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在介紹Blog和知識管理基本理論的基礎上,闡述了知識的分類和轉化,探討了基于Blog的知識管理過程,并指出了Blog應用中的不足。
[關鍵詞] Blog 知識管理 顯性知識 隱性知識
隨著知識經濟的到來,信息環境的變化,以及信息技術的發展,知識成為一種重要的生產資源被加以管理開發和應用。但在實施知識管理的過程中,也出現了一系列的問題,如:搜索不充分;難以保持更新;拒絕共享等,這些都構成知識管理的瓶頸。隨著Blog的出現和初步發展,它所展示的知識組織管理能力成為社會知識管理的新希望。
一、Blog與知識管理
1.Blog
Blog是繼E - mail 、BBS、ICQ 之后出現的第四種網絡交流方式, 它最基本的定義就是:一種表達個人思想,內容按照時間順序排列,并且不斷更新的網絡出版和信息交流方式。
Blog的運作完全沒有商業考慮,它本著知識共享的思想,利用人的大腦進行最具權威的知識搜索與整理,自覺自愿地進行著自我完成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知識得到日益精確有序和系統化的整理,在Blog的共享思想的引導下,知識得到最大程度的開發與共享,發揮著前所未有的重要作用。
2.知識管理
知識管理是一種信息化應用系統。它以網絡和信息系統為基礎,以知識為核心進行管理,所管理的對象是具有創造力的人力資源、知識、信息和無形資產,運用集體智慧,提高組織的應變和創新能力。這種管理與傳統的管理不同,它重視人才的內在需要,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實現顯性知識和隱性知識的有機結合。其外延和內涵遠比單純的信息管理要豐富和擴展。也就是說知識管理要在恰當的時間,將正確的知識傳給正確的人,使他們采取最適合的行動,避免重復錯誤和重復工作。
(1)知識的分類。知識管理的一個基本問題是對知識的分類,目前學術界公認的權威分類是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關于知識的4W 分類。1996 年,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 在題為《以知識為基礎的經濟》( TheKnowledge - Based Economy) 的報告中,將知識劃分為四種類型:
①知道是什么(Know - What) - 關于事實的知識;
②知道為什么(Know - Why) - 關于自然原理和科學的知識;
③知道怎么做(Know - How) - 關于如何去做的知識;
④知道誰有知識(Know - Who) - 知道誰擁有自己所需要的知識。
根據知識獲取的方式,知識管理理論進一步將上述知識的分類歸納為兩大類: 顯性知識( Explicitknowledge) 和隱性知識(Tacit knowledge) 。四種類型的知識中,前兩類知識屬于顯性知識,后兩類知識屬于隱性知識。
隱性知識是人們在長期的實踐中積累獲得的知識,與個體的體驗和經驗緊密相關,往往不易用語言表達,也不易通過語言和文字等傳播方式來學習,需要實踐與體驗才可獲得,即“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知識。它相對主觀,依附于人的大腦或技能中,通常通過行動表現出來。由于隱性知識具有非結構化和專有屬性,其傳播成本較高,范圍較小。
顯性知識和隱性知識的劃分是知識管理理論對人類知識認識的深化。它研究了人們隱含在頭腦中的經驗、體會、直覺、訣竅等知識的價值與轉化、學習的規律,揭示出隱性知識是當今世界上個人、組織、乃至國家競爭和成功的關鍵。
(2)知識的轉化。所謂知識管理,主要是對上述兩種知識進行管理,其核心是管理兩類知識之間的轉化過程,具體包括:隱性知識到隱性知識的轉化,隱性知識到顯性知識的轉化,顯性知識到隱性知識的轉化,顯性知識到顯性知識的轉化。
關于這四種轉化過程的比較如下表所示,這四個知識轉化過程構成了知識創新的全過程,知識管理的根本目的就在于知識共享、知識創新。
表知識轉化模式比較
二、基于Blog的知識管理
利用Blog進行知識管理,作用體現在知識收集、知識提取、知識共享和知識應用等過程中。Blog的知識管理過程實際上也是顯性知識和隱性知識的相互轉化過程,尤其注重于挖掘其中的隱性知識內容,提倡知識共享和知識應用。
知識收集:Blog的知識收集主要通過搜索引擎、超文本鏈接和RSS(Rich Site Summary,站點摘要的縮寫)信息聚合器實現。RSS正成為Blog網站的基本特征,這種技術提供了分布式的信息聚合方式。對于大量零散的隱性知識,能通過這種全面而系統的知識收集,使之顯性化,從而變得更容易為人理解和接受。
知識提取:Blog對知識收集過程中獲得的知識,進行有意識地篩選和過濾。這個過程,一方面是知識從隱性到顯性的轉化過程,由此形成的知識更加系統和全面,知識的可操作性更強;另一方面,也是由知識從顯性到隱性的轉化過程,博客者頭腦中對所提取的知識進行過濾消化,去偽存真,提高了自己的知識深度。
知識共享:經過知識收集和知識提取后,博客者獲得知識上的提高,在此基礎上產生的心得體會,又可以通過Blog文章發布,傳遞到Blog網站上,完成從隱性到顯性的知識轉化。網站是互聯網中的一個節點,Blog文章中一般包括關鍵字和摘要,這為人們利用搜索引擎進行知識共享提供了方便,其他人可以對文章內容進行評論和引用,好像開網上會議,所有人都可以各抒己見,形成廣泛的知識共享。
知識應用:博客將知識應用于具體工作中,發揮知識的實際作用,通過實際工作,來驗證自己所獲知識的正確性,完善和充實知識內容。Blog網站能很好反映應用的成效,即時傳遞工作中的背景信息,集思廣益,獲得其他人的看法、意見和解決問題的方法、思路,通過參考他人的知識,為自己的知識應用提供有益的幫助。
Blog通過以上4 個過程,實現隱性知識和顯性知識之間的相互轉化,提高了博客的知識管理能力。而且Blog作為一種網絡工具,充分利用了網絡的優勢,使用起來簡潔方便。只要人們能用電腦、會上網,就具備通過Blog進行自我知識管理的基本條件,提高了個人獲取知識、吸收知識、改造知識和應用知識的能力。
三、Blog在知識管理應用中存在的不足
基于Blog的知識管理由于其自身的優勢,已被越來越多的組織機構引進,但與現有的知識管理在某些方面也存在沖突,它對組織的有些目標,如正規化和可控性的實現有影響,也難保絕對優勢的地位。
首先,在基于Blog的知識管理中存在社會誠信問題。Blog的使用者應當具備一定的信息素養:在知識管理中我們強調知識的可信度,如果Blog的使用者沒有一定的信息素養,或者在使用上受BBS定勢的影響,像使用BBS一樣使用Blog,則易造成知識的雜亂和可信度不高的問題,在使用群組型的Blog時,這個問題尤為突出。
其次,Blog中的回帖影響著學習者的學習堅定性。學習者建立了自己的Blog后,必然期待著有共鳴,如果沒有,就會打擊其積極性,使其失去繼續寫下去的興趣。然而在現階段,Blog中的響應是無法控制的,其隨意性很大。
最后,Blog的外在環境有待提高。很多Blog服務商所提供的服務功能不完善、不夠穩定、速度較慢,特別是有信息價值的Blog不多,國內很多人不愿意把自己的思想寫在Blog上拿出來共享或者沒有意識到信息共享的好處。
總之,Blog作為一種新的網絡交流方式,以其相對于以往網絡交流方式所具有的優越性,正在受到人們越來越多的關注。作為新的知識管理工具,Blog能夠克服傳統的知識管理的缺陷,滿足復雜知識環境下的需要,從而更好地提高知識管理的效率。當然,Blog也有其不足之處,但是我們相信,隨著Blog技術在教育中廣泛應用,必將開拓知識管理在教育信息化中的美好前景。
參考文獻:
[1]張正國:Blog進入學習和教育領域[DB/OL]. http://www.hsshn.pudong-edu.sh.cn/
[2]張屹祝智庭:知識管理在現代遠程教育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遠程教育,2002,(3)
[3]Lisa A. Petrides Thad R. Nodine.KM in education,defining the landscape[M]. The Institute for the Study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in Education, March 2003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