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道德具有鮮明的階級性、歷史繼承性、可操作性、理想性四個方面的特點。具有約束功能、調節功能、導向功能、激勵功能的作用。要加強企業道德建設必須營造完善企業道德建設的社會環境、提高企業職工的道德素質、加強法律制度建設。
[關鍵詞]市場經濟企業道德建設
一、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道德的特點
市場經濟是在社會化大生產條件下,市場機制在資源配置過程中起基礎性作用的經濟方式。它是以市場為中心環節來構架經濟流程。市場經濟條件下,物質利益成為人們社會活動過程中的決定性因素。表現在倫理方面,就是人的功利意識、功利觀念成為一種具有普遍意義的社會意識和社會觀念。企業作為市場經濟的主體,同樣必然表現為自身特殊利益的功利追求,從而導致各經濟利益主體之間在功利追求上產生矛盾,部分經濟利益主體利益的增值,往往意味著其他人利益乃至社會利益的減少。為此,協調不同經濟利益主體的功利性追求矛盾,在以社會化大生產為基礎的市場經濟社會里顯得尤為重要。雖然在協調不同經濟利益主體的功利性追求矛盾方面,法制作為一種帶有強制性有效手段,會起到相當重要的作用,但法制的手段和范圍畢竟是有限的,有必要通過加強企業道德建設來加以協調,尤其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尚不發達、法律法規尚未健全的條件下,充分運用企業道德的社會功能,是維系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穩定發展的重要途徑。
所謂企業道德是指企業在生產、經營、管理過程中形成的道德意識、道德規范和道德實踐的總和,是企業在長期的發展過程總結和凝煉出來的,是一種群體行為規范和價值標準。它是一種非制度化的規范,它不是被頒布、制訂或規定出來的,而是企業價值觀念,是企業法規的補充,是企業文化的集中表現。企業道德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特點:
1.具有鮮明的階級性。企業道德和其他道德一樣同屬于意識形態的范疇,是在一定的經濟基礎上產生的,是為一定的經濟基礎服務的,因而具有強烈的階級性。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經濟條件下,企業道德要體現社會主義的基本經濟規律要求,為社會主義經濟基礎服務,為人民服務,這是社會主義企業道德的本質要求。
2.具有歷史繼承性。企業道德是在一定的歷史件下形成的,無不打上歷史的烙印,它是本企業在歷史經營過程中形成的,一旦形成了一定的企業道德,不會因企業經營者變化而發生重大變化,同時在企業道德形成過程中,也會繼承各個不同時代企業的優秀道德,吸取其精華。
3.具有可操作性。企業道德不是空洞無物的抽象意識,而是企業經營的準則和規范,要把它運用到企業經營實際中,通過通過有效的思想教育、行為示范來引導企業員工行為,還可以通過把內在的企業道德外化為企業的規章制度來對企業行為加以約束,使企業行為符合企業道德要求。
4.具有理想性。企業道德是人們在企業實踐活動中必須遵循的行為準則與道德要求。一般說來,企業道德是生產、業務工作的實際需要,既來自于企業活動,又必然影響企業活動。企業道德是人們期望的最佳意識狀態,并非人們實際表現出來的行為,而是人們努力爭取達到的行為目標,適合于企業發展追求目標。正因為企業道德與企業文化具備這種理想性,才使得它們對企業實踐產生顯著的指導作用。
二、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道德的功能
1.約束功能。企業道德具有道德的一般屬性,它是企業的長期發期過程中形成的,通過人的內心信念和社會輿論來發揮作用的。企業道德既是一種他律,又是一種自律,是自律和他律的統一。企業的生存和發展離不開社會,企業作為社會組織,要承擔起自己的社會責任和義務,企業在追求自身利益同時,要受到企業基本道德的約束,不能損害其他社會利益,至少要做到“利己不損人”。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若沒有良好的道德加以自律,僅僅依靠法制層面來約束,那么在經濟生活中出現的種種不良現象,如制假售假、破壞環境、掠奪資源、拖欠賬款、違約、貿易和金融欺詐等等。
2.調節功能。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首先,有利于調節企業內部的關系。在企業內部的管理活動中,在企業道德使全體員工形成共同企業理念和共同的企業信念,使員工在工作中具有強烈的責任感和集體榮譽感,在這種道德信念的支配下,員工自覺調節自己的各種行為,更好地協調企業內部各個職能部門的相互關系,有利于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其次,有利于調節企業外部的關系。企業不僅要處理自身內部的關系,同時企業在經營過程中,同外部也有千絲萬縷的聯系,它的原材料需要社會提供,產品要銷售市場,企業道德同企業經營活動緊密相連,企業道德是調節企業對外經營活動的一種資源。具有良好的道德的企業有利于獲得更大的市場份額,在人們的心目中得到良好的信用,有利于吸引人才,從而為企業的發展提供良好的機遇。
3.導向功能。企業道德可以對其他道德規范產生導向作用,從整個社會來說,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企業總是千方百計通過各種手段向社會推銷自己的產品,樹立自己的形象,同時也是把企業道德規范和企業文化向社會推廣的過程,人們在接受企業產品的同時,無形中受到企業道德規范的影響,一個具有社會責任感受的企業,人們在接收它的產品的同時,無形中也會接受種道德規范,給其它社會道德產生示范作用,相反,企業如果不講誠信,在經營過程中弄虛作假,對社會的其它道德產生不良的作用。特別是個別企業以經營過程中如果不講道德,甚至違法生產和經營一些低級趣味的、對人們身心不健康的產品,其害處更大,如有的影視生產企業,為了謀取最大利益,不講道德,宣揚暴力等,對人們特別的青少年的道德影響更大。
4.激勵功能。企業經營情況的好壞,在一定的市場條件下,是和職工的積極性、創造性和主動性的發揮情況密切相關的,如果企業具有能促進職工積極性、創造性和主動性的發揮的企業道德,企業就有可能經營得好,取得好的成績。日本在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許多企業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日本許多企業實行了人性化經營,在許多企業中實行雇員終身制,企業關心職工,職工關心企業發展,職工把企業當作自己的家,在企業中注重集體主義道德,在企業經營過程中形成一種強大的凝聚力,激勵職工把積極性、創造性和主動性充分地發揮出來。
三、市場經濟條件下加強企業道德建設途徑
當前,我國在企業道德體系中還存在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有的企業不講誠信,社會信用關系遭到破壞;故意生產和經營假冒偽劣產品,擾亂市場;通過虛假廣告誤導消費者,欺騙客戶;采用不正當競爭手段,故意貶低同行;惟利是圖,不講社會公德,嚴重污染環境;不重視勞動安全,損害職工利益;企業缺乏社會責任感,把大量的利潤主要用來滿足個人的奢侈甚至是畸形消費。這說明我國當前加強企業道德建設具有迫切性和現實性。要加強企業道德建設,主要做到如下幾點:
1.營造完善企業道德建設的社會環境。企業是在社會中生存和發展的,這就決定了企業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進行道德建設必須要有適當的社會道德環境。所謂社會道德環境,是道德主體在道德建設過程中,制約和影響道德建設的各種因素和道德條件的總和,包括社會政治法律制度、經濟發展水平、科學文化教育水平、人們的文化素質、社會道德狀況等物質與精神條件構成的綜合體。它對企業生產道德建設的影響具有積極或消極的影響,良好的道德環境能促使企業積極向上、富有進取心,引導企業尊重和信守法律,遵守倫理規范,富有社會責任感,形成崇高的企業道德,惡劣的道德環境則易使企業視野狹窄、目光短淺,管理觀念落后,肆意踐踏法律和道德規范,缺乏社會責任感,必然導致企業整體素質和能力低下,從而破壞市場經濟秩序。因此,崇尚以德為本、優化企業道德環境是重建企業經營道德的重要條件。
2.提高企業職工的道德素質。企業道德是通過員工的道德體現出來的,因此提高企業員工的道德是企業道德建設的關鍵因素之一,必須在企業內部對員工加強道德教育,不斷提高企業員下的道德素質,培養和塑造符合社會發展的、具有自主意識、平等觀念、誠實守信、責任感強、開拓創新、積極進取的企業員工,因此,必須制定明確的誠信經營準則,制定全企業的職業道德規范,對員工進行職業道德的教育與職業精神的培養,要使企業明確自己的社會責任和社會使命,使職工樹立起敬業愛崗、公平競爭、遵紀守法的良好道德風尚,抵制在市場經濟發展中出現對道德建設產生消極影響因素。
3.加強法律制度建設。道德與法制的關系是相輔相成的,法制是基本社會公德的規范化、秩序化,是個體和社會群體必須遵守的行為規范;道德既是社會個體和社會群體自覺遵守的行為規范,也是的核心價值觀??茖W有效的法律制度安排是加強企業道德建設的關鍵,一方面使不講道德的企業受到法律的懲罰,影響其市場聲譽,使其利益受損,另一方面,使講道德的企業受到市場的褒獎,從面獲得更多的利益。
參考文獻:
[1]酈宏東王和:關于企業道德建設的思考[J].煤炭經濟研究,2001,(11):73~74
[2]莊漢武:加強企業誠信建設的思考[J].江西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4):108~110
[3]劉國倫:略論社會主義國有企業的道德建設 [J].湖南黨史,2000,(1):58~59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