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納稅人知情權的提出源于2001年修改之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下文簡稱《稅收征收管理法》),該法第7條規定,稅務機關應當廣泛宣傳稅收法律、法規、普及納稅知識,無償為納稅人提供納稅咨詢服務。第8條規定,納稅人、扣繳義務人有權向稅務機關了解國家稅收法律、行政法規、政策的規定以及與納稅程序有關的情況。它首先是納稅人的一項個人權利,同時又是一項參政權,當這項權利沒有得到實現時,納稅人有請求權。既然這項權利是從稅法領域提出,那么根據稅收征收與支出的流程,納稅人知情權具體可分為四項權利:
稅收政策、法律制訂的知情權,此為納稅人知情權的基礎;對稅收政策、法律內容的知情權,此為納稅人知情權的基本內容;對稅收管理的知情權,此為納稅人知情權的保證;對稅款支出方向、效率的知情權,此為納稅人知情權的重點和關鍵。納稅人知情權的保護是一個系統工程,應該從理論基礎的構建、立法、執法、司法、以及建立相應的監督體制等方面進行綜合考慮,需要征納雙方、社會各界長期不懈地努力。解決這個問題的途徑很多,以下幾點或許是最有效的選擇。
一、重塑納稅人知情權的理論,借鑒國外執法經驗
納稅人知情權的保障是一個社會民主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志。但由于我國長期官本位思想及傳統學術理論的影響,納稅人與政府公共部門的權利與義務還有著很多不對稱的情況。要改變這種狀況,關鍵是各級公務員轉變觀念,換位思考,而這要以更新理論為前行。
我國應該借鑒以上先進國家的普遍做法,建立和完善現代稅收宣傳、政策公告、稅收法規的送達制度,保證納稅人的稅法知悉權;健全征稅依據公告制度、征稅決定送達制度、權利告知制度、閱覽卷宗制度、說明理由制度,保證納稅人的知情權。
二、加強納稅人知情權的立法保護
1.從憲法高度確保納稅人的知情權
知情權理念是現代民主社會的基礎,一國對知情權的尊重與否體現了一國政府的民主程度,因此現代各發達國家先后制訂了關于保障納稅人知情權方面的法律。
2.制定稅收基本法,完善政務公開制度
納稅人要行使對政府的監督權利、主張自己的合法權益,均離不開政府信息的透明度。從某種意義上講,信息權是當前加強納稅人權利保護的一個重要的突破口。
2001年新頒布的《稅收征收管理法》第7條規定,稅務機關應當廣泛宣傳稅收法律、法規、普及納稅知識,無償為納稅人提供納稅咨詢服務。第8條規定,納稅人、扣繳義務人有權向稅務機關了解國家稅收法律、行政法規、政策的規定以及與納稅程序有關的情況。此可謂納稅人知情權明確規定的一部法律。但是《稅收征收管理法》并沒有涉及到稅收政策、法律制定,稅收入庫,稅收支出等過程,使得納稅人在這些過程中的知情權沒有法律明確的規定。針對納稅人知情權規定的缺失,應該借鑒日本、韓國的一些做法,制定一部《財政基本法》或《稅收基本法》,除了在憲法中納稅人知情權的原則性規定外,在基本法中也應明確規定納稅人的知情權,明確納稅人對稅收信息的知情權,規定納稅人知情權的范圍、內容、方式及納稅人實現知情權的保障措施。
3.建立有效的稅收聽證制度
《行政處罰法》第42條進一步規定,稅務行政機關在對納稅人做出較大數額罰款等處罰決定之前,應當告知納稅人有要求聽證的權利。納稅人要求聽證的,稅務行政機關應當組織聽證。當然,由于稅務行政行為發生頻繁,不可能在任何時候都適用該程序,在依稅法規定的稅法要素征納稅的過程中,則可以不賦予納稅人要求聽證的權利,這既能避免其濫用權利,又是稅收效率原則的必然要求,但是,當稅務機關將做出減免稅或處罰決定時,納稅人即可要求召開聽證會以增加行為的公開性和透明度,保護納稅人權利。
三、完善納稅人知情權的司法保護
“沒有救濟就沒有權利”。知情權作為一項公民的基本權利必然要有具體的權利救濟制度予以保障。筆者認為,應該設立不同層次的救濟途徑:
1.我國應建立納稅人知情權的憲法訴訟制度
隨著現代法治的發展,憲政秩序的建立、憲法司法化已成為現代民主法治國家憲法權利保障制度發展的必然趨勢。我國目前還沒有憲法訴訟這種制度,但我們應該有前瞻性,順應憲法司法化的大趨勢,確立憲法訴訟理念,給予納稅人知情權以憲法層面的保障。即納稅人有權直接根據憲法的規定提起維權訴訟。
2.完善行政救濟,利用行政復議制度保護納稅人的知情權
納稅人的知情權應該納入行政復議制度的保護中來,如果有關行政機關進行具體行政行為時,未履行告知義務而侵犯了納稅人的知情權,可以提起行政復議,復議機關認為行政機關的行政行為違法,并且侵害了納稅人的知情權時,應該責令行政機關予以糾正,并給以有過錯的行政機關行政上的懲戒。
3.稅務訴訟是納稅人知情權保護的最后一道屏障
在我國納稅人知情權應該得到司法保護,當有關機關的信息不公開,損害了納稅人的知情權時可以提起訴訟,但是,在納稅人知情權立法、信息公開制度和財政透明度還不健全的情況下,其實很難實現對知情權的保護。
四、建立納稅人的自我保護組織,加強完善監督機制
保障納稅人的知情權,還需納稅人自身的努力,增強自我保護意識,勇于依法保護自己的合法權利,理直氣壯地爭得自己的應有利益。我們也應積極創造條件,建立符合我國國情的、真正代表納稅人合法權益的社會組織—納稅人協會,強化納稅人自我保護功能,為納稅人提供咨詢、培訓、教育等多樣化的涉稅服務,幫助納稅人了解和掌握最新的稅收政策和法律法規,提高納稅人依法納稅的能力和自覺性;
加強監督,要通過各種監督方式,如人大監督、審計監督、財政監督、群眾監督等加大對政府提供的信息尤其是財政收支行為的審查。一方面使財政預算得以正確執行,使國家的稅收真正“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另一方面保證納稅人取得信息的完整性、真實性與準確性,確保納稅人知情權的信息質量要求,使納稅人樹立“我是納稅人,你應該為我服務”的主人翁精神和稅收責任感,有效地行使權利、參政議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