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通過對物流成本的構成及其對企業財務業績的重大影響和主成分分析法的基本原理、主成分分析法在物流成本中對企業財務業績的影響等方面的闡述,提出了將主成分分析法應用于企業的物流成本的分析,希望尋找出一種可以進一步降低企業物流成本的方法。
[關鍵詞]物流成本 主成分分析法 財務業績
一、物流成本的構成
物流(Logistics)是指物品從供應向接收地的實體流動過程。根據實際需要,將運輸、存儲、裝卸、搬運、包裝、流通加工、配送、信息處理等基本功能實施有機結合。流通領域中的物流成本一般包括庫存/運送成本、運輸成本、發代方面的費用(貨主費用)和管理費用,其中:庫存/運送成本:利息、倉儲、稅收、折舊、殘損、人力和保險費用;運輸成本:貨運成本(公路、鐵路、水運、空運、管道);貨代方面的費用(貨主費用);管理費用:Ax(庫存成本+運輸成本,A為一常量,其取值范圍視具體情況而定)。企業的物流成本由供應物流子系統、生產物流子系統、銷售物流子系統和廢棄物物流子系統中的顯性成本(固定成本)和隱性成本(變動成本)構成。顯性成本存在于運輸、倉儲、裝卸、搬運、配送、流通加工和信息傳遞等具體的基礎設施、設備資源和運作過程中,隱性成本存在于由于物流運作不暢導致的庫存費用增加所形成的資金利息成本、庫存資金占用的機會成本和市場反應慢的損失及管理不善造成的貨物損失和損壞的成本。?
物流被經濟學家稱為“第三利潤源泉”。與許多發達國家物流業比較,中國物流成本要高得多。有關資料顯示,美國物流業成本僅占整個運營成本的9%左右,而中國物流業成本則占20%。從庫存情況來看,中國企業產品的周轉周期為35天~45天,而國外一些企業的產品庫存時間不超過10天。另外,中國企業更愿用自己的車隊,但貨物空載率達37%以上,同時因包裝問題而造成的貨物損失每年達150億元,貨物運輸每年損失500億元人民幣。國家有關權威部門的數據表明,發達國家物流成本占GDP比重為10%,我國這一數據占到了GDP比重的16%以上,我國如果能在未來3年內將此數據成功地降到15%,那么節省的社會經濟總值將達到2400億元。近年來我國物流業的各種經濟指標有大幅增長。據中國物流信息中心測算:2003年,全國社會物流總產值達295437億元,同比增長27%;2004年達到38.4億元,同比增長29.9%,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2.9個百分點。物流總值高速增長,表明經濟增長對物流需求越來越大,經濟發展對物流的依賴程度越來越高。
根據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中國物流信息中心的測算,如果踢除價格因素,2004年需要運輸的實物量增長率約為20%,而實際完成的貨運總量只增長了10.6%,供給與需求增幅之間存在9個百分點的差距,我國物流業存在巨大的發展潛力。
二、主成分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也稱為主分量分析,是由Holtelling于1933年首先提出的。它是利用降維的思想,把多指標轉化為少數幾個綜合指標的多元統計分析方法,是一種較為客觀的多指標評價方法。該方法將多指標問題化為較少的新的指標既彼此互不相關,又能綜合反映原來多個指標的信息,是原來多個指標的線性組合,綜合后的新指標被稱為原來指標的主成分。在評價過程中給出了指標包含的信息量的權數,它的評價分值主要依賴各指標間的相關性確定,有助于客觀地反映樣本間的現實關系。在確定主因子個數時以累計貢獻率>=85%為界限,據此確定主因子的個數,此時,方差之和已經占全部方差的85%以上。具體計算步驟如下:(可通過SPSS軟件完成)
1.樣本數據標準化處理
因為所選的財務指標的量綱不完全一致,所以需要進行標準化處理,即將各種不同度量的指標轉化為同度量的指標,使各指標具有可比性。
其中,(i=1,2…,n, j=1,2…p)
2.計算標準化矩陣的相關系數矩陣
其中,
3.計算相關矩陣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
令,得出其特征值
特征值是各主成分的方差,它的大小反映了各主分量在描述被評價對象上所起的作用,可確定特征向量矩陣U。
4.選擇m(m
設定累計貢獻率,一般累計貢獻率的值在85%以上,當,則決定取前m個主成份。
5.確定各主成分因子的線性函數
在評價函數中,各主成分因子的權重由其對應的特征值決定,則線性綜合得分函數:
根據該函數計算評價值,排定各物流成本在在財務報表中所反應的會計科目對財務業績影響的大小。
三、主成分分析法在物流成本對財務業績影響中的應用
1.應用
目前,我國企業基本上是根據會計報表的分類方法,將成本大致劃分為生產成本、銷售費用、一般管理費用和營業外費用,一般將物流成本與銷售成本混在一起,沒有單列物流消耗分類標志,這樣不利于對物流成本的控制,也不能從企業的財務報表上清晰的看出物流成本對企業財務業績的影響。本文通過對物流成本的分析,將物流成本從銷售成本中分離出來,根據各物流成本的特性,具體的反映到企業到財務報表中。例如,物流成本在資產負債表中主要表現為:產品庫存、原材料庫存、應收賬款、應付賬款及倉庫及車輛等;在損益表中表現為:缺貨損失、降價損失、采購成本、人員工資、利息、折舊、運輸費用、倉儲費用、定單費用、租賃費用、客戶服務費用等。并且通過主成分分析法,將上述多個指標轉化為較少的幾個新的綜合指標來評價各物流成本對企業財務業績的影響,有利于企業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找出導致物流成本較高的原因,以降低物流成本占企業總成本的比率。
2.主成分分析法在物流成本對財務業績影響中的應用步驟
(1)確定物流成本對財務業績影響的評價指標。前面已經提到過,我國目前的會計報表的分類方法,將物流成本與銷售成本混在一起,不利于對物流成本的研究和控制,在本文將物流成本對在財務報表中的反應通過資產負債表中的產品庫存、原材料庫存、應收賬款、應付賬款及倉庫及車輛等;在損益表中表現為:缺貨損失、降價損失、采購成本、人員工資、利息、折舊、運輸費用、倉儲費用、定單費用、租賃費用、客戶服務費用等,通過這些指標來評價物流成本對財務業績的影響。
(2)根據實際發生的數據給各個指標賦值。
(3)根據各個指標的數據矩陣,求出其協方差矩陣。
(4)根據協方差矩陣,求各個指標的特征值,并求出相應的正交單位化特征向量。
(5)計算前M個主成分Y1,Y2...Ym的累計貢獻率,,一般根據給定的要求(如85%),求出主成分Y1,Y2...Ym。
(6)根據不同企業的權重指標W=(W1,W2...Wm),計算指標綜合得分P=YWT。
(7)針對評價得到的綜合得分P,選擇同類的企業進行比較,分析本企業對財務業績影響的程度與同行業比較,找到自身的優勢發現自身的劣勢,明確自身的定位點和改進發展的方向。
四、 結語
主成分分析法充分利用全部數據所包含的信息,以主成分貢獻率作為指標權重值,具有較強的全面性和客觀性,是解決定性問題定量化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本文提出了新的物流成本對財務業績影響的指標,同時將主成分分析法運用于其中,期望可以對企業分析物流成本對財務業績的影響,尋找降低物流成本的方法提供一種新的視角。
參考文獻:
[1]惲伶俐:主成分分析法在物流績效評價中的應用.物流平臺, 2005(8)
[2]李峰:主成分分析法在投資項目選擇的應用研究.物流科技,05第117期
[3]張志俊:論物流成本及其核算方法,財會月刊,2005(5)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