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所犯的兩個錯誤,一個是所有初創業者都容易犯的錯誤,一個是職業經理人轉型創業非常容易犯的錯誤,經驗有時候也是會害死人的。
朋友老王辦了個公司,打電話叫禾二過去玩兒去。禾二和老王交情十幾年,知道這小子是無事不登三寶殿,今天他竟然破天荒打電話給禾二,禾二就知道這小子準是有事,而且肯定是挺棘手的事。
朋友有兩肋插刀之義,當即慷慨答應,但是一問老王公司的位置,禾二就傻了,遠在大興。禾二知道這日子北京房價忒貴,差不多的新公司都紛紛奔南邊的大興而去,圖的就是個便宜,但是禾二實在是從來沒有聽說過老王提到的那個地方。不得已,只好央求老王親自開車來接一趟。
兩個人約好時間,老王很守時,按點就來了。禾二老早接到電話,就守在樓底下等著,開始卻沒認出來,因為老王這回開的是輛舊奇瑞,而且這車少說也得有個五六年的歷史,要在二手汽車市場估值的話,價格不會超過2萬元。上車一看里程表,好家伙,竟然開了有快20萬公里了。老王原來開的是一輛黑色的現代伊蘭特,好歹那是輛新車,但最近因為資金周轉不過來,只能賣掉了。
我和老王一邊聊著天,一邊往他公司趕,眼見著越走越荒,差不多走了有2個小時,才在一座五層的小樓前停下來。看看周圍,一堆低矮破舊的平房,簇擁著中間兩座五層的新樓,顯得那么格格不入。跟著老王抬腳上樓,一邊問:“這座樓全是你的嗎?”
“不是。只有二層左右的小半層是我的,有400平米吧。花了500多萬元買的。”
“400多平米才花500多萬元,1平米才1千多元,你賺海了。”
“現在還談不上。這是北京大興區的一個新開發區,還沒著手建設呢。等將來建起來了,恐怕還真的能小賺一筆。我估摸著四五年以后,這地兒一平米怎么也得賣個五六千元吧。”
“那400多平米就是2000多萬元,刨掉本兒,賺個一千五六百萬元是沒有問題的。四年翻三番,行,老王,你厲害!”
“那還是將來的事情呢!”老王嘿嘿地笑,“眼前這難關還不見得過得去過不去呢。”
說著上了樓。是連通的大兩間,400多平米,顯得十分寬敞,但是細一打量,就覺得不盡人意了。房子好像沒有好好裝修過,墻上僅刷了層大白,地面鋪了層灰色的纖維地毯。一間屋子里擠著一堆小姑娘,東邊墻上掛塊大白板,有個中年人正在那里唾沫橫飛地講著什么。
我們從另一個門進了另一間辦公室。屋子里擺著幾排辦公桌,就是公司常見帶圍靠的那種,每張辦公桌上都擺著臺電腦。禾二對電腦比較熟,看得出電腦雖非名牌,質地應該不錯,應該是花了些錢的。
在這間辦公室,靠墻角聳著個玻璃屋子,算是個屋中屋吧。那就是老王的辦公室,闊大的老板桌,皮轉椅;旮旯角落里擺著盆高大的巴西木,只是有些蔫巴了,好像沒人照顧的樣子。整個看上去,奇怪的是近30平米的玻璃屋子里,不當不間擺著座紫漆條案,上面供著一尊三尺多高的關公,旁邊還有一張矮點的茶幾,上面擺著一尊白瓷的滴水觀音,令人莫名詫異。在中國文化中,關公和滴水觀音都是財神的象征,單獨擺放的所在多有,同時供兩尊的,盡管禾二見多識廣,也是頭一回見到。不知道老王這是啥意思。如果是為了哪尊神都不得罪,老王就還應該在辦公室再擺上一尊趙公元帥才算正確,因為在中國民間傳說中,趙公元帥才是惟一經過玉皇大帝冊封的正宗財神。尤其是這兩尊財神擺放的位置,真正令禾二納悶。老王大概也看出來了,呵呵地笑,說滴水觀音是前兩天才請進來的,位置也是最近專門請來北京某著名風水師專門測算的,就為了轉個運。
“搞這么些名堂,是不是最近有點不太濟?”
“是呀,讓你看出來了。”老王倒也爽快。“所以想請你來參謀一下。忘了介紹,我做的是集團呼叫,call center,懂不懂?”
這有什么不懂的呢。不就是中繼呼叫服務嘛,現在稍大一些的產品型或服務型公司,很多都設有這樣的呼叫中心,用來回答顧客的提問,為顧客提供咨詢解答服務。原來老王做的就是這樣的服務,為一些實力不濟,暫時無力搭建自己的呼叫服務中心或者覺得自己搭建呼叫服務中心不經濟的企業提供第三方的呼叫服務,這是一個很專業的行當,而且也是個時尚的新興行當,大有前途的一個行當。
這樣看起來,老王把公司設在這個地方是有道理的,因為call center靠的都是電話服務,地理位置對公司業務沒有太大影響,把公司設在這樣一個地方,反而可以大大節約成本。
但是細一了解,卻發現老王的生意很凄慘,開張快3個月了,只接了兩筆單子,做了半個多月客戶不滿意,還都跑掉了。每天都是純支出,就算成本低,也扛不住。因為老王完全靠過去在幾家所謂的民企1000強做職業經理人時積攢的本錢,本來本錢也不多,就幾百萬元,買個樓就花掉了十之七八,加上設備和幾個月的人員開支,搞得老王不得不賣掉伊蘭特來給員工發工資。

問題究竟出在哪里?這么好的行業,加上經驗豐富的職業經理人,為什么賺不到錢,反而搞到這樣狼狽?禾二一開始也想不通,后來連續在老王的公司蹲了幾天,才發現問題的癥結所在。兩個問題,第一,他的雄心太大,起步太高,而完全沒有考慮自己的資金實力,一下把錢全壓在買辦公樓上了,一者,在房價不斷攀升、大勢看好的情況下,指望將來靠樓狂賺一筆,而沒有給自己留下足夠的周轉資金,這是創業者的通病;二者,老王原來在民營企業做的太順,覺得依靠自己原來做職業經理人時期積攢起來的資源,拉幾個客戶,應付公司起步時的投入,應該完全沒有問題,卻沒有想到此一時彼一時也,起步一旦不順,計劃便全盤打亂,自己的心首先就慌了。第二個原因更是出乎人意料,就是他的操作太正規,完全按照他做職業經理人時那種非常規范的程序做事情。禾二頭一次去,看到全體員工大白天放著正經事情不做,在那里做培訓,而且培訓的內容竟然是關于企業文化這種不能直接產生效益的內容就覺得奇怪。企業文化固然很重要,但對于初創企業來說,最重要的是現金流,而且對于初創企業來說,所謂的企業文化,在“一窮二白”沒有根基的基礎上,更重要的是靠做出來,而非靠培訓出來的。只有當企業成長到一定階段,基礎文化已經形成,企業文化面臨傳承、改良和擴展多個方面時,才會顯示培訓的價值,而且即使到那時,企業文化也應該主要靠浸染,而非培訓來灌輸、張揚。
后來禾二看到了老王拿出來的一系列員工培訓課程,其中除了客戶服務這一項外,基本上沒有與直接產生效益相關的內容。老王說這都是他原來做經理人時行之有效的東西,是從他過去的直接經驗移植過來的。誠然沒錯,但老王忘了,初創企業和他原來服務的那些大型民企是迥然不同的兩個物種。成熟企業要考慮的是基業長青,創業企業首先要考慮的卻是如何生存下來。以此而論,如老王所從事的第三方呼叫服務,最著急要做的,應該是請客戶為自己的員工進行有針對性的業務培訓,因為每一個客戶的情況不一樣,專業性都很強,你既然要代替人家為人家的客戶做咨詢服務,不了解對方的業務,不了解對方行業和業務的特點,是根本沒辦法服務好的,根本沒辦法令對方滿意,難怪老王依靠老關系好不容易拉來的兩個客戶沒幾天都跑掉了。所以老王最應該要做的事情,是將員工區分組別,然后分別邀請客戶或派往客戶公司,由對方來對自己的員工進行有針對性的培訓。
老王所犯的兩個錯誤,一個是所有初創業者都容易犯的錯誤,一個是職業經理人轉型創業非常容易犯的錯誤,經驗有時候也是會害死人的。老王有今日的窘境,并非偶然。老王為今之計,一個是盡快融資,以緩解資金緊張局面,如果融資不成,那就要考慮賣樓,改買樓為租賃辦公室,所節余出來的資金,可投入公司能夠立即產生現金流的業務。雖然考慮樓房將來的升值,現在賣樓可能比較吃虧,但至少公司先生存下來了,活下來才會有機會。其次,按照創業企業而非成熟企業的特點,以生產現金流為中心,重新構建公司的運營模式,以生存為企業一切活動的第一訴求,然后才是考慮其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