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新鄭始祖山上的那條號稱“華夏第一祖龍”的鋼筋水泥龐然大物,現在已經初顯“英姿”了。在這個相傳為中華人文始祖軒轅黃帝開基創業的地方,盤旋一條所謂的“祖龍”,端的是“膽識過人”、“氣魄非凡”。
當然,戲還是老戲,打的無非還是“文化搭臺,經濟唱戲”的招牌,只是它的生意經更加直露,要在龍身的鱗甲上搞“收錢刻字”,以及“龍頭企業上龍頭”的把戲。
過去五年,那家企望借龍發財的私人公司,一直都“有條不紊”地開著工。忽然,新聞披露了,于是環保部門和當地政府都出來說話了,又是一番熱鬧的景象。
環保部門說,“這一項目尚未通過環保測評”,并立即派一撥環評專家“開赴”施工現場。
那家公司確也承認,他們開建鋼筋水泥巨龍“尚未完成環評”。但是,那么一個龐然大物,在國家森林公園開建這么長時間,上級環保部門可能不太了然,但當地的環保部門難道會“視而不見”?至于當地政府的回答,就更讓人覺得不可思議。他們反復強調,“修建‘華夏祖龍’純粹是個人行為,與新鄭市政府無關”。
果真如此嗎?姑且先聽聽“一面之詞”。還是那家公司,他們是這樣“理直氣壯”地說的,“這樣浩大的項目怎么可能跟政府無關?土地是國家的,政府不批地,我們怎么建?”“建設還牽涉到部分山民的搬遷問題,政府承諾給他們安置住宅,這不就證明政府是大力支持我們的嗎?”
到底是不是“大力支持”,我們暫且“存疑”,因為現在當地政府不要說不肯承認“大力支持”,甚至已經“反復強調”“與政府無關”了。
然而,不管支持與否,要說凡是民間投資,就是“個人行為”,便“與政府無關”,卻是無論如何也說不通的。
政府的職能,就是實施有效的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也就是說,人民要政府就是要它擔負起調節、監督、管理和服務的職責。具體到這條“祖龍”的建設,我們不得不問,當地政府到底批了土地沒有?到底有沒有承諾山民的安置?按照常理推度,這么一個預算投資3億元的煌煌工程,是不太可能躲著政府搞“游擊戰”的,更何況始祖山是當地著力經營的風景旅游區。“為了弘揚黃帝文化,凝聚民族精神,促進旅游發展”,當地政府已在景區里建設了不少“人文景觀”,要說有哪一家私人公司未經規劃同意,便如此“大興土木”,借幾個膽給他恐怕也不敢拿自己成千萬上億元的錢去“賭”這么一個“博”。
所以,現在一句“政府沒有投入過一分錢,這純粹是個人行為”,就想撇清政府與這個看來終將惹上大麻煩的工程的干系,恐怕沒那么容易。
因為,如果民間投資,政府就可以“無關”,那么還有什么和政府是“有關”的?如今發展市場經濟,相當的建設和投資項目都是民間資本,如果僅僅是由于民間出資便屬“個人行為”,政府就可以“事不關己,高高掛起”,那么,產業政策的引導、產業結構的調整、產業布局的安排、市場秩序的監督、社會事務的管理和公共服務的強化,最起碼的環境的保護,豈不都“與政府無關”?如此,政府難道就是衙門朝南開,政府官員難道就是“有關”“爽呆了”的“職務消費”?
如果真的認為凡是民間投資便與政府無關,那就說明他們到現在竟連政府的基本職能還不清楚。如果是想以此推脫責任,那就屬于“用心良苦”,因為這面對著可能的問責,先放出“煙幕彈”來好借此“脫身”。
我們當然不會傻到只聽新鄭市政府的“一面之詞”,就像我們不會僅僅聽那家公司的“一面之詞”。政府到底“無關”還是“有關”,決不是你政府說了算的。
“無關”這兩個字寫得再大,也掩蓋不了失職瀆職的責任,必須問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