。
夜里,我們決定腐敗,去海邊的“FISH IMARKET”海鮮店用餐。這店的位置特別好,大窗外就是地中海的海景,室內木桌木椅白色臺布,餐具也是白色的,干凈清爽。右手是海鮮臺,碎冰上有魚,蝦,魷魚,紅蛤,螃蟹等海鮮,可以現挑現稱。我看了看標價牌,好貴:1KG的大蝦180埃鎊,魚70~100埃鎊。我點了3條不知名的烤魚,2碗海鮮湯,1盤炸猶魚圈和炒飯,一共160埃鎊。魷魚圈最香最好吃。
激情四射的埃及婚禮
路旁一座五層小樓掛著一排彩燈,我正尋思著這是怎么回事。就來了幾部車,車上下來一群人,一位男子將花炮舉在手上當街燃起,酷斃了。
愛湊熱鬧的我連忙走上前去打聽,一個穿戴整齊的男子告訴我這是個婚禮,我指了指樓上,他一眼看穿我的用意,熱情地邀請我上樓觀禮。
上到四樓,進屋一看,已經坐滿了人。新郎著黑西裝,坐邊上的新娘穿著露背裝,司儀就是帶我上來的中年男子。當音樂響起,他就和一個小女孩對舞起來,跳的是類似肚皮舞,只有手和胯扭動,圍觀的人們熱烈地鼓掌。我用相機拍兩張,那些女孩都搖頭拒絕,我就把液晶屏遞過去給她們看,“啊!”那女孩高興得叫了起來,她激動地抓住同伴的手,指著屏幕里的她,說了通埃及語。她同伴一看也很興奮,兩個人立即擺了個pose讓我拍,她們看了相片,對望著作出很夸張的表情。拍完向我要照片,我聽不懂,但知道她們的意思,我搖了搖手,她們一臉失望。
場中跳舞的姑娘換了個豐腴的少婦,我看著入神,背后有人拍我,回頭一看,那姑娘正摟著一個老太婆,端坐著等著我照相。沒等我拍完,那頭又招呼我過去拍照,拍照情緒難道也會傳染?于是,我忙起來了,不停地這拍拍,那拍拍。可是空間太小,很難施展。最后,不知是不是急了,兩個老太婆站起來摟著對我打響指——太有才了,我都快瘋了。
不斷有人端著盤子送糕點飲品進來,和那男子對舞的已經是個黑頭巾黑色連身裙的女子,我找個機會抽身而退,握了握跳舞的小女孩的手。她的眼睛像閃爍的星星。
這天以后,埃及之行就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