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通過對我校女生體育消費的調查分析,認為女大學生具有較強的健身意識和體育消費觀念,但消費總體水平較低;女生的實物消費水平明顯高于勞務消費水平,與男生的勞務消費水平無明顯差別,但在體育消費動機和體育實踐方面存在明顯差異。
[關鍵詞]高校女生 體育消費 體育鍛煉 消費動機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大學生的體育觀念也發生了新的變化,體育消費作為一種時尚正逐步被大學生所接受,我們對我院學生體育消費及參加課外體育活動等相關因素進行了調查,以引導他們健康消費、科學鍛煉,全面發展體育能力,樹立健康第一的思想意識。
一、研究的對象與方法
1.研究的對象
我院本科在校學生03級、04級、05級,各年級男女生各300人,共計1800人。
2.采用問卷調查法和數理統計方法
通過查閱有關文獻資料,依據有關學科的理論及方法初擬調查問卷,在調查前均進行了信度和效度檢驗;對收回的問卷進行數理統計和比較分析研究。共發調查問卷1800 份,因事前做了明確要求所以問卷全部收回。
二、結果與分析
1.學生對體育消費觀念的認識
絕大多數學生對體育消費的認識都持正面態度,他們認為要保持身體健康,適度的體育消費與投入是非常有必要的,占調查總人數的71.6%,而女生占其中的26.5% 。在調查的對象中有32.5%的學生認為體育消費是現代生活的體現,61.2%的學生保持低調,持反對態度的所占比例為6.3%,其中女生占3.3%。63.4%的學生認為體育消費應該根據家庭狀況、學校的環境和所在地的經濟水平不能盲目投入與攀比,這說明大學生對體育消費認識的態度與觀念基本得到了認可。
2.體育消費的構成
女大學生體育消費構成與男生具有不同的特點(見表1)。
3.體育消費的動機與課外體育活動的內容以及次數與時間
大學生體育消費的各種動機見表2,支配大學生體育消費的動機主要為增強體質,豐富自己的業余生活,說明學生對體育鍛煉有較明確目的, 消費動機是健康、積極的。但由表2可見,大學生主動獲得知識的消費相對比較少,尤其是女生,這必然影響體育鍛煉的效果。
從調查中還了解到,女生課外活動選擇大多是對抗性不太劇烈的體育項目如羽毛球、乒乓球等,其運動強度相對小而又能自主控制的項目。
4.健康標準測試的結果
從實施新的《大學生健康標準》測試的結果看,03級、04級和05級達到良好及以上標準的各年級男、女生占調查人數的比例分別為66.5%、59%;68.95%、64.67%和61.32%、49.87%。三個年級的女生達良好及以上人數均低于男生,表現顯著的是在肺活量和臺階試驗兩個項目上普遍偏低,這表明女生在有氧耐力鍛煉方面還應進一步加強。
三、對策
1.加強對大學生進行健康教育,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體育消費觀念
體育活動作為一種增進健康、消除疲勞、愉悅身心的獨特有效的方法,已越來越被大學生所接受,作為具有較高文化水準和文化修養的現代大學生,他們盡管已具有較強的健身意識,也懂得“花錢買健康”的道理,但由于其正處在思想傾向、志趣愛好等還不完全穩定,行動易受感情支配的階段,其行為與意識存在較大的不一致性。因此,通過媒體的宣傳和輿論導向,學校應加大力度對學生進行健康教育,使學生充分認識到體育健身的重要性,使大學生樹立科學、健康的體育消費觀。
2.加強高校內有償體育活動場所的建設,進一步帶動學生的體育消費
調查表明,大部分學生的勞務型體育消費是在校園內進行的,并且有68.6%的學生贊成校內適當的有償體育活動。但調查研究也發現,場地設施的缺乏是影響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首要因素。為此,一方面學校應加大體育經費的投入,改善學校的健身環境,另一方面可結合全民健身運動,以高校體育場館為依托,辦成全民健身活動基地,以獲得體育主管部門更多體育事業發展資金的資助,支持學校體育場館的設備更新。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大學生體育活動的經濟行為是不可避免的,學校可以用月卡或健身登記卡、俱樂部會員卡的形式適當收費,保證使學生花少量的錢,玩得既開心又滿意,從而引導和帶動大學生的體育消費,以創造更大的社會效益。
3.加快高校體育課程的改革,使高校體育課同學生的體育消費有機地結合起來
我們知道,光靠每周兩個學時的體育課是遠遠達不到健身效果的,重要的是學生應具有較強的健身意識,養成課外經常鍛煉的良好習慣。《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體育與健康課程教學指導綱要》中明確將學生課余運動參與的態度、自我鍛煉的能力納入到成績評定中去。隨著體育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目前國內已有不少高校開展了“俱樂部型”的體育教學模式,這種體育教學模式,對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拓寬體育課堂的時間和空間,使課堂教學和課外活動互補,同時對發展學生的體育消費起著重要的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何敏學等:大學生體育消費現狀及其影響因素,體育學刊,第11卷第3期
[2]左新榮等:大學生體育意識與體育消費結構的研究,成都體育學院學報,第27卷
[3]梅鳳喜邊永強周華:談談體育事業的經濟功能.商場現代化,06,(26)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