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企業的發展關系著消費者的利益,關系著企業員工和投資者的利益,關系著社會的利益,科學的管理對小企業的生存與發展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而如何更有效的管理,如何更深入的落實全員管理,要從盡快引進先進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并把它們內化到全體員工的認識系統中入手。思想與方法的接受是個學習的過程。我們要創建學習型企業,而針對員工們的學習,建構主義教育理論在小企業中的應用值得探討。
[關鍵詞]中小企業發展 管理 建構主義
小企業的發展關系著消費者的利益,關系著企業員工和投資者的利益,關系著社會的利益,所以小企業的生存和發展應該引起全社會的關注。影響小企業發展的因素很多,企業管理是重要因素之一。所以小企業的領頭羊要明晰這個道理,并在工作中不失時機傳輸給下級和普通員工,從而使員工思想統一。
有的小企業管理者認為應把有關規章制度、道德規范、行為準則、工作程序告知員工,并通過嚴格的控制手段來加以落實,管理者應當掌握和應用執行,被管理者應當了解、配合與參與,從而達到全員管理、全員配合管理,結果許多情況下是事半功倍。
要追求建立學習型企業,員工認識的統一也是一個全員學習的過程,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為我們指出新的工作思路,而小型企業組織的特點為管理者像對待一個班級一樣施展建構主義教育理論用于管理成為可能。基于這種建構主義理論,我們的管理者不應該讓員工從學習規章制度、行為準則、工作內容開始,而是從如何創設有利于員工意義建構的情境開始,不論是員工的獨立探索、協作學習還是接受培訓,學習過程中的一切活動都要從屬于這一中心,都要有利于完成和深化對所學知識的意義建構。在學習過程中幫助員工建構意義就是要幫助員工對當前學習內容所反映的事物的性質、規律,以及該事物與其他事物之間的內在聯系達到較深刻的理解。如果能構建這種聯系,那么規章制度、道德規范、行為準則、工作程序的學習、認可與內化則是順其自然的。所以管理者不應是這些規定的灌輸者,要成為員工建構意義的幫助者,管理者要從以下幾個面發揮指導作用:
第一,充分考慮員工是“復雜人”的特點,多角度激發員工的工作“學習”興趣,幫助其形成工作“學習”動機。
第二,通過傳遞與溝通提示規章制度、行為準則、工作程序,以及他人的工作內容乃至整個管理體系與工作目標之間的內在聯系的線索,幫助員工建構當前所學工作知識的意義。應遵循以下原則:
一、強調以員工為中心
明確“以員工為中心”,這一點對于管理設計有至關重要的指導意義,因為從“以員工為中心”出發還是從“以管理者為中心”出發將得出兩種全然不同的設計結果。至于如何體現以員工為中心,根據建構主義理論我們認為可以從三個方面努力:
1.要在工作學習過程中充分發揮員工的主動性,要能體現出員工的首創精神。
2.要讓員工有多種機會在不同的情境下去應用他們所學的知識(將知識“外化”)。
3.要讓員工能根據自身行動的反饋信息來形成對客觀事物的認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案(實現自我反饋)。
以上三點,即發揮首創精神、將知識外化和實現自我反饋可以說是體現以員工為中心的三個要素。
二、強調“情境”對意義建構的重要作用
建構主義認為,學習總是與一定的社會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聯系的,在實際情境下進行學習,可以使學習者能利用自己原有認知結構中的有關經驗去同化和索引當前學習到的新知識,從而賦予新知識以某種意義。總之,通過“同化”與“順應”才能達到對新知識意義的建構。
三、強調“協作學習”對意義建構的關鍵作用
根據建構主義理論,員工與周圍環境的交互作用,對于工作要求內容學習的理解(即對知識意義的建構)起著關鍵性的作用。這是建構主義的核心概念之一。員工在管理者的組織和引導下一起討論和交流,共同建立起工作學習群體并成為其中的一員。
四、強調對學習環境的設計
建構主義認為,學習環境是學習者可以在其中進行自由探索和自主學習的場所。在此環境中員工可以利用各種工具和信息資源來達到自己的學習目標。在這一過程中員工不僅能得到管理者的幫助與支持,而且員工之間也可以相互協作和支持。
五、強調利用各種信息資源來支持“學”
為了支持員工的主動探索和完成意義建構,在工作學習過程中要為員工提供各種信息資源。對于信息資源應如何獲取、從哪里獲取,以及如何有效地加以利用等問題,則成為主動探索過程中迫切需要管理者提供幫助的內容。
六、強調學習過程的最終目的是完成意義建構
根據建構主義理論,由于強調員工是認知主體、是意義的主動建構者,所以是把員工對工作知識的意義建構作為整個學習過程的最終目的。這個原則是比較復雜的,就企業個體而言要經歷認識、實踐、再認識、再實踐的過程,但總會有相對穩定科學的認識,這時就要及時鞏固、推廣。
也許建構主義給予員工過多的自由,可能會削弱部分相關利益者的利益,但是長遠來看,面對大企業的威脅,以及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小企業應該認清形勢,豐富企業的價值取向,盡快引進最先進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練好內功,抓住市場機會,快速反應,盡快發展壯大,找準方向,辦出特色,形成自己獨特的具有較強持久競爭力的管理模式,從而在市場競爭中爭得一席之地。
參考文獻:
何克抗:北京師范大學現代教育技術研究所.《電化教育研究》,1997第3、4期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