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幾年來,我國居民的體育消費,以平均每年12%增幅增加,超過了國內生產總值和國民收入的增幅。這充分說明了我國其實存在著一個潛在的巨大的體育市場。而當前體育產業存在的問題嚴重的制約了其健康的發展,本文通過分析我國體育產業存在的問題,就如何發展我國現代體育產業提出了相應的建議。
[關鍵詞]體育產業 體育產業法制 體育產業人才
一、當前我國體育產業發展面臨的困難與挑戰
1.政府對體育投入的總量偏少,體育產業的投入渠道單一。隨著經濟的發展,各級政府對體育的投入總量雖在不斷增加,但體育在政府財政支出中的比重僅為0.4%,體育支出在科教文衛體等社會發展領域中的支出只占2.8%,不僅大大低于發達國家占GDP3%~6%的比重,而且比印度等發展中國家還要少。目前國內體育產業發展所需的資金來源十分有限。除了極少數企業選擇上市集資外,剩下的就只有向銀行貸款或等待行政撥款。但由于沒有明確的產業扶持政策,不少的銀行只能采取觀望的態度,不敢輕易貸款。實際上,體育產業具有較強的公益性,不僅需要政府財政投入,也需要全社會多渠道、多形式地籌集資金。
2.體育本體產業發展相對滯后。我國目前各種體育產業活動總量較低,同時體育經濟活動的內部結構也并不十分合理,具體表現為體育健身娛樂業、體育康復保健業、體育培訓業、體育場地服務業等為主的體育本體產業的發展雖已有很大發展,但其總體水平仍落后于體育信息傳播業、體育廣告業、體育建筑業和體育用品制造業等為主的相關產業的發展水平,甚至出現各類體育用品供過于求的局面。體育本體產業發展的滯后,相應制約了體育產業的總體發展,成為未來體育產業發展的重要障礙。
3.體育產品制造業市場缺乏競爭力,體育產業無形資產尚待與國際接軌。體育產業具體表現為體育用品的生產與銷售。資料顯示,全球 65%體育用品產自我國。雖然當前我國體育用品出口呈上升趨勢,但高科技和高附加值的體育用品的市場占有率很低,產品以運動服裝、運動鞋、自行車及配件、運動設備等大路貨為主。另一方面,我國體育用品亟待品牌化。雖然我國體育用品產業發展很快,但真正屬于國際品牌的寥若晨星,而近年來,在全球體育用品的銷售中有 85%屬于品牌產品,而我國大多數體育用品企業卻主要是來料加工,賺到的只是為數不多的加工費,少數企業甚至是靠模仿或假冒某些國際品牌來獲利。此外,我國體育產業的無形資產的開發仍屬于低水平,空白地帶大量存在。
4.體育產業法制建設尚需完善。目前我國體育法規政策的現狀是只有一部作為體育領域基本法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體育法》,但還不夠具體,操作性不強,缺乏相應配套的體育法規、條例。近年來,盡管國家提出了一些有利于體育發展的基本思路,但法律、法規的建設不規范、不穩定,覆蓋面過窄。
二、推動我國體育產業發展的相關建議
1.要為體育產業發展營造良好的宏觀政策環境。首先,要盡快建立起以產業政策為主要調控手段的體育產業的宏觀管理體制,實現體育產業優化和資源合理配置。其次,要加快推進相關產業開發,推動形成產業群,同時要制定扶持體育產業的財稅政策、金融政策,改革體育產業投資體制,充分利用社會資源發展體育產業。同時要制定體育經營活動的從業條件和服務規范,鼓勵和引導社會各行業、境內外企事業單位和個人參與體育市場開發,投資體育產業。再次,要鼓勵體育產業努力開拓國際市場,積極引進國外資金、先進技術和體育產業經營管理經驗,推動產業走向規范化、法制化,創造出名牌產品和企業。此外,要積極培育和依法管理體育市場。如健全市場中介組織,嚴格其資格認定,建立自律性運行機制等。
2.構造我國體育產業發展的資本支持體系。首先,要制定和規范體育產業投資的相關政策。制定我國體育政策的職能部門,應當大力推動職業俱樂部產權交易市場的發展,俱樂部應通過資本運營來活躍產權交易市場。其次,要推動體育俱樂部的上市。從國外的經驗看,西班牙、英國的著名俱樂部多數都是上市公司,其上市目的一是為了賺錢,解決長遠發展的資金問題,另外一個就是擴大自己的知名度。公司上市后,出場費、冠名權、轉會費都會大大上升,因為俱樂部本身的價值提高了,因此其中每一個要素都會有質的提高。爭取國內一些影響比較大、市場比較成熟、經營比較好的俱樂部上市是促進我國體育產業發展的一個重要措施。
3.改善我國體育產業人才狀況。首先,要依托體育專門學院和部分有實力的師范大學體育學院,培養中高級體育經營人才,將體育學課程與工商管理課程相結合來設置,向國內企業和政府輸送合格人才。其次,可以在國內著名學府設立體育經紀人培訓中心,并可與國外相關機構合作辦學,經權威機構考核合格,取得資格證書后才能上崗。最后,鼓勵部分高水平運動員轉變行業,從事與體育產業有關的經營開發活動,利用其知名度開拓國際市場。
4.大力培養體育國產主導品牌,提高企業國際競爭力。
(1)要做好品牌的培育。企業應摸清市場定位和明確目標市場,確定具有創品牌潛力的目標產品;建立完備的質量保征和售后服務跟蹤體系。要確立質量是“生命線”的意識,苦練內功,將高品質產品作為自己品牌工程的關鍵目標。進行品牌開發應始終堅持讓品質、信譽成為品牌結構圖素中的主要支撐點,樹立品牌培育中的現代營銷現,充分利用現代代理業、廣告業、傳播業的巨大威力和作用,廣泛借力創建知名品牌。
(2)要注重品牌的保護。創出知名品牌會給企業帶來巨大的經濟效量,但品牌不是終身制,企業只有不斷創新,不斷進取才能保護和發展品牌。同時,保護品牌應注意打假,要防止品牌受到假冒偽劣產品的侵害。對此,企業一定要有戰略防范部署,要及時進行商標注冊,采用有效的防偽標識等。
(3)要實施有效的品牌戰略。知名品牌一經創立,企業應充分利用其價值,進行品牌的擴散形成品牌產品系列化。而在企業實施“品牌戰略”的過程中,政府有關職能部門也應采取切實有效措施,大力扶持知名品牌,保護知名品牌,宣傳和促進知名品牌。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