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前我國正在大力發展循環經濟,而企業是循環經濟發展的主體,對循環經濟的發展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然而從發達國家循環經濟理論與實踐發展來看,我國循環經濟相關理論與實踐的發展仍然有很大差距。本文通過對如何增強企業參與循環經濟發展的內在動力展開研究,旨在促進我國企業積極參與循環經濟,加快我國循環經濟的發展進程。
[關鍵詞] 企業循環經濟內在動力
循環經濟是一種以資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環利用為核心,以“減量化、再使用、再循環”為原則,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續發展理論的經濟增長模式。通過對循環經濟理論起源和發展、以及循環經濟發展的四種模式研究,作者在《發達國家企業參與循環經濟的動力研究》一文中分析了發達國家企業參與循環經濟的內在動力和外在動力。結論是企業參與循環經濟直接的內在動力仍然是從中獲利,并通過對循環經濟“3R”原則的展開分析,進一步證明了參與循環經濟確實可以為企業帶來收益,企業存在參與循環經濟的內在動力。
一、現階段企業發展與參與循環經濟之間的矛盾
循環經濟發展的基礎存在于微觀經濟活動中,循環經濟發展的主體是企業,無論采用何種社會發展形式,企業本身沒有太大的差別,因此,對于處在發展中國家的中國來講,其企業在參與循環經濟的過程中直接的內在動力也是從中獲利,并且也確實存在參與循環經濟的內在動力。但為什么中國企業在循環經濟發展過程中參與率低、為循環經濟發展做出的努力較少?主要是因為在我國當前的社會經濟環境中,企業發展與參與循環經濟之間還存在著一定的矛盾。這些矛盾最突出表現在企業最終發展目標、循環經濟的經濟效益以及資源節約之間的矛盾。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最終發展目標是追求經濟效益最大化,因此企業在參與循環經濟建設的過程中必然把重點放在提高生產效益和利潤率上,而循環經濟的經濟效益則更多體現在資源的減量化、再使用和再循環所帶來的直接經濟效益,企業在生產過程中是否能夠實現資源的減量化、再使用和再循環,則更多的取決于企業的規模,當企業的規模大了,實力強了,可以調配的資金多了,企業會考慮通過參與循環經濟更好的實現企業最終目標。而規模較小的企業則通常不會考慮參與循環經濟,原因在于參與之后,經濟效益可能沒有提高,企業甚至無法將投入的資金收回,所以在現有條件下小企業通常不會積極主動的參與循環經濟。當然,在政府做出各種傾斜政策,推進循環經濟盡快發展之后,小企業也會參與到循環經濟發展過程中,因為它們可以從循環經濟發展中獲得直接的經濟效益。
二、如何增強企業參與循環經濟的內在動力
企業參與循環經濟的動力分為內在動力和外在動力,內在動力是企業參與循環經濟的最直接的動力,當通過循環經濟的參與能夠實現企業的最終目標時,企業會積極參與;但是當企業認為參與循環經濟對企業現階段的發展沒有直接貢獻或者貢獻較少時,它們會選擇暫時放棄循環經濟的參與。這就需要企業外在的動力發揮作用,推動企業參與循環經濟。
現階段我國企業還缺乏參與循環經濟的內在動力,盡管有些企業確實知道參與循環經濟將會為其帶來一定的經濟效益,但由于各種原因它們沒有積極參與;還有很多企業可能根本不知道參與循環經濟的發展最終會獲益,因此需要對增強企業參與循環經濟的內在動力展開研究。
企業能否真正參與循環經濟并發揮循環經濟主體作用,將對發展循環經濟的國家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增強企業參與循環經濟的內在動力是促使企業真正參與循環經濟并且發揮循環經濟主體作用的關鍵。究竟應該如何增強企業參與循環經濟的內在動力,主要應該從以下兩個方面著手。
1.增強企業領導者參與循環經濟的意識
領導具有戰略性和較強的綜合性,在企業中起著重要的指揮、協調和激勵作用。企業是否能夠積極參與循環經濟、促進循環經濟發展,從本質上來說是企業領導者最終做出的決策。因此,增強企業參與循環經濟的內在動力實際上應該從增強企業領導者參與循環經濟的意識入手。只有企業領導者意識到循環經濟的重要性,企業才能真正地從上到下、從管理者到員工都積極地參與其中。
目前,我國的循環經濟發展還處于起始階段,很多企業并沒有真正地了解參與循環經濟最終會給企業帶來怎樣的利益,還有些企業家根本不了解循環經濟的真正涵義。因此,首先,需要加大媒體的宣傳力度,借助電視、廣播、報紙等多種傳媒渠道,通過輿論、宣傳、教育等形式,讓企業決策者充分認識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對個人和社會的危害、對可持續發展的嚴重制約。同時,了解循環經濟的原理和理念,這樣容易把新的認識轉化為自覺行動。
其次,在一些大城市開展有一定影響的學術會議,通過專家、學者們對各專項課題的研討,結合各地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對我國現階段循環經濟的發展進行研究,為企業參與循環經濟提供可借鑒理論和經驗。
第三,組織一些專家定期到邊遠地區或信息不發達地區進行專題講座,加強當地人們對循環經濟的理解和認識,尤其是一些農民企業家,他們的知識水平有限,能夠了解循環經濟的途徑不多。因此加大對他們的宣傳力度,會收到較好的效果,使他們在參與循環經濟的過程中捕捉到更多的發展機會。
通過上述這些方法可以提高“循環經濟”一詞及其相關內容在我國現階段出現的頻率,使絕大多數企業的領導者都能夠就循環經濟說出一些自己的觀點,增強企業領導者參與循環經濟的意識,為我國循環經濟的快速發展奠定基礎。
2.通過政府行為化解矛盾
企業的核心目標是追求利益的最大化,當某項經濟活動能給企業帶來切實的利益,如,降低成本、增加收益時,企業一定會投入相應的人、財、物力。問題是現在參與循環經濟并不能使企業直接獲得經濟利益,有實力且有遠見的企業會毅然選擇,而更多沒有實力或有實力沒有遠見的企業則缺乏參與循環經濟的內在動力。針對這樣的情況,要想增強企業參與循環經濟的內在動力就需要通過政府行為化解矛盾。
政府可以適當給予一些企業直接投資或資金補助、貸款貼息等支持,使那些有條件但缺少資金的企業參與到循環經濟發展中;可以通過成立一些專門機構幫助愿意參與循環經濟的企業逐步轉型,逐漸參與到循環經濟中;通過成立相應的工業園區,使區內各企業間產出的各種廢棄物要互為消化利用,實現園區內企業之間物質和能量的循環使用;通過項目招標,扶持企業進行循環經濟發展過程中的技術開發、科學研究;通過政府定價以及一些政府購買行為,對參與循環經濟的企業生產的產品適當提高銷售價格,使這些企業通過政府行為從參與循環經濟中獲益,進而提高其參與循環經濟的積極性。政府還可以對參與循環經濟過程中取得豐碩成果的企業給與一定的表彰,為其他企業樹立典范。通過這些措施,增強企業參與循環經濟的內在動力,使企業在發展循環經濟中的投資有所回報,形成新的競爭優勢,吸引更多的企業參與到循環經濟的建設中來。
盡管增強企業參與循環經濟內在動力的途徑不多,但增強企業參與循環經濟的內在動力卻是促使企業參與循環經濟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因此,如果企業和政府可以很好地在上述兩個方面作出努力,一定會使更多的企業盡快參與到循環經濟的發展中來,為我國循環經濟發展作出貢獻。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