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黃河入海口的東營市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從500萬畝鹽堿荒灘到今天的黃河三角洲制造業基地,相關制造產業迅猛發展,其中輪胎橡膠業異軍突起,輪胎橡膠企業如雨后春筍,在近十年的時間里形成了全國最大的輪胎橡膠集中化生產基地。近年來橡膠輪胎行業產能擴張加劇,受汽車行業利潤擠壓、原材料價格升高、出口遭遇反傾銷等因素的共同影響,供過于求的矛盾凸現,經營風險日趨加大。該文依托細致深入的調查數據資源,對東營市輪胎橡膠行業整體經濟運行情況進行了詳實分析,指出目前困難與希望同在,挑戰與機遇并存,提出了東營市輪胎橡膠行業未來的生存戰略。
一、橡膠輪胎產業現狀
1.行業整體情況
今年1~5月份,東營市橡膠制品業共有規模以上企業21戶,總產值31.26億元,同比增長57.8%;實現利潤2.96億元,同比增長171%;利稅3.42億元,同比增長69.9%。目前,橡膠輪胎行業在我市經濟中位居第六位(按各行業主營業務收入排序),僅排在石油化工、精細化工、機械電子、造紙、服裝紡織業之后,貢獻率達8%。
2.企業總體情況
東營市橡膠輪胎企業均為近幾年建立起來的股份制企業或民營企業。企業經營機制靈活,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能力較強。
生產原料方面,不能完全滿足質量及數量上的需要,原料主要依靠進口、外購。融資渠道方面,企業每一期項目需要的大量資金,主要依靠銀行貸款,也有部分依靠自有資金(如萬達寶通輪胎)或集資入股(如盛泰集團、恒宇輪胎等)。
主要產品包括:全鋼子午胎、半鋼子午胎、工程胎、斜交胎和相關配套產品。截至2005年底,全市輪胎總的生產能力1300萬套/年,其中子午胎510萬套/年,子午化率已達到39.23%,截止年底子午胎將增至800萬套/年。鋼絲簾線3萬噸,回火鋼絲6萬噸,輪胎模具500臺,膠囊12萬條,簾子布1.5萬噸。
3.輪胎產量和經濟效益:
全市上規模的企業年生產輪胎1303萬套,其中全鋼子午胎224萬套,半鋼子午胎68萬套。橡膠輪胎企業實現產值55.99億元,銷售收入55.57億元,利稅5.95億元,利潤5.05億元。
二、東營市輪胎產業發展特點
1.企業規模膨脹,發展勢頭強勁
近年來,萬達集團投資4億元的120萬套高性能低斷面子午胎一期工程、西水集團投資4億元的子午胎二期工程及鋼絲簾線、金宇集團投資1.2億元的子午胎二期工程均已建成投產。全市輪胎行業呈現以大企業、大投入、大項目為帶動的強勁勢頭。
2.企業技術水平提高迅速,產品結構調整取得明顯成效
企業一方面迫于天然膠價格上漲的壓力,一方面為了適應整個輪胎行業的發展趨勢,主動迎合市場和發展的需要,按照國家的有關產業政策,自覺淘汰落后的產品和生產工藝,通過對外引進、內部聯合提高了企業技術水平,通過技術改造提高了生產裝備水平和產業規模。
3.帶動了相關配套產業、上下游產業的快速發展
在輪胎產業快速發展的同時,子午胎鋼簾線、簾子布、橡膠助劑、輪胎模具、膠囊等配套產業發展同步加快,所上項目都達到了國內先進技術水平,產業體系日益配套完善。
三、存在的主要問題
1.企業資金不足
受國家調控形勢的影響,銀行惜貸現象仍然存在,企業在融資建設過程中遇到極大的困難。部分企業沒有足夠的資金用于擴大生產規模,引進先進技術,生產處于停滯狀態。
2.研發能力薄弱
缺乏自己的核心技術,主要靠斥巨資購買國外技術,以民營企業的靈活機制從國有企業聘請技術人員。由于核心技術的缺失,造成自主創新緩慢。全市規模較大的橡膠輪胎企業專業技術人員所占比例僅為5.5%,且僅有1家建立起自己的技術開發中心,開發經費的提取僅占銷售收入的0.3%。與國內先進的輪胎企業15%以上的專業技術人員和3%~5%的開發經費比例相比差距較大。
3.對進口原材料過分依賴
東營市橡膠生產所用的天然膠原料來源單一,全部來自印尼、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國家,造成對原材料的依賴十分嚴重。目前,天然膠價格大幅度上漲,對生產造成很大影響,迫使產品提高價格,降低了市場競爭力。
4.規模相對偏小
2005年,山東省輪胎產值僅為120億元,而法國米其林一家產值達200億元。國外輪胎行業平均規模為285萬套,美國為570萬套,日本為720萬套。全國近40家企業的能力超過200萬套,規模較大的輪胎企業雙星集團生產能力已達到1000萬套。而東營市重點橡膠輪胎企業的平均規模為127萬套,最大的西水集團達到535萬套,永泰化工210萬套,其他企業均在200萬套以下。
5.產品結構趨同
除永泰化工有半鋼子午胎外,東營市新建的子午胎項目均為全鋼胎。但從市場需求的趨勢看,半鋼子午胎發展前景優于全鋼胎。據了解,半鋼子午胎主要用于轎車配套使用,平穩性、舒適性強,利潤空間大,市場需求大。而近期全鋼胎僅山東產能就可形成2000萬套,超過全國的需求量,存在一定的市場風險。
6.管理相對粗放
斜交胎生產由于技術含量相對較低,屬于傳統的勞動密集型產業;而子午胎生產既是勞動密集型又是技術密集型產業,管理水平要求較高,由于受傳統的斜交胎生產管理的影響,目前我市的子午胎生產管理粗放、管理工作不適應的問題在企業規模快速膨脹的同時顯得尤為明顯。
四、發展建議及措施
1.收購或合資經營國外的橡膠園基地
通過建立原材料供應基地,減少中間環節,降低原材料的成本,減少市場風險,延伸產業鏈。與供應商建立廣泛的合作關系,用長期合同約束生產商的供貨,避免天然橡膠市場的大起大落。
2.加大投入力度,實現結構優化升級
企業應通過國有銀行、股份制銀行融資、合資合作、社會募股等多種方式實現多元投入,盡快壯大整體競爭實力,要根據市場需求的變化,加大結構調整力度,延伸擴展產業鏈條,把投資的重點適時放在半鋼子午胎產品的開發生產上,防止和避免因產品結構趨同帶來的競爭風險。
3.加快技術創新,掌握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
建立橡膠輪胎研究機構,集中人力財力,實現資源共用、成果共享。在人才引進和培養上,克服片面性,注重員工整體素質的優化提高,注重引進高級技術人才、企業經營人才,解決人才斷層和技術匱乏問題。
4.推進管理現代化,提升企業管理水平
在引進先進設備和技術的同時,要認真學習和借鑒國內外現代化的管理手段和管理方式,推廣現代化信息技術,進一步加強企業的財務管理、物流管理、質量管理、營銷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等,提高產品的質量和企業的經濟效益。通過管理,使企業的整體素質和市場競爭能力得到全面提高。
5.加強政府服務引導,促進輪胎行業健康發展
輪胎產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現已成長為我市地方工業的主導產業之一,在全市的工業發展中占有越來越重要的地位。對此,政府部門應做到:一要加強對該產業的服務。多方了解輪胎行業的信息,及時向企業通報。二要加強對輪胎行業的引導。引導企業加強技術創新,加強對發展戰略的研究,促進全市輪胎行業快速、健康、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李家偉:新世紀中國輪胎業發展戰略.輪胎信息,2000-04
[2]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課題組:擴大內需與經濟增長.人民日報,1999-08-24
[3]易 旭:中國汽車工業的發展及對橡膠材料和制品的要求.全國橡膠行業及相關行業市場研討會暨新產品信息發布會論文集,1999
[4]張正智:我國汽車市場分析.汽車情報,1999
[5]呂國英:1999.2010年我國農業輪胎市場預測.輪胎T-業,1999
[6]李洪仁:臺灣橡膠加工行業情況簡介.橡膠,1999
[7]葉可舒:世界輪胎工業發展新動向.輪胎工業,1999
[8]宋風珠:輪胎信息.輪胎信息編輯部,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