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文探討了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的原因、目的、途徑、特征等問題。
[關鍵詞] 市場經濟 國有資產 保值增值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國有資產保值與增值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然而,目前學術界對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的研究則相對不足,甚至有一些問題時至今日仍尚未有人涉足。也許正是這些問題的存在與作用,使得我國的國有企業改革進程相當緩慢,甚至步入困境之中。因此,本文擬就此問題作一番討探,權作拋磚引玉。
一、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的原因和目的
國有資產保值與增值的原因和目的,很多人認為就是指壯大國家經濟實力和增加國家財富。然而,這僅是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的表層現象,而背后真正的原因與目的在于政府要在社會經濟活動中確保自身的地位和發揮相應的職能。這是因為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及其社會經濟管理行為都不是抽象的,而是具體的。它必須有足夠的物質基礎和經濟保障。在這種條件下政府就必須制定相應的制度和措施,鞏固和擴大政府在社會經濟活動中所掌握的和擁有的物質條件與經濟實力。所以,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壯大國有經濟,確保國有資產在經營活動中實現保值增值,就成為政府的一種優化選擇。
第一,從生產力發展的角度看,國有經濟在某些方面確實具有特殊的優越性,因而保證和促進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是為了更好地推動國民經濟發展。
第二,從社會發展角度看,國有經濟既是經濟的又是政治的,即市場機制的缺陷,使得那些在國民生活和經濟活動開展都必不可少的基礎性、福利性、保障性的特殊的“經濟物品”,需要政府為主體創辦和經營,因而,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則有利于政府提供更多更好的這類特殊的“經濟物品”。
從上面的分析中我們可以得出,我國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的目的可以劃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層次為國家的或全民的財產或財富增加,第二層次為人民的政府更好地發揮促進社會經濟發展的管理職能和更好地為人民服務,第三層次為廣大國民的物質文化生活的改善和提高,這是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的最終目的。三個層次之間為依次由表及里的關系,但功能角度來說,第二層次特別重要。
二、有資產保值增值的途徑與特征
國有資產的分類及其保值增值途徑的特殊性至2002年底,我國的國有資產總量已達118299.2億元,其中經營性資產76937.8億元,占65%;非經營性資產41361.4億元,占35%。中央占用國有資產為56594.2億元,占47.8%;地方占用國有資產為61705億元,占52.2%。如此巨額的國有資產如果在市場經濟中都能發揮保值增值的功能,其收益將是十分可觀的,但人們對于國有資產,已經形成并非所有的國有資產都需要或都可能在市場經濟中實現保值增值的“共識”。本文重點討論非經營性國有資產和資源性國有資產如何保值增值問題。
第一,我們要從兩個方面來理解非經營性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一是盈利性有形增值,國有資產提供優質的和高效的服務來獲取更多的收益,這種收益主要以稅收的形式表現,稅收完全可以看作政府提供特殊服務的“勞動報酬”。這是因為作為經濟活動者,在生產經營活動過程中直接間接地接受和消耗了這些服務,降低了生產經營成本,提高了效益,就應該支付服務者的服務勞動報酬,為資產提供者給予相應的補償,從而實現國有資產的不斷壯大與保值增值。二是功能性無形增值,由于政府在現代市場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作用日益重要,而政府的特殊服務則既是壟斷的也是稀缺的,從而便得政府的服務更為生產經營者需要而更為“值錢”,形成一種特殊的無形資產。
第二, 對資源性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我們也需要科學合理的規劃。眾所周知,自然資源在現代社會經濟活動中已經成為國家的一項重要資產。然而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理論中,自然資源不是勞動產品而不具有價值。若從經濟角度來看,沒有經濟價值的東西,屬于國家又有何用?從而使我們的理論中沒有資源價值理論,人們在思想意識中缺乏資源價值觀,導致有限資源在低效配置甚至無效使用中,令人痛惜地流失。就目前情況來說,政府只能在政策法規上將資源作為國有資產同樣地以規定和保護,強化人們在生產經營活動中的資源價值觀。
第三,所有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的根本途徑和根本保證是制度。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的主要途徑,從政府的角度來看,就是政府如何更好地在國民經濟活動中扮演恰當的角色,實現政府在國民經濟活動中職能的重要性、合理性與有效性有機統一。政府的這些職能的有效發揮,就能為經濟活動的有序化、合理化和有效化提供良好服務與有力推動,從而促進國民經濟整體的協調運行與迅速發展,經營性國有資產的組織形態——國有企業就具有了保值增值的一個重要條件:政企分開和科學的宏觀調控,其他經濟組織也能更好地發展,而國民經濟持續、迅速、協調地發展,政府的經濟收入也會相應增加。由此可見,非經營性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的主要途徑與特殊途徑,是盈利性有形增值和功能性無形增值以及兩者的有機結合;如果進一步分析,則是政府進行自身改革,以更加符合社會現代化和市場經濟社會主義發展的性質與要求。所以,建立精簡、權威、高效、廉潔的政府組織,就是所有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的根本途徑。
三、結語
綜上分析,我們可看出國有企業改革是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中心環節。要實現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重點與焦點都在國有企業尤其是國有大中型企業方面,既是不言而喻的,也是非常直觀的。因此,我們認為,如果將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的兩個方面的多元性結合起來,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問題就可能會得到較好的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