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影響保險商品價格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本文以博弈論為理論基礎,試圖從一個新的角度對保險商品定價過程進行剖析,分析其影響因素,提出了解決辦法。
[關鍵詞]博弈論 保險定價 保險欺詐 逆選擇
在保險市場競爭日趨劇烈的今天,保險公司在確定保險商品價格時要考慮各合作者的態度,綜合權衡各方面的利益,合理定價,并不斷提高綜合競爭實力,才能在劇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一、博弈論的概念和作用
博弈論的英文為game theory,其基本含義是“游戲理論”,所謂博弈是指一些個人、團體或其他組織面對一定的環境條件,在一定的規則限定的條件下,同時或先后一次或多次從各自允許選擇的行為或策略中進行選擇并加以實施,取得相應結果的過程。
博弈論是數學的一個分支,確切地說是運籌學的一個分支,用于分析競爭形勢,這種競爭的結果不僅依賴于一個人自己的抉擇及機會,而且依賴于其他參與者的抉擇,由于競爭結果依賴于所有參與者的行為,每個局中人都企圖預料其他參與者的可能抉擇,以確定自己的最佳對策。
二、博弈過程分析
在保險定價中充滿了博弈,這表現在三個層面。第一個層面是保險企業之間的博弈關系;第二個層面是保險企業與保險商品消費者之間的博弈關系;第三個層面是保險行業協會與保險企業之間的博弈關系。本文著重于保險企業之間以及保險企業與保險商品消費者之間的博弈關系展開討論。
1.保險企業之間價格戰的博弈
保險企業為了爭奪用戶展開了劇烈競爭,這個競爭的過程也是博弈的過程,保險企業實際上是處于一種“囚徒困境”之中。他們不能互相串通,更難相互信任。因此,最終選擇的結果往往是保險企業都會競相降價。我國機動車輛保險在保險費率放開以后惡性價格競爭的道理即源于此。各保險企業都知道合謀的結果很吸引人,但他們都擔心如果自己心軟,它的競爭對手可能毫不留情地搶走了自己的客戶。因此,降價似乎是一種合理的選擇。
納什均衡表明,從利己目的出發,結果損人不利己,既不利己也不利他,各保險公司追求利己行為而導致的最終結局也是一個納什均衡,是對所有保險公司都不利的結局,這對保險行業的健康發展是極為不利的。從納什均衡中我們還可以悟出一條真理:合作是有利的“利己策略”,但它必須符合以下黃金律:按照你愿意別人對你的方式來對別人,但只有他們也按同樣方式行事才行。也就是古人所說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但前提是人所不欲勿施與我。是不是“囚徒困境”注定各保險公司必須采取削價競爭的策略和導致降低利潤呢?未必如此,究竟如何?這取決于保險行業協會及相關的監管部門的政策導向及保險公司的競爭理念。由于價格大戰的結果必然導致保險公司利潤邊際的減少和償付能力的降低,保險監管部門可以通過制定相應的價格上限以及規定保險公司償付能力的下限限制這種無序競爭,維護正常的市場秩序。保險公司的競爭優勢來自多個方面,包括了成本優勢、品質優勢、服務水平優勢等,保險公司只有練好內功,不斷地提高管理水平,降低經營成本,不斷開發滿足客戶需要的保險商品,增強服務意識,提高服務質量,配之以合適的價格策略,才能贏得市場。
2.保險公司與保險商品消費者之間的博弈
保險定價的過程也是保險公司與保險商品消費者之間的博弈過程.從保險公司的利己目標出發, 由于違約期權價值與公司價值成正比關系,保險公司為了追求公司價值最大化,愿意承擔大的違約風險。而顧客的支付意愿與保險公司的違約風險成反比,即保險公司的違約風險越大,顧客愿意支付的價格就越低,公司的價值就越低。因此,一個明智的保險商品價格制定者,在確定價格策略時必須綜合權衡承擔大的風險而給公司帶來的價值和因違約風險而降低價格從而減少公司價值的凈的結果。
Neumann等在1944年的論著《博弈論與經濟行為》中指出,人們之間的決策與行為將形成互相影響的關系,一個經濟主體在決策時必須考慮到對方的反應。消費者決定保險商品價格的因素是多重的,包括了他們的保險意識和保險消費水平,保險標的的風險因素,保險公司資金實力,服務質量,經營管理水平,支付保險中介人的傭金水平。保險公司在決定保險商品的價格時必須綜合考慮這些因素,根據本企業在市場的競爭地位,確定最有利于企業生存發展的最合適的價格策略。
在保險企業與消費者之間定價博弈的過程中,由于有些消費者存在道德危險,保險公司往往會提高保險費率,而保險費率的提高又可能導致誠實投保人退出保險市場,有欺詐動機的人進行保險詐騙。因此,提高保險費率未必是保險公司的最佳選擇,建立有效的誠信機制,提高保險欺詐成本,加強保險欺詐的監測力度,提高保險欺詐發現率才是解決問題的有效途徑。類似地,當在保險交易過程中存在信息不對稱的情況時,逆選擇就會產生。建立在平均風險基礎上的費率,會使低于平均風險水平的投保人不愿意投保,而高于平均風險水平的投保人更積極投保,最終導致投保人的風險水平高于平均水平。而保險公司提高費率水平無助于問題的解決,因為保費增加只能使更多的風險水平較低的投保人認為保單無吸引力而不愿意投保,進而使投保人的風險水平更高。采取強制性保險是解決這一問題的有效方法。
總之,保險定價過程是一個多方博弈的過程,保險商品最終保險價格的確定,取決于多方博弈的結果,還取決于多種因素的綜合權衡,合理定價是科學與藝術的結合,需要我們應用博弈理論、行為科學、心理學、市場學,掌握價格變化的客觀規律,知己知彼,理解納什均衡揭示的一條真理,合作是有利的“利己策略”,從理性出發,不盲目降價,不一意孤行,不做損人不利己的事情,以促進整個行業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王建輝:從博弈論的角度看評估機構的質量控制.中國資產評估,2003,No.6
[2]陸瑩彭丹:被保險人道德風險的保險定價分析.改革與戰略,2004,No.10
[3]劉喜華金加林:保險欺詐博弈與基于最優博弈戰略的保險契約.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 2004,No.2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