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會計是一門應用性很強的社會學科,而會計模擬實驗是會計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對于培養會計專業學生實際工作能力和技巧,提高綜合業務能力起著積極的作用。本文就會計模擬實驗教學中存在的若干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改進建議和措施。
[關鍵詞]會計教學 會計模擬實驗 問題 措施
“會計”一詞是會計理論和會計實踐的總稱,所以學習會計既要學習會計理論又要掌握基本的會計操作。會計實驗是連接會計理論和會計實踐的橋梁和紐帶。為了提高學生理論及動手能力,各有關院校都采取了積極措施加強會計實驗教學。通過會計模擬試驗,對于培養學生實際工作能力和技巧,提高綜合業務能力起著積極的作用,但是目前會計實驗教學中尚存不少的問題,應加以改進。
一、會計模擬實驗的教學地位和作用
會計是一門理論性、實務性強,要求具有獨立分析和判斷問題的能力以及具有處理實際問題技能的學科。學生僅通過學習教材的專業理論知識,是很難全面掌握會計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只有通過會計實驗教學才能增強學生實際工作能力,具備良好的工作態度與方法。因此,會計模擬實驗是會計教學中重要的環節。開展會計模擬實驗不僅可以提高教學效率,激發了學生學習積極性和創造性思維。而且是會計理論與實踐全面、迅速結合的有效方法。當前大部分用人單位都很“務實”,一旦被招聘就要求立即從事工作,因此,開設會計實驗課,通過模擬實戰,促使學生全面、系統、快速地掌握各部門生產經營程序和會計核算方法,成為一個有經驗、有實際能力的工作人員。我國當前的就業形勢十分嚴峻,會計畢業生能否順利就業,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學校教育的成敗,加強會計實踐教學已成為目前高校會計教育的重要目標。
二、目前會計模擬實驗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為了提高會計專業學生理論及動手能力,各有關院校都采取積極措施加強會計實驗教學。但是目前尚存不少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1.實驗內容單一
(1)實驗內容往往是產品制造型工業企業會計某一時期基本經濟業務,而且不全面,缺乏一些業務復雜、核算難度大的經濟業務(如債務重組、融資租賃、非貨幣性交易等)。其他行業(如商品流通企業,股份制企業)以及與之緊密相關的財務管理,金融,稅收的內容也基本上沒有涉及,這就使得實驗內容單一。(2)實驗項目僅停留于“報賬型”會計人才的培養上,要求和層次只停留于能夠正確的填制憑證、登記賬簿、編制會計報表等會計核算基本技能的訓練上,而對于如何發揮會計控制等方面職能基本上沒有得到鍛煉。(3)教學層次低,基本上都是驗證性實驗項目,缺乏其他行業的實驗項目,特別是多層次、多方位的綜合性實驗項目、設計性實驗項目、創新性實驗項目有待開發。
2.理論與實踐脫節
目前一些高校為了加強會計實驗教學,先后在課程設置上安排了校內會計模擬實驗和校外實習,但仍存在著不少弊病。
(1)會計工作的嚴肅性,加上會計資料涉及商業機密,多數情況下,實習單位給予實習學生動手的機會極少,學生往往只是“霧里看花”,難以達到預期效果。(2)由于會計工作的政策性、連續性及時間性特點,使校外實習不可能全面接觸了解各類型的經濟業務以及不同賬務處理技能。(3)因實習經費日趨緊張,導致縮減實習規模,甚至取消校外實習的現象普遍存在。使得校外實習處境艱難,專業生產實習得不到真正落實。(4)雖然采取了“形式模擬仿真”比較先進的校內會計模擬實驗,但仍然屬于“封閉型”,即把學生關在實驗室里,按實驗教程的要求進行分崗協作或個人獨立全面完成。剛開始學生有種新鮮感和積極性,隨著時間一長,由于實驗材料單一、方式單調,天天千篇一律地重復著基本類似的會計處理,使學生覺得厭煩,出現到課率低,互相抄襲作業等現象,根本無法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3.實驗師資不足
目前高校的會計教師大都是從學校到學校,加上他們進入教學崗位后,正值高校擴招,教學任務繁重,往往難以抽出時間參加社會實踐,他們缺乏實踐經驗是毋庸置疑的。另一方面,大多數高校沒有把教師參加社會實踐納入教學管理計劃或形成制度,在時間上、組織上和經費上都沒有相應的安排和保證,不可避免地出現教師脫離實踐的現象。而且,對會計模擬實驗的重視程度遠沒有達到理論教學,或者只把重視停留在口頭上,沒有實際行動。在教學計劃安排中存在著實驗課時不足,將實驗形式化,實踐教學附屬于理論教學,單獨設課的實驗課程很少,系統性較差,使得會計實踐環節缺乏完整的體系。甚至有的領導對從事會計實驗教學工作的同志給予的待遇極差,對其辛勤付出,不屑一顧,錯誤地認為,會計實驗教學工作“含金量低”。這種“輕視”嚴重影響了實驗教師的工作積極性,一些有經驗的教師就不愿從事會計實驗教學。
4.實驗教材貧乏
目前使用的實驗教材種類雖多,幾乎是“各自為政”。而且實驗教材中普遍地存在過分強調會計核算,忽視會計環節的審核監督問題。再者,模擬資料“過于真實”或“過于虛假”,影響了會計模擬實驗的可操作性。主要表現在:在選擇實驗資料時,過于強調“真實”,將某一企業某一時期的會計資料毫無遺漏地照抄照搬,缺乏代表性;同時也沒有對這些實際資料進行“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的分析、加工整理,由于企業個體的特殊性,大量的特殊業務夾雜其中,使得學生無從下手。而有些實驗資料與實際相差較遠,完全靠幾個教師憑空編造,其結果必然造成“模擬實驗就是會計作業的翻版”現象。此外,某些高校的實驗教材內容比較單一,對于現實經濟新發生的業務沒有納入到實驗教材中,甚至部分內容出現陳舊過時現象。以上這些情況都影響了模擬實驗的可操作性,達不到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目的,影響實驗教學目標的實現。
5.手工模擬實驗與會計電算化脫節
目前,大多數高校分別設置了會計手工實驗室和會計電算化實驗室,但在教學環節中,會計手工實驗與會計電算化實驗基本上各自為政,忽視了彼此之間的關系,結果是數據、教材等不能共享,手工實驗結果不能通過計算機得到進一步驗證,手工實驗結果也不能為電算化實驗起到基石的作用;二者的有機關聯及相互印證往往得不到應有的體現。
三、改進會計模擬實驗教學的措施
針對會計模擬實驗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以及知識經濟時代對會計人才素質的要求,筆者認為應從以下幾方面進行改善。
1.更新觀念,改革實驗教學方式
首先,學校領導要轉變觀念,重視和支持會計模擬實驗教學改革,更新實驗內容,重組實驗課程,加大綜合性、設計性實驗比重,實驗單獨設課,增開實驗選修課程。同時加大實驗經費和實驗教學設備的投入,進一步充實和完善校內外實驗基地,保證學生有較多的實踐機會。另一方面,要尊重會計實驗教師的勞動,肯定其工作的重要性,并在工作量計算上與其他理論課相同待遇,以調動他們工作積極性。再者,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和廣泛使用,為會計實驗教學采用現代教學技術創造了條件。比如在會計實驗教學中使用多媒體等現代教學技術,制作有關課件,設計開發會計模擬實驗軟件,到企業錄制某些經濟業務和會計工作的流程,甚至可考慮采用網絡化手段,實現師生互動,解決會計實驗中存在的問題。這些手段對于提高會計實驗教學質量必然會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2.提高教學層次,拓寬教學內容,強化會計實驗考核
知識經濟以及競爭日益激烈的市場經濟要求我們培養能進行財務分析、財務管理決策方面的高級會計人才。(1)會計實驗應由“報賬型”向“經營型”轉變,應在會計核算基礎上,增加財務管理、管理會計和審計等方面的實驗。同時,實驗內容上還應增加一些相關領域尤其是上市公司中可能發生的一些復雜業務的實驗,加強學生廣度訓練,增強其開拓性和發展后勁。(2)要加強會計崗位能力訓練。設計崗位操作資料,然后按相應職能崗位劃分。流程式的實習使學生各司其職,輪流地模仿每個角色,產生一種置身于實境的感覺,在實習中既學到業務知識,又訓練了相互協作的能力,更培養了每個學生在實際工作中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的能力。(3)為了使每個學生都認真地參加會計模擬實驗,必須制定一套具有針對性和約束力、并能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的靈活實驗考核辦法,將實驗要求與實驗項目完成的質量進行指標量化,按量化指標和規定的評分程序,對每一個學生實驗運作的全過程進行考核并評定成績。
3.建立一支高素質,結構合理的會計實驗教學的師資隊伍,提高實驗教學質量
會計模擬實驗教學對指導教師要求比較高,既要有扎實的理論知識,又要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因此加強會計實驗教師隊伍建設,提高會計實驗教學質量,應是當務之急。(1)要創造條件,鼓勵會計教師走出學校,以考察、進修等方式到企業或會計師事務所去參加社會實踐,也可從社會上聘請一些經驗豐富的財務總監、注冊會計師到學校指導工作,進行教師培訓,以提高和豐富教師的會計實踐工作經驗;(2)應配置專門的會計實驗教師,并采取措施創造條件讓他們經常到第一線去發現研究和解決問題,以強化其會計工作的實戰能力;(3)會計教師自身應不斷學習,擴大知識面,隨時了解和掌握會計相關政策法規的動態,充實和完善自我。
4.編寫統一的、權威性的高質量會計實驗教材
會計實驗資料的質量是會計模擬實驗教學效果取得好壞的關鍵所在,要保證實驗教學取得好效果,(1)必須有一本好教材!因此必須完善會計模擬實習教材編寫制度,組織那些具有深厚會計理論知識的教授、具有豐富實踐教學經驗的實驗課教師、會計實務工作者和既懂會計又懂計算機的教師共同組織編寫,做到教材共享,既減少重復勞動,又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時還要保證教材及時更新,杜絕內容陳舊的問題。
(2)編寫教材時,要考慮到經濟業務的真實全面代表邏輯性,對企業供、產、銷各個階段所涉及的業務進行整理,對一些業務進行有客觀依據的虛構,編制出一套完整的涉及各方面經濟業務的模擬實驗資料。同時,在基本資料中設置少量有問題的原始憑證,如假發票等,以解決目前模擬實驗重核算、輕審核、輕監督的問題。其次,還可以增加一些非常規的經濟業務,以鍛煉學生綜合運用能力。
5.會計手工實驗與會計電算化實驗兩者合二為一
為了適應經濟發展對會計工作的要求,高校應加強會計電算化教學,改變手工會計實驗和電算化實驗相脫節的現象,做到教材、數據共享,使兩者融為一體。具體做法是:在手工模擬的基礎上,開展電算化模擬,即:在手工模擬核算資料的基礎上,重新進行計算機模擬,從原始憑證的輸入、記賬憑證的編制,到自動登記賬簿和生成會計報表。采用這種模式,學生不僅掌握了手工會計業務處理的過程,而且熟悉了電算會計軟件操作的處理方法。這種方式能使學生能更好地適應社會的實際需要。同時,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還可以積極推行手工與會計電算化相結合的實驗模式。有兩種組織運作方式可供選擇:一是混崗式的手工操作與分崗式的電算會計相結合;二是分崗式的手工操作與混崗式的電算會計相結合,這樣就能取得最佳的實驗效果。
參考文獻:
[1]楊哲旗:高職院校會計實踐教學初探.經濟師,2006年第7期
[2]湯壽珩王海兵:加強會計實驗教學,培養符合教育目標的會計人才.會計之友,2005年第3期
[3]陳玉榮:加強會計實踐性教學,培養應用型會計人才.會計之友,2005年第3期
[4]顏秀春張莉萍:高職會計模擬實習存在的問題和改革策略.會計之友,2006年第4期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