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皮膚病與非糖尿病皮膚病的區別在于:血糖高是很好的細菌培養基,細菌容易繁殖,藥物不容易控制,皮膚的免疫功能較差,容易感染,皮膚外傷后不容易修復,手術后傷口不易愈合,糖尿病還有特異性的皮膚病。下面談談糖尿病病人常見皮膚病的治療方法和注意事項——
感染性皮膚病
小外傷
小外傷要當大外傷對待,首要的是預防感染,可用2%碘酒涂抹局部,可不用75%酒精脫碘,尤其是已有細菌性感染炎性滲出的傷口,包扎的無菌紗布要薄,使傷口透氣,不要造成傷口的無氧環境,無氧環境會使厭氧菌繁殖,傷口會進一步潰爛惡化。厭氧菌生長的信號是分泌物發臭,臭味消失是好轉的標志。傷口消毒換藥每天至少一次,不要隔天一次。
褥瘡
褥瘡是長期對人體某一部分的壓迫,使局部組織缺血壞死。褥瘡要預防為主,經常定時翻身,使局部組織避免長時間受壓。
受壓皮膚局部出現紅腫就是褥瘡的早期表現,要馬上解除局部壓迫,輕輕用手按摩,可用紅花泡的酒精一起按摩,禁用油制劑按摩。
一旦出現褥瘡潰爛,除避免對褥瘡部位的再壓迫外,要清瘡,但清瘡不要徹底,因糖尿病末梢血循環不好,傷口清多少會爛多少,傷口清到好組織和壞組織相間即可,小傷口可用棉簽兒蘸上2%碘酒局部涂抹,起到去腐、消炎、拔干的作用,一天多涂抹幾次,不用包扎,感染很快會控制,傷口會逐漸愈合。大瘡面可用大小合適的紗布蘸滿2%碘酒塞在傷口上引流,能不包扎就不包扎,必須包扎的要薄而透氣,不要造成厭氧環境。
千萬不要涂抹油劑或膏劑(如油調的生肌散之類),造成無氧環境,否則會引起潰爛。
癬——霉菌感染
糖尿病病人血糖高也是霉菌的培養基,最多見的是腳氣,不僅在腳趾和腳趾縫感染,還會有灰指甲(指甲下的甲床霉菌感染),整個腳的皮膚都會有霉菌,甚至感染到腿上,會陰部,洗腳后手上會粘上的霉菌,再摸頭部,還會引起頭部的霉菌感染,或手部皮膚霉菌感染,長灰指甲。
霉菌感染部位會癢,有脫屑,腳癬有時有酸臭味,皮膚脫屑在顯微鏡下可看到霉菌。
一旦有霉菌感染不要當作可治可不治的病,首先要做到皮膚清潔,可用肥皂或碘伏(含碘的洗滌凈)洗手洗腳,洗有感染的部位,勤換襪子,勤曬鞋,預防感染其他部位,在醫生的指導下用治療霉菌感染的霜劑、酊劑或口服抗霉菌藥。
過敏性皮膚病
濕疹與皮炎
濕疹與皮炎都是常見的過敏性皮膚病,可發生在身體的各個部位。皮膚出現紅色丘疹、水皰、癢、抓破后有滲出液體,稱為濕疹。沒有滲出只有皮膚粗糙,脫屑為皮炎,部位相對固定對稱,也可擴大,反復發作,尤其是在季節變換時發作明顯。
濕疹與皮炎不是糖尿病的特異性皮膚病,癢和脫屑的癥狀與霉菌感染相似,其治療要用外用的腎上腺糖皮質激素衍生物的霜劑或水劑,這些藥會使皮膚對細菌或霉菌的免疫力下降,使已有的細菌或霉菌感染擴散,因此,在用藥前一定要與霉菌感染相鑒別,一般采用將皮膚脫屑在顯微鏡下找霉菌的方法,明確診斷后再用藥。
其他皮膚病
糖尿病引起的血管病變、神經病變、微循環障礙等許多病理改變會造成許多皮膚病,比如糖尿病性大皰病(指趾端、腿部出現水皰)、糖尿病性疹性黃瘤、糖尿病性類脂質漸進性壞死、糖尿病足部壞疽等。
一旦出現皮膚的異常情況,要及時到醫院請醫生診斷治療,千萬不要延誤病情或自己亂治,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健康提示:
皮膚病治療不能忽視基礎治療
高血糖是有些皮膚病的直接原因,有些是間接因素或是加重皮膚病的因素,控制血糖,使血糖達標是治療皮膚病的基礎治療,血糖不達標任何治療都不會有好效果。治療任何疾病要找正規的專科醫生,不要聽信偏方,更不要上巫醫巫藥的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