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訪專家
徐光煒 教授,腫瘤外科專家,中國抗癌協會理事長,北京大學臨床腫瘤學院名譽院長,擅長乳腺及消化道腫瘤診治及外科為主的多學科綜合治療,衛生部健康社區行首席專家。
胡凱文 副教授,醫學博士,北京中醫藥大學附屬東方醫院腫瘤科主任,中國生命關懷協會常委兼副秘書長,擅長采用中醫內治、外治或中西醫結合治療晚期腫瘤。
日前,“林黛玉”扮演者著名演員陳曉旭(妙真法師),因患乳腺癌在深圳去世,年僅42歲。正是事業人生才開始的時候,熒屏“林妹妹”就這樣香消玉隕,令人扼腕,嘆息之余,也為陳曉旭的人生觀念和選擇感到惋惜。
李媛媛、梅艷芳也因為宮頸癌而英年早逝,從醫學的角度,因為客觀原因的限制,宮頸癌早期沒有太明顯的癥狀,容易被病人忽略,除非定期篩查(宮頸涂片),否則難以早早發現和治療。然而,陳曉旭的情況有所不同,因為乳腺癌的治療主要不是取決于癌的惡性程度,而主要取決于發現的早晚。她沒有選擇正確的生命守護方式,任憑生命之靈從指尖悄悄滑落。
陳曉旭從去年3月感覺不適到如今的撒手人寰,病程不過短短的14個月,注意到身體不適后又沒有及時并恰當治療是她過早離去的主因。
乳房在人的體表,腫塊比較容易在日常生活中發現。治療基本靠西醫,手術的基礎上加上化療和放療,而生物制劑和中醫的治療只有在西醫的基礎上才可能有效。
問:如果長輩有乳腺癌,晚輩有可能得乳腺癌嗎?
答:要看具體情況,比如長輩是停經以前得的乳腺癌,那晚輩得病幾率要大一點;或者父親是乳腺癌患者,機會也多一點;假如母親的姊妹得乳腺癌危險也會大些。另外旁系親屬中女性患乳腺癌和卵巢癌,患乳腺癌的幾率也大些。但總體來講遺傳性乳癌在所有的乳腺癌里大概不超過10%。
答:中醫沒有遺傳的說法,中醫叫先天不足,實際上乳腺癌被認為是陽氣不足,從而局部氣血淤滯,假如淤滯在乳腺部位,就會引發乳腺癌。
問:乳腺癌有5%是遺傳所致,另外95%乳腺癌患者,她們可能是什么因素導致?
答:這個問題很關鍵,因為絕大多數乳腺癌跟遺傳不一定有關系。現在認為的高危因素,首先與雌激素暴露水平有關。假如女孩初潮比較早,11歲出現了月經,或者女性停經比較晚,49歲應該停經,有的到50多歲還有月經,說明雌激素暴露水平比較高,這樣容易得乳腺癌。另外高齡不生育,生孩子沒有母乳喂養,都容易得乳腺癌。
問:除了這些因素還有別的因素嗎?
答:還有就是肥胖,停經后婦女肥胖也容易得乳腺癌。這是因為乳腺癌跟雌激素的暴露水平有關,停經后卵巢功能散失,月經也停止。身體中的雌激素是其他激素轉化來的,而轉化的過程在脂肪中進行,女人越胖脂肪組織就越多,容易得乳腺癌。
問:現在好多疾病都與飲食有關,乳腺癌跟飲食有沒有關系?
答:有很大的關系,飲食是很重要的生活方式。由于我們過多地食用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在中醫講,會損傷陽氣,容易在局部產生氣滯血淤,這樣局部就容易產生癌癥。
按西醫說法是:營養過剩使月經初潮提前,北京市過去女孩初潮年齡大概14歲左右,現在已經提前到12歲左右,這個變化與現在小孩營養過剩有關。1991年到2000年這10年期間城市乳腺癌的死亡率上升了38.9%,農村則上升39.4%,說明農村上升的幅度高于城市,所以農村乳癌發生率同樣值得關注。
問:性格內向、容易抑郁的人,容易得乳腺癌嗎?
答:是的,內向的人不愛運動、不愛社交,這些生活方式容易血脈不暢,血液淤滯在乳房,就會產生疾病包括癌癥。
遠離高危因素:
一、與飲食關系密切,特別是高脂肪、高動物蛋白、低纖維素飲食可誘發乳腺癌。
二、與性早熟、絕經期推遲、晚生育、不哺乳有關。
三、肥胖者。
四、心情抑郁,女性長期受緊張、焦慮、孤獨、壓抑或苦悶,這些情緒的刺激,易導致機體免疫力下降。
五、虛汗體質,中醫認為太多陰柔、陽氣不足的女性患乳腺癌的風險高。
六、與家族遺傳史有關。
以上幾種高危因素必須引起廣泛重視。
問:在生活中該怎樣盡量避免這些高危因素?
答:所謂一級預防就是讓乳腺不發病,要預防很難,比如小孩不要過胖,不要吃快餐飲食、垃圾飲食。到了青春期的女孩子,應該多參加戶外活動,現在研究證明日光可以預防乳腺癌。成年后該結婚時結婚,該生小孩時生小孩,而且要母乳喂養。另外,要像關心容顏一樣呵護自己的乳房,每年做檢查。
問:情緒跟乳腺癌有很密切的關系,怎樣讓女性在這一方面做得更好?
答:首先讓自己的心情放輕松,如果實在不行也可以用藥物調養解郁,另外克服比較陰柔的生活方式,特別是大城市人的生活方式。
改變陰柔的起居方式:
1.多參加運動,特別是戶外運動,多曬太陽。
2.多參加集體活動,適當參加社交活動。
3.爭取每天出一次汗。
問:通過哪些檢查,可以發現乳腺是否有問題?
答:普通醫院的門診都可以做乳腺檢查,可問題在于,根據國外的經驗來看,現在最好的辦法是在健康人群中做腫瘤篩查,早期發現很重要。腫瘤從細胞發展到乳癌,可以轉移的癌大概要十幾年的時間,所以有相當長的時間可以發現。假如早期發現乳腺癌,做很簡單的治療就可以,絕不需要切除,化療都可以不用,而且治愈率很高,大概90%以上都可以治愈,可以有非常好的生活質量,而且費用方面也可以降低很多。
問:哪個年齡段就可以做這樣的體檢了?
答:西方國家的乳癌高發年齡在65歲以后,中國的乳癌高發年齡比西方提前15年,45~49歲是高峰,根據人口跟發病的整個比率來看,西方國家40歲開始,上不封頂,現在,中國人定為35歲開始,比西方提前很多,所以女性35歲以后要定期檢查乳腺的狀況。
問:對于女性來說乳房是特別重要的器官,怎樣讓女性正確看待乳腺癌?
答:女性少了乳房,會造成很大的精神壓力,但即使這樣,這些患者本身也可以康復得很好,實際上大部分乳腺癌如果早期發現,乳房是不必切除的。此外,早期發現有一個最傳統最簡單的辦法,就是每天自己摸一摸自己的乳房,因為很多乳腺癌是患者自己發現的。當然到醫院定期篩查更好,這樣更有利于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