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混合型學習融傳統的面授方式和現代教育技術為一體,將教員的主導作用與學員的主體作用有機結合,將其應用到企業和語言培訓中,不僅能激發學員的內在學習動因,還能促進其商務溝通技能的發展,從而提高語言學習效果和投資回報。
[關鍵詞] 混合型學習 語言培訓 手段
一、引言
由于職業前景和企業國際化發展的需要,越來越多的企業和成年人將商務培訓和語言培訓納入到了自己的議事日程中。今天的人們非常忙碌,因此,如何在學習手段和培訓輔導中以學員為中心,尊重學員現有知識和時間局限性,使得學員學習更有動力,效果更好,混合型學習模式給我們提供了一條可借鑒的途徑。
二、混合型學習的特點
混合式學習是在技術教育的歷史長河中邁出的最新的一步。它由最初的ILT(教師主導的訓練)時代,到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基于框架式、計算機的訓練發展到1980年~1990年間的地面衛星接收的遠程學習、基于PC,CD-ROM,“CBT”階段,再到1998年至今的第一代基于網絡培訓、網絡學習時代直至2002年到今天的Blended Learning時代。
混合式學習(Blended Learning )——就是把網絡課程同面授課程完美結合,充分發揮在線內容的隨時隨地、按自己節奏學習的優勢,同時結合同教師口語交流的機會的一種新型授課方式。它包括多種學習手段的學習方式,如以教師為主導的課程授課,在線學習,在崗培訓活動,等等。
三、混合型學習的優勢
混合型學習模式是將傳統學習方式的優勢和E-Learning(網絡化學習)的優勢結合起來,使其優勢互補,獲得最佳的學習效果。
理論上,面對面的學習和遠程學習這兩種方法可以優勢互補。在傳統的課堂上通過提問、討論、小組陳述、角色扮演和案例學習,可以鼓勵學生去思考和互動。在遠程學習中,學習者可以擺脫時間和空間的限制,音視頻等多媒體的使用能夠提供多種大腦通道(brain channels),圖形也可以幫助理解復雜的概念,也可通過網絡實現交互。相比而言,E-Learning具有個性化、快速、高效、低成本等優勢,但是由于在線學習時學習者處于孤立的環境,缺乏人與人之間的互動與交流,而傳統的課堂學習卻能避免這一尷尬,因此把二者相結合的B-learning,則不僅具備E-Learning在任何時間都可以學習的方便性與一致性,還同時具備了小組討論、教室中的教學等需要面對面交流等特征。混合型學習比單一的學習類型有更多優勢:提高了學習的效果,擴展了接觸的空間,優化開發成本和商業成果。
混合所帶來的好處可以用五個詞來概括:靈活性,可以選擇相關的部分,靈活的進度;一致性,可以使學習內容不因教師的改變而變化;適應性,不是你去適應學習,而是使學習適應你;實用性,可以不受時間地點的限制;能力,混合產生很強的能力來幫助學習。
國外很多的研究證明,除了課堂培訓,另外給學員提供多種方式的選擇有助于提高和強化他們所學的知識。2002年,哈佛商學院教師DeLacey 和 Leonard的報告指出,將在線學習部分納入到傳統的課程中,不僅使學員學到了更多的東西,學生的互動性和滿意度也提高了。Thomson and NETg在2003年白皮書中報道指出,通過混合式學習方式的人,在實際工作中完成任務的速度要比單純通過電子學習或傳統的課程培訓的人快。
四、在企業和學校語言培訓中的應用
由于混合型學習的優勢,很多企業和學校已逐漸采用了這種最有效和最節省成本的一種語言培訓方式。混合式培訓正在成為商務和語言培訓領域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根據Allison Rossett的統計,2005年,在美國和歐洲商務培訓市場中,采用混合型學習方式的企業的比例達到了29.4%,到2006年,采用這種方式培訓的支出已達到所有培訓支出的百分之20%。
好的學習效果來自于一流的教學設計,學習方法或手段的選擇要依賴于學習者的需求、學習內容的屬性和學習中所需的交互。因此,作為培訓教師,我們首先要做的是將我們的培訓期望整理一下,最主要的是要對通過使用計算機和網絡來達到什么期望了然于胸。清楚的預期目標將為我們做什么以及如何監控進程的計劃打下良好的基礎。
歐洲進行ERP(歐洲復興計劃)的應用培訓時,許多公司都采用一種體現“主導—主體”教育思想的混合學習計劃:項目開始時,教師首先通過電話會議和一系列的見面會議來解釋項目和新系統的重要性,然后讓使用者通過自主在線學習方式深入了解項目和系統的內容和方法,最后,在這個系統有實際的產出之前,又是面對面的會議和由管理者所進行的評價。
近年來,隨著LG公司規模的不斷擴大,教育需求量劇增,提供低成本、高質量、迅速快捷的全員培訓迫在眉睫,LG公司因此開始精心策劃B-Learning教學方式。在對全員進行6SIGMA普及教育過程中,為了有效、快速地提高員工理論水平及推進課題的能力,縮短移動時間及節儉移動經費,LG公司積極整合E-learning和C-learning資源,將原有的4個課程整合為1個課程包,導入網上答疑、E-Learning考試系統,使學員有體系地、循序漸進地展開學習活動。在TDR課題中,他們通過網站推進課題,同時通過論壇系統與講師及學員共享知識,并定期開展現場課題指導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北京新東方學校也是較早運用B-Learning方式開展教學活動的學校之一。創立早期,他們完全采取面授方式進行教學。新東方面授的精彩之處在于課堂氛圍的活潑與幽默,這能夠刺激學生的學習情緒,調動他們的內在學習動因。后來他們針對邊遠地區學員的應試要求開展了在線教育,然而效果遠不及想象中的好。認識到這一點,新東方與美國某教育集團聯合開展多媒體開放式學習,“西學東用”,將西方的教學內容與中國學員的實際情況結合起來開展B-Learning循環式教學。在這一方式下,學員將學習軟件帶回家,遇到問題通過E-mail、網上交流等方式得到解決,每周學員到學習中心參加一次面授,與教師進行面對面的溝通。同時學習中心還設有電影廳、英語角等場所,學員既可以通過欣賞電影來練習聽力,也可以通過對話交流提高口語能力,混合型學習的效果在這里得到很好的體現。
五、相關問題思考及對策
1.多媒體學習平臺的選擇。應當優先選擇那些具有如下特點的學習平臺:尊重學員已經掌握的英語知識和技能,在學員現有技能基礎上進一步提高的;可為購買者提供清楚、透明、詳細的進度報告的;使教員能介入整個學習過程并關注學員真正的學習需求的。
2.教員和學員的關系。在利用網絡平臺學習階段,教員的角色是引領者,合作者和參與者,學員是主體;在面授學習階段,應該以教師為中心,發揮他們的主導作用組織、監控整個教學活動進程,努力做到既發揮教員的主導作用,又能充分體現學員的認知主體作用,把教員和學員兩方面的主動性、積極性都調動起來,優化學習過程和學習效果。
3.如何確保投資回報率。培訓的最終目的是解決“應用層面”的問題,即如何利用所學的語言知識和能力進行實際的商務溝通應用(電話會議,會議,報告和演示等)并給公司帶來利潤回報。企業的人力資源部和學校的教務部門應當和教員密切合作,將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相結合,就是說不光要考慮學員學了多少,還要看他們在工作中使用得有多好,把學員培訓階段的學習績效和表彰、獎勵甚至年終分紅掛鉤。這是保證培訓投資回報率真正有效的方式。
六、結語
盡管混合型學習代表了國際商務和語言培訓的潮流,有眾多的好處,然而,新的教學技術卻永遠不能替代教員的作用,如何更好地吸收借鑒傳統模式中的優勢成分并合理利用新的教育技術,優化學習過程和學習效果,獲得更高的投資回報,是值得大家深入探討的。
參考文獻:
[1]何克抗:從Blending Learning看教育技術理論的新發展(上、下)[J].北京:電化教育研究,2004,(3)、(4)
[2]何克抗:教育技術學[M], 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3]趙麗娟:從大學英語教學透視Blended Learning[J].北京:電化教育研究,2004年第11期(總第139期)
[4] DeLacey, B. J., Leonard, D. A. (2002). Case study on technology and distance in education at the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nd Society, 5(2), 13-28.
[5] Allison Rossett, Felicia Douglis, and Rebecca V. Frazee,2003, Strategies for Building Blended Lear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