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和生產力水平的不斷提高,在現代貿易中質量競爭已上升到了首要位置。本文總結了全面質量管理的特點,針對現代企業開展全面質量管理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提出了深化企業全面質量管理的對策。
[關鍵詞] 質量管理 ISO9000標準 6σ管理
質量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根本,也是最終實現顧客滿意的要求?,F代國際間的競爭基本上是以質量為中心而展開的,未來的21世紀將是質量的世紀,質量必將成為新世紀的主體。因此,探討深化企業全面質量管理的對策,對提高我國企業市場競爭力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全面質量管理的概念及特點
全面質量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ment)是為了能夠在最經濟的水平上,并考慮到充分滿足用戶要求的條件下進行市場研究、設計、生產和服務,把企業內各部門研制質量、維持質量和提高質量的活動構成為一體的一種有效體系。質量和提高質量的活動構成為一體的一種有效體系。”這個定義強調了以下三個方面。首先,這里的“全面”一詞是相對于統計質量控制中的“統計”而言。也就是說要生產出滿足顧客要求的產品,提供顧客滿意的服務,必須綜合運用各種管理方法和手段,從而更全面地去解決質量問題。其次,“全面”還相對于制造過程而言。產品質量有個產生、形成和實現的過程,這一過程包括多個環節,它們相互制約、共同作用的結果決定廠最終的質量水準。再次,質量應當是“最經濟的水平”與“充分滿足顧客要求”的完美統一,離開經濟效益和質量成本去談質量是沒有實際意義的。全面質量管理不僅僅是一種方法,它還是一種思想體系和一項吸引人們去參與的活動。質量是企業最終成功的關鍵,組織結構必須服從于質量。
一個組織全面質量管理的主要特征可以概括為:第一,令顧客滿意是一個組織的最高準則。組織結構的建立和管理,都是為了保證組織的所有者、職工和供應商等實現這個目標;第二,人是一個組織取得成功的主要內因。決策的過程也是職工參與的過程;第三,不斷變化是生命存在的形式,一個組織的結構應樂于接受并能適時應對各種變化,它要求職工采取主動、直接與顧客和供應商溝通;第四,重要的是防止問題和失誤的出現,而非等問題和失誤出現以后發現它們。其中,不斷改善產品質量是其中心主題,它貫穿于上述所有特征當中。在產品高度顧客化的生產時代,為顧客服務和產品創新成為全面質量管理的主要內容。
二、企業開展全面質量管理的現狀
我國有組織有領導的推廣全面質量管理已有20多年的歷史,可以說,通過推廣普及全面質量管理、在全國所有工業企業中推行ISO9000質量認證體系,對提高我國企業產品質量、增強企業的市場競爭能力具有很大作用。但是,最新的統但是,最新的統計數據顯示,目前我國企業的產品質量現狀、開展質量管理的狀況并不樂觀。2000年,國家經貿委對中小企業管理現狀進行了調查,其結果顯示:開展產品質量檢驗,處于質量檢驗階段的企業占31% ;在生產過程中實施質量控制,處于質量控制階段的企業占20%;實施全面質量管理的企業占35%;通過了ISO9000質量體系認證的企業占5%;其他無檢驗、無體系認證的企業占9%。2002年,中國質量協會對國內制造業、服務業又進行了大規模的質量管理抽樣調查。結果顯示,56%的企業通過了ISO9000系列標準認證,73%的制造企業自認為已處于全面質量管理階段。但是,其后的調查數據表明,有近20%的企業檢驗和試驗工作尚不完善;從所處的行業來看,制造業實施質量管理措施的企業比例明顯比服務業高,而且制造業企業中67%的企業通過了ISO9000質量體系認證,明顯高于服務業的22%;從企業的性質來看,合資企業質量管理的具體措施明顯好于國有企業、集體私營聯營企業和股份制企業,而且合資企業中有75%的企業通過了ISO9000質量體系認證,明顯高于國有企業;從企業規模大小來看,大企業在產品實現過程的質量控制方面明顯好于小企業,大企業中通過ISO9000質量體系認證的占77%,而中小企業中只有42%通過了ISO9000質量體系認證。這些數據說明,要在我國企業中真正普及落實全面質量管理還任重而道遠。
三、企業質量管理存在的問題
首先,質量管理的意識還沒有在企業中得到重視。很多企業抓質量做的只是表面現象,蜻蜓點水般的做一些表面文章,尤其在質量和公司經濟效益發生沖突時,往往將經濟效益放在第一位。
其次,目前企業質量管理水平還很低,許多企業是粗獷式管理。特別是基層生產一線,由于起點低,管理水平有限,則影響質量管理水平的提高。
最后,缺乏有效的實際操作規程。目前雖然質量管理理論發展迅速,但是缺乏實際有效的操作方法,同時由于各個企業的實際情況不一樣,尋找到一條符合自身企業發展的全面質量管理的道路還是很難。
四、深化企業全面質量管理的對策
1.認真貫徹ISO9000系列標準
ISO9000系列標準反映了質量管理的起碼要求或一般要求,取得質量體系認證是企業參與國際市場競爭的重要條件。企業要融入世界經濟貿易一體化市場,必須實施ISO9000質量標準。到目前為止,世界上已有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相應采用了這一標準。我國已5千多家企業和2萬多種產品獲得了質量認證,還有一大批企業和產品在認證當中。企業獲得 ISO9000認證,就獲得了通往一體化市場的通行證?!叭胧馈焙?,國內市場將進一步向世界開放,引進外資的步伐還將加快,更多的外資企業進入中國市場,國內市場與世界進一步接軌。國內外市場的一體化,需要企業盡快實施 ISO9000標準和認證。有了認證,就有了通往一體化市場的通行證。實踐證明,凡屬注冊認證的企業,都會在服務質量和業務開拓上取得優勢,而沒有認證的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將失去本來已經微弱的優勢,最終被市場淘汰。實施 IS09000標準及認證,是企業在一體化市場的情況下管理好企業并不斷發展的有效途徑。因此,以國際標準規范企業的質量體系并取得認證,應該是企業質量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
2.實施6σ管理,提高產品質量水平
20世紀80年代以后,美國的摩托羅拉、施樂、通用電氣等企業先后實施了一種被稱作為6σ管理的發展戰略,并從中獲得了巨大的經濟效益。6σ管理是提高產品質量快速、有效、先進、科學的管理模式,是企業獲得生存和發展取得成功的管理戰略。6σ管理的核心是降低產品的生產成本、缺陷率,增加產品的市場占有率,改變企業文化,從而達到價值最大化,提高顧客滿意度,擴大企業知名度,增強市場競爭力。首先,6σ管理可以跟蹤企業目標實現的各個流程,較注重內部的技術革新和改善,它要求企業完全從客戶角度來看待內部的各種流程,因此6σ管理更加真正關注顧客。其次,6σ管理是真正以數據和事實為驅動的管理。6σ管理整合了現代管理的工具和方法,更依賴于嚴謹的統計技術和方法的系統應用,更強調任何產出都是可以測量、改善并加以控制的,更強調對顧客需求或滿意的詳盡定義與量化表述,每一階段都有明確的目標并由相應的工具來進行質量改進。因此6σ管理在貫徹“基于事實的決策方法”原則時更徹底更到位。再次,追求最完美的6σ質量水準。6σ管理就是追求以極低的差錯與缺陷率為顧客提供產品和服務的目標,實現趨近于零缺陷的完善質量水平。因此,傳統的質量管理模式已不能滿足要求,必須對質量管理方法進行創新,對中國來說,6σ管理是實現最佳績效的新的質量管理理念和方法。
3.建立質量文化為核心的企業文化
企業文化是社會大文化中的一種亞文化,它是企業在其生產經營活動中形成的、以價值觀念為核心的企業的全部觀念意識、組織結構和管理運作方式的體現。創建以質量文化為核心的企業文化,是一項復雜而又艱巨的工程,應該重視加強以下兩個方面的工作:第一,提高企業職工的素質,這是創建以質量為核心的企業文化的關鍵問題。首先,企業經營者要重視職工的素質,把職工素質放在一個戰略位置上,啟發職工解放思想,樹立質量是企業生命的觀念;其次,要建立科學的人才培訓機制,建立以質量管理部門為核心,培養和造就一批較高素質的職工隊伍,創造良好的氛圍;再次,建立符合企業實際的人才激勵機制,充分調動企業職工參與質量管理的積極性。第二,開展健康有益的活動,為創建以質量為核心的企業文化培育良好的土壤。通過這些活動既可以提高職工的參與意識,增強質量觀念,同時又豐富了職工的文化生活。總之,應該在企業的一切活動中培育質量文化,把形成以質量文化為核心的企業文化真正落到實處。
參考文獻:
[1]麻勇愛:對稅務機關ISO9000標準認證的冷思考[J].經濟管理研究,2003,4
[2]謝家駒:全面質量管理[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1991
[3]蔣樹林:談全面質量管理與GB/19000-ISO9000的關系[J].西部探礦工程,2003,10
[4]馬 林:羅國英:全面質量管理基本知識[M].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01
[5](美)A費根堡姆:全面質量管理[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