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從旅游業在中國的發展前景入手,結合旅游業作為云南支柱產業的基本現狀,選取云南省2000年~2005年的統計數據為樣本,運用計量經濟模型,通過實證分析證明旅游業總收入對云南省的經濟增長具有顯著影響,在此基礎上提出促進云南省旅游業發展的相關建議。
[關鍵詞]旅游業云南省經濟增長
旅游業是第三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推動世界經濟快速增長的重要產業。中國現代旅游業經過20多年的發展,如今已經成為亞洲旅游大國。旅游業的產業地位已經得到確立,全國很多省份都把旅游業作為促進地方經濟發展的重要產業。云南是在全國最早提出把旅游業作為支柱產業來發展的省份,經過二十多年的努力,資源得到了較為集中的開發和利用,產業規模不斷擴大,旅游業對云南省的經濟也做出了相當的貢獻,全省旅游業完成增加值占全省GDP的比重從1997年的3.2%上升到2004年的5.9%。同時,作為中國連接東南亞、南亞的大通道,云南在國內出境游和國際入境游方面還有很大的發展潛力,因而,旅游產業在云南省的國民經濟中的地位不可忽視。本文通過實證分析旅游業對云南省經濟增長的作用,在此基礎上為云南省旅游業的發展提出一些建議。
一、云南省旅游業的基本現狀
云南省自1995年把旅游業作為支柱產業以來,經過20多年的發展,產業規模不斷擴大,產業體系已經基本形成,產業地位日漸鞏固,現在逐步開始由資源驅動的原始資本積累階段向資本運作驅動的階段轉變,由單一推進型向區域聯合推進型轉變,旅游業已經成為支撐云南經濟發展的新亮點,在全省國民經濟中的作用日益明顯。總的來說,云南省旅游業的發展現狀基本如下:
1.旅游業各項指標保持高速增長。旅游總收入從2000年的211.4億元增長到2005年的430.14億元,其中旅游外匯收入從3.39億美元增加到5.28億美元,國內旅游收入從183 億元增加到386億元;接待游客數量從2000年的3941萬人次增長到2005年的7011萬人次,其中海外游客從100萬人次增加到150萬人次,國內游客從3841 萬人次增加到6861萬人次。可以說明,全省旅游業一直呈現持續健康發展的良好勢頭。
2.旅游接待條件逐步優化,包括旅游基礎設施的建設、旅游接待單位的改善和相關人力資源的培訓等等。2003年,被譽為“黃金旅游河道”的瀾滄江-湄公河航運開通;到2004年末,全省公路里程達到16萬多公里,包括各條通往旅游區的高等級公路;云南目前擁有的機場數目位居全國之首,開通了直達東南亞、日本、港澳地區等海外客源地及國內主要客源市場的航線90多條。目前,全省擁有旅游基本單位9300多戶,固定資產達320多億元,包括旅游行政管理機構78家,旅行社430家,旅游住宿單位8571家(包括旅游星級飯店610余家,客房總數4.77萬間,床位10萬余張)等:已經投入接待經營的各類旅游景區(點)500 余處,其中A 級景區86個,國家和省級旅游度假區10個;現已初步形成了一個包括飯店旅館業、旅行社業、旅游交通業、餐飲娛樂業、旅游風景區和旅游商品購物在內的綜合產業體系。另外,全省旅游人才學歷教育穩步發展,年輸送旅游專業人才近2萬余人,相關旅游服務人員8000余人,旅游行業員工培訓不斷得到加強,從業人員的素質逐步提高。
3.積極參與區域旅游合作,開發旅游資源。1992年大湄公河次區域經濟合作項目正式啟動以來,云南作為代表中國參與的主要省份之一,一直都積極推動該項目的進行。旅游是該合作項目的優先區域之一,而云南又是中國的旅游大省,擁有豐富的旅游資源,現在已經初步完成了次區域旅游合作與開發規劃,使得云南與東南亞國家和地區的旅游交流與合作進入了實質性實施階段。同時,川、滇、藏聯合開發的“大香格里拉旅游區”進展順利,逐步開始發揮其旅游品牌效應,使云南在參與國內區域旅游合作方面也取得了新進展。
二、數據、模型及分析
可見,旅游業作為云南省的支柱產業,發展態勢很好。本文選取云南省2000年~2005年6年的數據,以旅游業總收入為研究變量,實證分析其與云南省GDP的關系,從而說明旅游業總收入對云南省經濟增長的作用。2000年以來,云南省的GDP總體持續增長(表1),尤其是2004年以來GDP的增長十分顯著,在2005年突破了3000億元。旅游業總收入主要由旅游外匯收入和國內旅游收入構成,2000年~2005年間也保持高增長,2003年突破了300億元。
數據來源:2001年~2005云南統計年鑒;國家統計局統計公報
為了定量分析,建立以云南省旅游業總收入為解釋變量,云南省GDP為被解釋變量的回歸模型:
Yt= + Xt+t=1,2,…6
其中,Yt為t年云南省的GDP;Xt為t年云南省的旅游業總收入;α為常數;β為系數;μ為誤差項。通過表1的數據利用最小二乘法(OLS)對樣本期間云南省的 GDP和旅游業總收入的時間序列進行回歸,估計出反映云南省旅游業總收入對GDP的影響度系數β。結果(表2、表3)α為255.719,β為7.308,R-squared為0.968,方程的擬合度很好,P值很小,可以拒絕零假設??傻没貧w方程式為:Y=255.719+7.308X。
其中,該方程的旅游業總收入系數β說明,在其他變量不變的情況下,旅游業總收入每增加一個單位,將使云南省的GDP增加7.308個單位。
三、結論
根據以上分析可知,旅游業對云南省經濟增長的貢獻是巨大的。旅游業總收入每增加一個單位,就會帶來7.308個單位GDP的增加,這就意味著旅游業的發展在極大地推動著云南省經濟的發展。然而,雖然旅游業在云南已經是重要的支柱產業,旅游業各項指標持續增長,旅游接待條件也不斷優化,在資源方面和配套設施方面都具備了規?;洜I的基礎,但是在發展的同時也存在不少問題,例如許多景點景區仍存在服務質量問題,對自然文化遺產保護力度不夠,大規模無節制開發造成原來文化的流失等等。為了更好的保持旅游業對云南省經濟增長的推動作用,提出以下建議:
1.進一步加大對旅游業的投入力度,完善旅游基礎設施建設,改善旅游景區、景點的接待條件,提高旅游業從業人員的服務水平。云南地處云貴高原,鐵路運輸極為不便,往返國內主要客源地的車次較少,運力低下,但作為一種經濟安全的交通方式,卻是許多游客的首選;公路作為云南最主要的交通方式,雖然近年來的公路建設不斷改進,但一些旅游區的公路狀況仍待進一步改進。同時,服務水平是影響旅游業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游客享受旅游的過程,不僅包括自然風光、歷史古跡,而且包括景區、景點及相關人員的接待水平。因而,需要加大投入力度,一方面增修新的鐵路線路和高等級公路,為游客提供最大的便利,另一方面提高接待條件,通過培訓提高服務質量,從而在保持原有旅游市場份額的基礎上吸引更多的游客來滇。
2.加強旅游信息化建設。目前,云南旅游在全國范圍內已經享有一定聲譽,很多國內外游客都被云南秀美的風光和神秘的少數民族風情所吸引,但旅游信息網的內容不夠豐富,游客不能及時準確的查找到所需信息。在步入信息化時代的今天,網絡已經成為旅游促銷的一種有效手段,成為旅游企業和游客進行溝通的必要方式,因而,需要通過加強旅游信息化建設,推動云南旅游業的全面發展。
3.在注重開發旅游項目的同時,重視自然文化遺產的保護。自然文化遺產的合理利用和保護直接影響到旅游資源的可持續發展,影響到旅游業未來的發展,進一步影響到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因而要建立旅游環境監測體系, 健全旅游生態環保的法律法規, 完善旅游資源的執法力度。確定環境脆弱地區合理的環境容量,加強對旅游者和旅游從業人員的環保教育, 不斷提高旅游參與者的環保意識,努力創造優美的旅游環境, 為云南旅游業可持續發展提供牢固保障。
4.鑒于云南是連接東南亞、南亞的國際大通道,要把握在參與區域經濟合作中發展旅游業的契機,積極參與到中國東盟、大湄公河次區域等國際區域旅游合作中。借助國際旅游合作發展國際旅游業,在服務設施、服務標準等方面與國際接軌,通過不斷完善本省旅游業軟硬件環境,為旅游業的發展尋找外在的驅動力,從而進一步為云南開拓海外客源市場,促進云南融入到國際性旅游品牌的行列,使旅游業為云南省的經濟增長做出更大的貢獻。
參考文獻:
[1]楊福泉余繁鄭海:云南旅游發展報告[M].云南大學出版社,2004.56~110
[2]劉曉紅李國平:旅游業對區域經濟增長的溢出效應研究[J].江西財經大學學報,2004(3)
[3]舒澤桃劉首昌:試論旅游業在西部大開發中的地位和作用[J].廣西社會科學,2004 (1)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