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此文試圖以經濟學的視點,從高校體育院(系)和體育設備供應商的角度分析體育設備供應鏈中存在的委托代理問題。結合體育設備采購供應鏈中的實際問題,提出了采購體育設備對設備供應商的激勵機制方案,并對供應鏈中體育設備供應商提出了一些可行性建議。
[關鍵詞] 經濟學 體育設備 供應商 委托代理
一、引言
委托代理問題是由當事雙方的信息不對稱引起的。所謂信息不對稱,是指一方擁有另一方所沒有的信息,擁有信息的一方稱為代理方(Agent),缺乏信息的一方稱為委托方(Principal)。委托代理問題在經濟生活中普遍存在,只要當事各方在擁有的信息上具有不對等性即存在著委托代理問題。高校體育院(系)采購體育設備同樣也存在委托代理問題,在此,我們把體育設備作為一種特殊的商品來考慮。
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以及Internet技術的發(fā)展,高校體育院(系)的專業(yè)性工作不再是某一個高校體育院(系)單獨操作,而是逐步由局部過渡到整體共建、共知、共享信息資源。隨著市場經濟的發(fā)展和社會分工不斷細化,一些公司、機構已開始從事與體育產業(yè)業(yè)務相關的服務。這將促進高校體育院(系)資源的合理配置,有助于高校體育院(系)重點專業(yè)和課程的發(fā)展。
二、高校體育院(系)與體育設備供應商間委托代理關系的特點
根據供應鏈管理的概念,在供應鏈中,位于上游的提供產品的機構叫作供應商(Supplier),位于下游的購買產品的機構叫做采購商(Purchaser)。
高校體育院(系)和體育設備供應商間由于占有的信息不對稱,也存在著委托代理問題。各方均以最終用戶的滿意為目標。但是與縱向一體化不同,供應鏈上的各方都是獨立的法人實體,都以利潤最大化為目標向投資者負責。供應鏈上各方有自己獨立的經濟利益,為了獲得更有利的競爭地位,其行為也可能會損害它方的利益。
1.持久穩(wěn)定的“合作”關系。高校體育院(系)與體育設備代理商間的合作強調建立一種持久穩(wěn)定的關系,維持長期的合作關系所帶來的收益的貼現值會遠遠大于短期利益。 “供應鏈管理”理論的本質強調處于供應鏈上的各方的合作,高校體育院(系)應集中資源發(fā)展其核心專業(yè)和重點實驗室的競爭力。
供應鏈的思想與傳統(tǒng)模式的根本不同之處在于,高校體育院(系)和體育設備供應商都為實現最終讀者滿意的目標而進行協同合作的,不是像過去那樣僅僅考慮本方的利益。傳統(tǒng)上,由于采購高校體育院(系)和體育設備供應商都追求各自最佳的目標利益,相互之間存在著大量的矛盾沖突。任何一方對另一方都缺乏絕對的信任,能夠實現合作各方的“共贏”,通過信息共享能夠大大加速新書上架的周期。
要建立穩(wěn)定可靠的合作關系,不僅要找到各方利益的共同點,而且要進一步擴大共同的利益基礎。對于那些很難解決的嚴重沖突,應以最終采購高校體育院(系)的需求與期望為出發(fā)點重新思考。畢竟,客戶的目標與利益是第一位的,只有客戶的成功,才能促進戰(zhàn)略協作關系的完善與發(fā)展。
2.高校體育院(系)與體育設備供應商間的委托代理是多任務委托代理關系。傳統(tǒng)高校體育院(系)的采購策略是展開以價格為基礎的競爭,通過價格競爭來獲得最低價格的產品。然而隨著高校體育院(系)供應競爭的劇烈、讀者需求個性化、技術創(chuàng)新加快,采購高校體育院(系)對體育設備質量、服務、交貨期的要求越來越高,不可能單憑價格來選擇供應商。
同樣,體育設備供應商不僅僅是提供折扣低的體育設備,而且還要在技術創(chuàng)新、質量改進、縮短體育設備到館期、提供多種加值服務等方面做出響應。體育設備供應商在采取行動時可能會產生降低成本與質量改進、提高服務間的沖突等等。因此,在有限的經濟資源和時間資源約束下,體育設備供應商需要在多目標間作出權衡。
3.實現功能及流程的整合。體育設備供應商和采購高校體育院(系)在很多方面的工作是相同的,為了提高整個體育設備供應鏈的工作效率,加快體育設備從供應商送達高校體育院(系)的物流速度,應該減少重復或不必要的工作重復,改善跨功能、全過程的溝通與信息分享。
體育設備供應鏈上的兩個個體,應該把整個體育設備供應鏈上的所有功能活動視為一整體流程,實現部分功能的整合,以最小的投入取得最大的效益。
4.信息共享。信息交互與信息共享是保證體育設備供應鏈高效運行的前提,有效的體育設備供應鏈物流管理需要準確的、實時的需求信息、供應信息。只有做到信息共享,才能使信息得到充分利用,從而有效降低總成本,提高各方的服務水平。近年來,以互聯網為代表的網絡技術的發(fā)展,有力地促進了信息封閉向信息共享的轉變。有效的信息共享必須以雙方的相互信任為基礎。
三、體育設備采購方對體育設備供應商的激勵機制
一套強有力的體育設備供應鏈管理體系是保證采購體育設備采購方和體育設備供應商雙方均有盈利。采購高校體育院(系)為了鼓勵體育設備供應商,應該采取一些合理的機制,激勵體育設備供應商的行為。從理論上講,一個好的的激勵機制要具有激勵兼容(Incentive-Compatible)或者是自我強化(Self-Enforcing)特征,也就是說即使在沒有外在強制力的條件下,體育設備供應商也愿意自覺實施,因為它能夠符合體育設備供應商的利益最大化。高校體育院(系)對于體育設備供應商可以采用的激勵機制有:
1.供應合同的設計。供應合同是體育設備供應商和采購高校體育院(系)為進行交易而簽訂的明確雙方權利義務的書面協議,供應合同具有法律效力。通過合同條款的設計,以書面的形式規(guī)定了各自的責任、利益的分配、可能出現的意外情況及處理方式、風險的分擔等。
2.交貨時間。對高校體育院(系)而言,體育設備的時效性在高校體育院(系)的服務中應該是一個重要的內容,讓新書及時上架,供讀者閱覽是非常重要的。體育設備供應商必須在快速交貨和保證產品質量之間尋求平衡,如果不能按期交貨是對客戶忠誠度最大的打擊。這要求采購方高校體育院(系)向供應商提供更為精確的需求計劃。
3.對供應商的及時評估。當前,許多高校體育院(系)對體育設備供應商未能經常評估共表現,而且大多數高校體育院(系)在進行評估時仍沿用人工操作。高校體育院(系)采購人員一心寄希望于他們的供應商,即便后者的表現不盡如人意,還是愿意繼續(xù)保持與其建立起來的長期供求關系,因為,更換供應商往往會帶來更多的麻煩事兒。密切關注供應商的情況,就能做到許多問題防患于未然。評估標準的制定就顯得特別的重要。
4.建立統(tǒng)一的評估標準。高校體育院(系)與體育設備供應商之間應該制定統(tǒng)一的業(yè)績評判標準,以確保大家都在朝同一個目標努力。當高校體育院(系)把越來越多的采購項目分包出去并且越來越倚重于體育設備供應商時,需要有一套完善的管理系統(tǒng)來跟蹤與合作伙伴之間的聯系,并且促進雙方更加高效地溝通。
四、對體育設備供應商的建議
1.重視客戶服務。許多體育設備供應商在完善供應鏈管理的時候,把精力集中到了加強資本投入以及采購、物流和生產等上游流程上,卻忽視了客戶滿意度、需求模式的變化等下游流程。如今,客戶變得越來越挑剔,要想保持競爭優(yōu)勢就意味著必須讓客戶滿意,滿意率因此成了驅動供應鏈管理戰(zhàn)略的關鍵因素。有些公司表示,供應商的管理固然重要,但是能否了解客戶的需求并予以滿足,則更是關乎公司成敗與否的前提條件。
2.提供個性化需求服務。對于一個具體的高校體育院(系)而言,“讀者”就是上帝,每一個高校體育院(系)都有固定的讀者群、有其特色館藏,滿足一些具體讀者的需求。許多體育設備供應商都采取的是“延期”戰(zhàn)略,也就是等到客戶下單之后再行組織,沒有主動的向采購方提供針對性強的書目,使服務的周期延長,服務的主動性差。
3.擴展服務內容。由于需求的顧客化、多樣化,體育設備供應商不能靠單一的服務在市場上競爭。現在,很多高校體育院(系)由于發(fā)展核心業(yè)務的需要,多進行高校體育院(系)外業(yè)外包。在此發(fā)展現狀下,體育設備業(yè)供應商應該從最終體育設備上架、面對讀者的需求上考慮采購高校體育院(系)的需要,從整體利益出發(fā),提供多方位的綜合服務,包括:貼防盜磁條、打號、蓋章、提供編目數據等。
五、結束語
由于現代科學技術的發(fā)展,高校體育院(系)與體育設備供應商間委托代理問題不同于傳統(tǒng)模式下的委托代理。本文主要站在體育設備采購方的角度討論了體育設備采購方-體育設備供應商間委托代理中種種問題,并提出如何進行激勵機制設計,以期對高校體育院(系)業(yè)務外包問題有所貢獻。
參考文獻:
[1]蘇順虎:物流管理[EB].(2000-08-16).[2004-01-10].http://www.chinawuliu.com.cn/lw/index1.asp
[2]Daniel CannCasciato. Tepid Water for Everyone? : The Future OCLC, Catalogers, and Outsourcing.OCLC Systems and Services[EB].(1994,10-10)[2004-0-10].http://www.oclc.com
[3]馬士華:供應鏈管理[M].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0.26-41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