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圖書館不應僅僅是一個文化教育的機構和場所,其在文化旅游發展的作用與意義越來越突出,應充分利用圖書館的文化特性,開發圖書館的文化旅游功能,推進文化旅游活動向縱深發展。
[關鍵詞] 圖書館文化旅游旅游資源風景名勝
隨著旅游的發展和人們對文化的日益追求,文化旅游作為一種全新的旅游消費觀越來越成為當今旅游的時尚。所謂文化旅游是人們對異地或異質文化的求知和憧憬引發的,離開自己慣常的生活環境,觀察、感受、體驗異地或異質文化,滿足文化介入或參與需求沖動的過程。其核心是文化或異文化。圖書館因其文化的特性而與文化旅游有著必然的聯系:它不僅是一種重要的文化旅游資源,而且是深化文化旅游不可缺少的重要內容。將二者有機結合起來,不僅有利于推動文化旅游的發展,也是圖書館自身建設的需要。因此,應對圖書館在文化旅游中的作用予以充分重視,并采取積極措施促進文化旅游的向更深層次發展。
一、圖書館在文化旅游中的作用與意義
圖書館與文化旅游有著密切的關系,這一關系的基礎源于二者都具有的文化特性。圖書館和文化旅游其實質都是在以“文化產品”為讀者或旅游者提供服務,基于這一觀點,圖書館在文化旅游中的作用與意義至少包括以下幾點:
1.圖書館可以構成重要的文化旅游資源或文化旅游的環境要素
(1)文化旅游具有很強的環境依賴性,文化旅游環境直接影響文化旅游供給的成效。目的地的圖書館作為地方的文化中心和代表無疑是目的地文化(旅游)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單元,繼而成為文化旅游線路產品的背景要素,更好地襯托出文化旅游的意境,能夠滿足文化旅游者較寬的審美視野。
(2)一些著名的圖書館或因歷史悠久、藏書豐富,或因建筑特色、管理科學而成為當地名勝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吸引文化旅游者的重要資源和他們直接的文化旅游目標。如在《世界名勝詞典》里就收錄有凡爾賽市立圖書館、馬克思紀念圖書館、巴黎歌劇院圖書館等十幾個世界最著名的具有歷史文物價值的圖書館。在《中國名勝詞典》中也包括了王荊公書堂、天一閣、文津閣、文瀾閣、文溯閣、北京圖書館等著名公私圖書館。其中,天一閣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藏書樓,不僅收錄了中國古代文化典籍中大量的孤本、善本、珍本、抄本、稿本書,而且以其古樸典雅、設計精巧的園林式建筑吸引了大量的中外游客。北京圖書館(現國家圖書館)則是作為政治、經濟、文化等綜合發展的標志成為游客的重要目標的。
2.圖書館從多方面影響和推動著文化旅游的發展
(1)圖書館影響和促成了旅游者的文化旅游動機。文化旅游動機的形成受內外兩方面因素的影響和制約,目的地的異質文化及其景觀配套是其中的外在因素,內因則主要源自旅游者日常生活中對文化和旅游知識的積累。圖書館是人類文化和知識的寶庫,它所匯集的知識和信息為旅游者提供了大量的文化和旅游形象知識,也是旅游者在去目的地旅游之前了解目的地異質文化的主要途徑。有關目的地的名勝古跡、風光特色、民俗風情、風物特產,以至旅游須知、游覽線路及方案等旅游者都可以從中獲得。對目的地的文化與名勝了解越多,到目的地實際去旅游體驗的動機就越強烈。比如,讀魯迅小說時,想品嘗孔乙己吃過的咸亨酒店的茴香豆的情感沖動,可能導致一次“紹興文化之旅”;誦讀唐代詩人張繼的“楓橋夜泊”,為詩里的意境所打動,許多旅游者嘗試了一次“蘇州文化之旅”。
(2)圖書館有助于文化旅游開發經營水平的提高。首先,文化旅游景區的開發經營不同于普通的自然觀光景區,它需要經營者和從業人員具備較高的文化素質,能夠熟練而專業地向旅游者展示和傳播景區的歷史文化和風光風物。圖書館豐富的專業性文化旅游文獻可以幫助文化旅游經營者和從業人員學習和掌握必要的知識與技能,提高文化旅游的開發經營水平。其次,旅行社作為文化旅游線路的設計者和活動的組織者,也可以借助圖書館有關文化旅游的專業性文獻挖掘和提煉文化旅游吸引物的文化蘊含和主題、文化旅游設施的文化內涵與風格以及文化旅游服務與管理的文化指向,提供更能滿足文化旅游者需求的文化旅游產品。
而對于圖書館而言,文化旅游活動可以為其帶來一定的收入,彌補大部分圖書館經費的不足,同時,也有利于擴大圖書館的文化教育與傳播功能。
二、以圖書館推進文化旅游發展的對策
1.注重對知名圖書館的旅游開發
知名圖書館的功能決不應僅限于圖書、報刊的借閱服務,“知名”本身就意味著一種很強的吸引力,應充分挖掘其知名的要素,如歷史、建筑、藏書、規模、管理、與名人或重大事件的關系等,吸引文化旅游愛好者參觀、考察。這類圖書館往往在社會上具有足夠的影響力,可以作為主導產品來開發。比如前文提到的凡爾賽市立圖書館、馬克思紀念圖書館、天一閣、北京圖書館等均屬此類。
2.充分利用圖書館的文化旅游環境和背景要素功能
對于風景名勝所在地的圖書館,應盡可能將其納入當地的文化旅游產品的營銷體系中,利用這些圖書館的文化優勢,在產品的營銷宣傳中強化產品的文化內涵和市場形象,使其成為文化旅游產品的一個背景要素和襯托,或直接將其設計為文化旅游線路中的一個節點,成為產品的一部分,作為輔助型旅游產品來開發。
3.積極開發設計圖書館專項文化旅游
針對圖書館工作人員、圖書館學研究者或圖書館文化愛好者,可以將不同層次或類型的圖書館串聯起來,設計成為圖書館專項文化旅游,旅游者可以在愉快的旅游過程中學習圖書館管理和工作的經驗,了解圖書館文化,收集圖書館學研究所必須的素材。
4.在重要的風景名勝地設立旅游專業性圖書館或著名圖書館的分館
風景名勝吸引的游客眾多,游客的停留時間也較長,希望了解當地的信息也越多。在這類風景區設立旅游專業性圖書館或著名圖書館的分館,重點收藏當地歷史文化、民俗風物、社會經濟、名勝古跡及其它旅游專項文獻資料、雜志圖片、音像制品等,為游客提供資料借閱、旅游信息咨詢和電子查詢等服務,同時又能將優美的風景名勝與悠久的歷史文化融為一體,提高文化旅游的品位。如在杭州西湖就設有文瀾閣(浙江圖書館分館),旅游勝地廬山也建有一座規模較大的廬山圖書館。“欲識廬山真面目,不妨常讀廬山書。”毛主席曾三上廬山,主持召開中共八屆八中全會、中央工作會議和九屆二中全會。第一次上廬山,他就索看了廬山志書,這對了解廬山起了很大的作用。后又借調了廬山圖書館的《昭明文選》、《元人小令集》及古籍《廬山》、《水經注》等,并在會上多次引用。他在廬山利用圖書館藏書的佳話對提升廬山的旅游價值和文化品位無疑作用巨大。
5.充分利用客源集中地圖書館的信息傳播功能為文化旅游服務
在客源集中地圖書館設立旅游專業閱覽室,并以此為基地成立由圖書館、文化旅游愛好者、風景名勝區和旅行社參與的類似旅游沙龍的組織,不定期開展活動,加強各方交流與溝通,使其成為旅游企業市場調研、產品推介和游客獲取信息、主張意見的平臺。圖書館作為信息的中心,應利用自身的優勢及時了解旅游行業發展的信息需要,為旅游部門和企業提供最具時效的市場動態信息,為旅游決策提供參考。另外,還可以通過網站滾動發布旅游企業的產品和服務信息,在第一時間為讀者和游客提供文化旅游的全面而詳細的咨訊。
參考文獻:
[1]張國洪:中國文化旅游[M].南開大學出版社,2001年11月,P15-16
[3]新華社國際資料編輯組:世界名勝詞典[M].新華出版社,1986年
[4]文化部文物局:中國名勝詞典(第二版)[M].上海辭書出版社,1986年
[5]張秀君:文化旅游與圖書館的關系[J].情報資料工作,2005年刊,P163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