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通過對無形資產基本內容和我國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情況的論述,引申出對我國上市公司無形資產信息披露具體情況的調查、分析,并提出相應的改進建議。
[關鍵詞]無形資產 信息披露 資產評估
筆者通過對上市公司對無形資產的披露情況的調查,對我國上市公司中我國資產的披露情況及其現狀進行分析,提高我國上市公司無形資產的質量。
一、上市公司無形資產信息披露
根據我國現行法規的規定,我國公開發行股票的公司必須全部掛牌上市。目前,我國上市公司已有1,000多家。其無形資產披露對于反映企業的無形資產信息非常必要。無形資產準則規定,企業應當按照無形資產的類別在附注中披露與無形資產有關的下列信息:1.無形資產的期初和期末賬面余額、累積攤銷額及減值準備累金額。2.使用壽命有限的無形資產,其使用壽命的估計情況;使用壽命不確定的無形資產,其使用壽命不確定的判斷依據。3.無形資產的攤銷方法。4.用于擔保的無形資產賬面價、當期攤銷額等情況。5.計入當期損益和確認為無形資產的研究開發支出金額。
二、我國上市公司無形資產披露情況的調查分析
樣本選擇與數據來源。我們選擇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的信息類和電子類上市公司為研究對象,重點考察上市公司對無形資產數量、構成的披露情況。所需要的會計數據源自各上市公司在中國證券管理委員會指定信息披露的報刊上公布的年度報告。
表1在公司年報中披露無形資產具體構成的公司數量統計
從表1可以看出,本文選取的信息類與電子類上市公司有無形資產的上市公司占總數的比例都在90%左右,這說明無形資產已經在上市公司的資產中有一定份額,企業對無形資產的重視程度在提高,并趨于穩定?!芭稛o形資產構成的公司比率”連續四年均為100%,這是由于上市公司在財務報表中對企業無形資產數量進行披露,相應的在報表附注中都對其無形資產的構成進行詳細的說明。
總的看無形資產披露的變化情況,我們可以看出上市公司對無形資產的披露已經趨于普遍化,并且價值量較大在一定程度上趨于穩定。從無形資產占資產總值的比例來看,無形資產在資產總值中只占有很小的比例,這說明無形資產在企業中還遠未實現規模,并沒有真正成為企業的重要財富。
表2上市公司無形資產與利潤分析比較表
表2說明了上市公司無形資產的購置與創造的源動力是什么、是什么因素制約著上市公司無形資產的增減變化、無形資產變化與企業生產經營利潤之間的相互作用如何。我們選取了體現企業主要經營成果的營業利潤和利潤總額為研究對象,通過比較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出,三年內無形資產的變動趨勢是與營業利潤和利潤總額的變動趨勢是相一致的,并且這種一致性是十分明顯和規律的。無形資產的增加相應帶動了企業利潤的增加,企業利潤的增加相應的會增加企業無形資產的投入,這兩者是相輔相成的,是兩個互相作用的因素。上市公司應充分發揮兩者的作用,并緊密兩者的關系,才能使企業無形資產與經營效益之間產生良性循環,從而為企業的生存和發展提供更為有利的內部環境。
三、我國上市公司無形資產披露情況分析
通過上述的數據調查,可以發現目前我國上市公司無形資產披露具有以下特征:
1.法定披露特征明顯,自愿披露不足。我國會計及金融界通過近些年的研究與實踐,對我國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現狀有了一個比較全面的認識與了解,并提出了相應的改進意見和方案。作為我國上市公司監管機構的證監會,已經對我國上市公司擁有的無形資產的信息披露提出了比較嚴格的要求。
由于上市公司對于其無形資產的披露是一個被迫的要求,所以上市公司在對其無形資產進行披露的過程中表現的較為隨意,通常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1)大部分上市公司都對其無形資產進行披露,但披露內容相對集中單一,缺乏多樣性。(2)對無形資產披露的內容只局限于《企業會計準則——無形資產》中關于無形資產披露的具體內容要求,對于無形資產的其他詳細信息并沒有進行詳細的說明。這就是上市公司的無形資產信息披露較為呆板、機械的原因。
2.整體規模較低,總量有待提高。在我們選取的統計區間內,樣本無形資產總值合計為30億元左右,占資產總值合計的比例僅為2.5%左右,說明目前我國企業的無形資產總量是在不斷增長的,但與其他形式資產的增長速度相比還存在著明顯差距,這是與知識經濟的時代特征相悖的。以美國為例,很多企業目前無形資產占資產總值的比例達到了50%~60%,無形資產已經成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的主要體現。我國企業目前存在無形資產比例較小的情況,由此表明我國上市公司無形資產整體規模較低,由于規模的限制,使無形資產的作用發揮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并沒有形成規模效益。
3.無形資產評估、認定機制不完善。企業擁有的無形資產的評估、認定是根據特定的標準和程序,通過科學的方法,以貨幣作為統一的計量單位,對無形資產的價值作出合理、正確的綜合評價和估計。在對我國上市公司的無形資產信息披露的調查過程中發現,我國很大一部分上市公司對其無形資產的披露數量相對較少,對這一問題究其根源,無形資產的評估與認定機制的不完善是一個十分重要的方面。
目前,限制我國企業無形資產的評估認定與國際接軌的主要障礙是會計人員的素質不高和中介機構的公共信譽力不強。這就使財政部在制定《企業會計準則—無形資產》等相關政策方面,充分體現了穩健性原則。隨著廣大財會人員的職業判斷能力和業務管理能力的不斷提高,隨著會計事務所等中介機構信譽的恢復與鞏固,無形資產的價值確認和計量將逐漸趨于公平、合理,這必將在提升企業管理水平和提高企業的國際競爭力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
參考文獻:
[1]中國財政部:《企業會計準則——無形資產》,2007年1月1日施行
[2]竺素娥等:《新編財務管理學》,立信會計出版社,2002年版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