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首先介紹了戰略人力資源管理的內涵、特征以及雇主品牌的含義,然后從雇主品牌的角度分析了雇主品牌與戰略人力資源管理的關系以及如何通過創建雇主品牌實現戰略人力資源管理。
[關鍵詞]雇主品牌 戰略人力資源管理
“戰略人力資源管理”是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人力資源界研究的熱點問題。進入21世紀,“雇主品牌”成為企業家和人力資源界關注的新概念。戰略人力資源管理和雇主品牌這兩個新概念,都是現代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為適應社會環境變化而產生的,二者之間具有必然聯系和共同目標,同樣也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戰略人力資源管理
1.戰略人力資源管理的內涵。1981年Devanna的《人力資源管理:一個戰略觀》一文標志著戰略性人力資源管理研究的開始。關于戰略人力資源管理的定義,引用較多的是WrightMcMahan(1992)所下的定義:為使企業達成目標所進行的一系列有計劃的人力資源部署和管理活動。具體包括:(1)將人力資源視為獲取競爭優勢的一種首要資源;(2)強調通過人力資源規劃、政策及具體實踐,可以達到獲取競爭優勢的人力資源配置;(3)強調獲取競爭優勢的人力資源配置,能夠與企業戰略垂直匹配,并能在內部各種活動間水平匹配;(4)強調所有人力資源活動皆為一個目的,即達到企業目標。
2.戰略人力資源管理的特征。
(1)戰略性。戰略性是戰略人力資源管理的首要特征。戰略人力資源管理實踐活動主要包括招聘、培訓、激勵、薪酬、績效管理、勞資關系管理等。每一項活動都以實現組織戰略目標、獲取競爭優勢為核心;并且所有實踐活動協同作用,也以實現組織戰略目標為目的。
(2)匹配性。戰略匹配包括縱向匹配和橫向匹配。縱向匹配指人力資源戰略和企業戰略、企業發展階段完全一致,考慮組織的動態性,并與組織的特點相符。橫向匹配是通過發展和強化人力資源管理的各種政策和實踐之間的內在一致性而完成的。戰略匹配度越高,組織行為的效率也越高。
(3)捆綁性。指組織內部人力資源管理各項實踐活動協同發揮作用、共同服務于某一特定目標的組合模式。
(4)系統性。戰略性人力資源管理最具特色的是將人力資源看成一個系統。為了取得競爭優勢而部署的人力資源的政策、實踐以及手段等管理行為是系統的。
二、什么是雇主品牌
雇主品牌這一概念產生于20世紀90年代初,并在近幾年隨著人才競爭的加劇而受到日益關注,有關“最佳雇主”的評選活動此起彼伏。
雇主品牌是指在人力資源市場上享有較高乃至很高的知名度、美譽度、忠誠度的企業品牌。雇主品牌包含外部品牌和內部品牌兩個部分。外部品牌是在潛在的雇員中樹立品牌,使他們愿意到公司來工作,為公司樹立最佳工作場所的形象。內部品牌則是在現有的員工中樹立品牌,它是公司對員工做出的某種承諾,它維護公司與員工的良好關系,并體現在員工職業生涯發展與公司發展中的雙贏關系。
卓越的雇主品牌使企業能夠吸引、保留和激勵人才,最終獲得人力資源競爭優勢,為企業獲得高績效、在激烈競爭中獲勝打下人力資源基礎。
三、雇主品牌與戰略人力資源管理
全球人才爭奪日趨激烈,使吸引、留住優秀雇員成為人力資源管理的戰略目標,雇主品牌正是現代人力資源管理為適應新環境,在激烈競爭中取勝所創立的新理念。在戰略日益同質化,執行力成為決勝關鍵的今天,創建雇主品牌成為實現戰略人力資源管理的一種有效執行手段。
1.雇主品牌為實現戰略人力資源管理獲得人才優勢。戰略人力資源管理將人力資源視為獲取競爭優勢的主要資源,所以首先要吸引優秀人才加入組織。雇主品牌反映了在人才市場上人才對企業的高度認同,能夠吸引優秀人才加盟,降低招聘成本,取得了人才競爭中的相對優勢。
2.雇主品牌滿足戰略人力資源管理構建具有競爭優勢的人力資源系統的要求。戰略人力資源管理強調通過人力資源規劃、政策及具體實踐,構建能夠獲取競爭優勢的人力資源管理系統。雇主品牌對內是企業對人才成長和發展作出的一種鄭重承諾,可以驅動企業完善用人機制,不斷優化內部人才的生態環境,提高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系統能力。據彭劍鋒教授的觀察,最佳雇主的人力資源的系統能力、整體的競爭能力都比較強。良好的人力資源管理系統帶來了員工的高敬業度和低流失率,降低了人才交易和流動的成本,增強了競爭力。據《21世紀經濟報道》發布的2005年度最佳雇主研究結果:中國地區最佳雇主的員工敬業度得分高達75%,而其他參選公司只有50%。
3.雇主品牌滿足戰略人力資源管理對戰略匹配的要求。戰略人力資源管理強調人力資源管理活動能夠與企業戰略垂直匹配,在內部各種活動間水平匹配。最佳雇主都是從戰略角度進行人力資源規劃,根據企業的戰略進行人力資源的各項管理活動。由翰威特咨詢公司做的“最佳雇主”調查發現,最佳雇主在企業戰略和人力資源戰略之間有著非常高的匹配度。幾乎所有最佳雇主的首席執行官都表示,他們的人力資源方案與經營策略和業績期望是相匹配的。在UT斯達康(2003年亞洲最佳雇主第二位),人力資源的所有工作都與公司發展戰略密切聯系在一起。每半年,人力資源部門都會對人力資源戰略與公司的戰略方向作一次“匹配度”檢查。
四、創建雇主品牌實現戰略人力資源管理
基于雇主品牌理念的戰略人力資源管理的核心在于通過創建卓越的雇主品牌實現戰略人力資源管理。創建雇主品牌要根據企業戰略選拔、任用、開發人才,要依靠科學有效的人力資源管理活動來贏得人才優勢,具體應從以下幾方面做起:
1.根據戰略進行人力資源規劃。創建雇主品牌要從戰略角度,從企業未來發展的角度進行人力資源規劃。因此,需要明確以下問題:公司的愿景、戰略目標及達成目標的關鍵成功因素是什么?公司需要那些核心人才?公司目前人才狀況如何,存在哪些差距?潛在雇員的特點是什么?從厘清戰略開始考慮雇主品牌的定位,才能保證雇主品牌滿足企業發展所需要的核心職能與人才需求,才能保證創建雇主品牌的人力資源管理活動滿足戰略匹配的要求。
2.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和科學的管理方法。如:崗位分析與評估、任職能力標準以及公平合理的薪酬體系和績效考評機制。薪酬體系與績效制度是企業吸引人才、激勵人才的最有效的管理工具之一。薪酬與績效考核的設計與操作,要有激勵性,要讓員工感到公平與合理。為了鼓勵核心員工對企業的忠誠度,企業可以實施員工參股計劃。《財富》雜志評選的“百佳雇主”有28家向公司員工發放股權。股權將員工的發展和利益與公司命運聯系起來,提高了員工對公司的敬業度和忠誠度。
3.培育獨特的企業文化。要將企業的核心文化整合到人力資源實踐中去,通過公司的使命、愿景、價值觀對員工產生影響力,用文化凝聚人才。優秀的雇主都有自己獨特的價值觀和文化特點,而且尤其注重對員工的尊重。如安捷倫倡導“以人為本”,摩托羅拉“肯定個人尊嚴”,CISCO的管理層把看得見風景的窗口留給員工。因為只有尊重員工,才能贏得員工的忠誠。
4.注重溝通,建立和保持暢通的溝通渠道。企業應通過信息共享、責任分擔實現良好的溝通交流,使員工產生責任感和參與感,努力爭取更好的成績。最佳雇主都很注重溝通,摩托羅拉總裁每周會發一封信給員工,把他這一周會見的客戶、所做的事情告訴員工。微軟公司用“內部電子郵件系統”把所有員工連通起來。IBM的“開門政策”為員工提供了主動與主管溝通的渠道。根據翰威特的調查,最佳雇主的首席執行官平均每年與雇員交流16次,討論業務策略、目標和業績等問題。其他公司的首席執行官每年與雇員的交流次數平均為6次。
5.依靠培訓和職業發展吸引、留住優秀員工。翰威特公司在亞洲進行的員工調查表明,雇主提供的學習與發展機會,一直被列為是激勵員工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因此,企業要為員工提供具有前瞻性的培訓和技能開發,對具有潛力的員工,及早為其提供職業生涯的遠景規劃。
總之,考察最佳雇主,一個重要的共同點就是這些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系統能力、整體的競爭能力都比較強。因此,基于雇主品牌理念的戰略人力資源管理要注重人力資源管理的系統建設,強調每一項人力資源實踐活動,從人力資源規劃、甄選、招聘、任用、薪酬、考核、培訓到激勵等等,都應圍繞樹立雇主品牌、吸引、留住、激勵人才,獲取組織競爭優勢這一核心來進行。
參考文獻:
[1]張正堂劉寧:“戰略性人力資源管理及其理論基礎”.財經問題研究,2005,(1)
[2]彥士梅:《戰略性人力資源管理》.經濟管理出版社,2003
[3]嚴濤岳龍華:“最佳雇主口碑何來”.企業管理,2004,(6)
[4]彭劍鋒:“最佳雇主品牌的價值何在”.2005,(7)
www.sinohrm.com/blog/hr/183/487.shtml
[5]李琳:“雇主品牌”.中國中小企業,2006,(6)
[6]李曉紅:“雇主品牌競爭力”.IT經理世界,2005,(4)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