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過問卷調查,對山東省威海市兩所院校的近400名男、女大學生的體育消費意識、消費動機、消費水平與消費結構進行了調查、分析。結果顯示: 威海市高校學生體育消費在不同群體之間差異明顯,差異主要表現在家庭收入、性別、年齡(年級)、生源等多個方面。
[關鍵詞]大學生 體育消費 群體差異
一、體育消費觀念在不同群體之間差異
大學生體育消觀念作為啟動體育消費行為的觀念形態,表現為受各種內刺激所引起的體育消費欲望。體育消費觀念是通過對體育費的態度表現出來的。通過問卷調查得知,目前大學生對育消費的態度是積極的。有78.7%的大學生贊同體育消費認為“花錢買健康”很值得(見表1)。然而在贊同體育消費大學生中,男女生的比例有一定差異,男生贊同比例92.7%,女生僅為67.1%。
不同生源地學生對體育消費的認識也有差異,來自城市的大學生遠遠高于農村的學生。城市學生91.3%,農村學生62.8%,差異明顯。
男女差異
生源差異
二、體育消費目的在不同群體之間差異
1.男女生之間的體育消費目的差異。通過調查發現(見表2),男女高校大學生在體育消費動機上存在明顯的差異,男生的休閑娛樂動機水平,社交表現動機水平,明星效應動機水平高于女學生, 女生的身心健身動機水平則高于男生, 這種差異的主要是由于男女大學生的性格特征及生理特征的差異造成的,男生更多的是把體育消費作為休閑娛樂,擴大人際交往,鍛煉并顯示自己能力的一種手段;而女生樂意投資體育主要是為了使自己擁有良好的體形,這跟女性愛美的天性有關。但是從總體來看,男女大學生的體育消費動機都主要集中在身心健身動機,休閑娛樂動機,證明當前大學生體育消費已有明顯的動機,并不只是盲從。
表2
2.不同生源高校大學生體育消費動機的差異比較。調查統計顯示,來自城鎮的大學生的體育消費動機與來自農村的大學生體育消費動機具有非常顯著性差異,特別是休閑娛樂動機,明星效應動機。這主要是由于家庭生活水平,體育消費環境等因素的差異造成的,大學生的經濟來源主要來源于家庭收入,來自城鎮的大學生家庭生活水平相對較高,能夠支付起在休閑娛樂、崇拜明星過程中相對較高的體育消費費用;而且城鎮的體育運動場地、體育健身器材相對較豐富完善,為城鎮大學生參加體育運動提供了良好的條件,這就造成了城鎮大學生的休閑娛樂動機水平!明星效應動機水平明顯高于來自農村的大學生。
3.不同年級大學生體育消費動機的差異比較。如表3我們可以看出不同年級大學生的體育消費動機水平也具有一定的差異,大一大二的學生注重體育消費的休閑娛樂、求職考試動機,而且明顯高于大三大四的學生,具有顯著性差異,而大三大四的學生側重于身心健康和社交動機,這主要是由于大一大二的學生社會支接觸少,閱歷淺,閑暇的時間多,沒有過多的壓力。他們大多是利用體育活動銷磨閑暇時間,豐富課余生活,而且,大一大二的學生還要求上體育課,為了應付其末的考試,他們也會積極地參加體育鍛煉,增加體育消費。而大三大四的學生學習生活的壓力逐漸增加,特別是面臨考研和找工作,而且逐漸意識到健康身體的重要性,因此大多數高年級學生能夠非常積極的參加體育運動,并且在運動的過程中比較重視體育鍛煉的效果,以此來保證良好的身體狀況,為考研和找工作提供良好的圣體資本,這就造成了大三大四學生的體育消費動機更注重身心健身和社交。
另外,伴隨著體育的商業化,體育明星以其出色的個人技術,頑強的拼搏精神和良好的形象,深深吸引了廣大的高校大學生。低年級高校大學生為了接觸自己喜歡的體育明星經常購買體育明星代言的體育產品,觀看自己喜歡的體育明星的比賽,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閱歷的豐富,高年級的大學生對事物有了更深的認識,不再像追星族那樣盲目的愛屋及烏。因此低年級大學生明星效應動機水平較高,而高年級大學生明星效應水平則較低,這就導致高校大學生體育消費的明星效應動機整體水平不高,得分較少。
表3
三、體育消費類型(結構)在不同群體之間差異
體育消費品劃分成四類實物類、健身類、觀賞類、信息類。實物類的體育消費主要包括運動服裝、運動器械等.表五顯示,男大學生在此項的消費金額占體育總消費的60.3%,有43.6%的女大學生選擇此項消費,男女學生表現出較大的差異.可以看出男生愿意購買體育服裝和體育用品進行體育鍛煉,而女生愿意在此項投資的相對較矮較少.
健身類體育消費主要指大學生參加各種體育俱樂部、培訓班等各種體育實踐活動所支付的費用.表四示,此項消費男大學生占體育總消費的20%,而女大學生為51.3%,男女生差異顯著.這可能由于男女心理和生理的原因決定的,女生較男生更注重體型健美的鍛煉。
觀賞類體育消費觀看體育比賽、表演等而購門票的費用。調查中發現,男女生在此項的消費所占的比例都很小.原因:一是威海市的大型體育賽事很少,沒有消費市場;二是門票費用較高,一般同學承擔不起。
信息類體育消費主要指大學生購買體育書刊、報紙雜志、音像制品等。在調查中發現,男女生在此項的消費都偏低,但男生明顯高于女生.主要是由于男生之間談論的話題大多是體育,所以,很多男生都急切知道最新的體育大事,而女生不然。
四、體育消費水平在不同群體之間差異
1.年消費水平的不同對體育消費水平的影響。從表4中可以得到收入與體育消費稅平存在著相關關系:體育消費水平隨著年總消費水平的上升而上升,所以說總消費水平是制約體育消費的水平的一大原因。
表4
2.男女生之間體育消費水平差異。大學生體育消費水平的性別差異顯著,男生的體育消費水平高于女生. 總體上是男生高于女生,這些都與男女生在心理與生理上的差別有關。男生好動,而女生偏于靜。
五、結論與建議
1.部分大學生體育消費動機不明確,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因此,應正確引導大學生的體育消費意識、調整消費結構、培養大學生良好的體育消費習慣,使其合理利用有限的體育消費資金。
2.女大學生體育消費水平明顯低于男生,在一定程度上說明女生的體育教育情況不如男生,其中有傳統觀念在作崇,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大學女生體育教育存在的問題。因此,有必要加強對女生體育教學和體育活動,充分調動女生參加體育鍛煉的積極性,激發女生體育活動潛能。
3.隨著年級的升高, 大學生的消費傾向也逐漸趨向穩定和成熟,低年級大學生的體育消費結構及目的不合理,存在盲目性, 所以應多進行正確引導,并多提供體育消費方面的知識。
4.農村大學生的體育消費結構不均衡, 這主要是受原生活地消費習慣的影響。因此,應充分重視農村家庭學生的體育消費意識及動機,提高他們體育消費支出的回報率,使農村大學生的體育消費結構趨于合理化。
5.大力宣傳體育消費的社會與經濟效益,促進大學生的體育消費水平,還應組織大學生觀看體育賽事, 來培養體育消費意識。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