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企業內部審計對于提高我國企業的經營管理,降低企業的經營風險具有重要的意義。本文試圖結合我國企業的內部審計存在的主要問題,對完善我國企業內部審計提出一定的政策建議。
[關鍵詞] 內部審計 審計隊伍 審計機構
一、我國企業內部審計存在的主要問題
1.企業內部審計機構的組織模式不盡科學
由于內部審計制度建立較晚,各單位在借鑒國外經驗方面不盡相同,導致我國內部審計機構設置存在多種模式。首先,企業內審機構的領導模式,即有隸屬于董事會與總經理的,也有隸屬于監事會的,還有與紀檢、監察合署辦公的,甚至有隸屬于財會部門的企業內部審計機構。其次,企業內部審計機構設置的隨意性,使企業內部審計機構的獨立性、客觀性和權威性難以得到應有的保證,影響了企業內部審計作用的發揮。企業內部審計機構設置的原則需進一步明確,科學性還有待提高。
2.企業內部審計隊伍素質需進一步提高
企業內部審計人員的素質與期望值之間有較大的差距。目前大多數內部審計人員來自于企業財務部門,其中不少沒有接受過系統的專業訓練,缺乏足夠的生產經營管理經驗,有相當一些人員不具備必要的學識及業務能力,不了解本單位的經營活動和內部控制,難以提高或保持其專業勝任能力。另一方面內部審計人員中普遍存在專業職稱擁有比例不高、經濟師、工程師及律師等專業人員配備比例太低,甚至為零的現象,嚴重影響了內部審計的效果和權威性。
3.企業內部審計的方式方法需進一步改進
首先,內部審計面臨從賬項基礎審計向風險基礎審計轉變的挑戰。由于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入和激烈的市場競爭的需要,企業的經營模式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企業內部審計和外部審計一樣,也面臨著以審計風險為基礎,并通過對審計風險的全面控制來實現自己的審計目標的新局面。在審計策略方面將重要性和“審計風險”兩個指標貫穿于審計工作的全過程,將大大提高審計的效果和效率。但目前我國企業內部審計不少還處在賬項基礎審計的階段,在風險基礎審計方面還有待加強。
其次,內部審計需要加強計算機輔助審計。開展計算機輔助審計是提高審計效率、改善審計手段、提高審計質量、降低審計成本的一個重要途徑。當前,計算機技術和信息技術的深入發展及其在企業的廣泛應用,傳統意義上的會計記錄、會計臺賬、會計報表以及整個財務運作過程逐步實現信息化。而企業的內部審計大多還依然停留在經驗估計、手工操作階段,在審計工作中使用計算機輔助審計軟件的只占 很小一部分,極大地影響了審計的效率和效果。
二、完善我國企業內部審計的對策分析
1.提升內部審計機構設置的科學性
(1)內部審計機構可以借助法律法規的力量。我國不少法律法規對內部審計組織機構的設置都有做出規定,大型的企業集團往往也有相應的規定。內部審計部門可以依照法律法規和公司自身的有關規定,提請領導層科學設置內部審計機構,保持必要的獨立性、客觀性和權威性,并保證開展內部審計工作所需的經費。
(2)內部審計在工作中應與內部審計協會和兄弟單位加強溝通與交流,尋求他們的支持。內部審計協會是內部審計行業的自律性組織,是社會團體法人,負有指導和監督內部審計業務的職責。
(3)內部審計應與董事會和高級管理層保持適當的溝通,就內部審計機構的設置展開討論。內部審計應努力使董事會和高級管理層理解各種設置模式的利弊,提請他們注意內部審計正在做什么,以及能夠做什么,保持內部審計機構必要的獨立性、客觀性和權威性。
2.建設高素質內部審計隊伍
(1)嚴格選用內部審計人員。首先,要明確不同內部審計崗位的任職資格和條件。對于各個層次的人員,應按其職位、責任和工作范圍確定其所需的學歷和資歷標準,最低要求的知識和技能。其次,要從多方面對候選人員進行考察:知識的全面;人際交往能力如何;業務是否精通;是否熱愛內部審計工作并對之感興趣。在招聘中,應注意人員結構和綜合素質的合理搭配。特別要注意人員的專業配備,應包括適當比例的工程、法律、經營管理、信息技術、外語等專業人員,避免財務人員一統天下。
(2)通過定期績效評估促進內部審計人員的發展。連續的、及時的績效評估對內部審計部門和人員的有效發展都是非常重要的。對內部審計人員做出績效評估是件比較困難的事,在評估時要注意內部考核與外部考核相結合。對一般審計人員應從技術水平、分析能力、溝通能力、個人品質、與客戶關系等方面做出綜合評估,對項目經理等管理人員還應結合任務分配和資源管理、助理人員的發展等方面綜合評價。通過考核,在對內部審計人員的有效性水平做出評價的同時,明確其優點、缺點及發展需求,為后續教育提供依據。
3.提高企業內部審計的方式方法
首先,在審計著眼點上逐步由傳統的事后審計轉向控制性的事中審計和預防性的事前審計,真正實現審計關口前移。由審查過去擴展到現在和未來,強調信息和預測。內部審計不僅要審查各種計劃和投資項目及技術改造的可行性研究等涉及未來的事項,而且在評價企業業績時不要僅僅把視野局限在過去和現狀,還要根據過去和現狀預見未來,不失時機地為促進預期效益、避免未來的困境提出可行的建議,增強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其次,在審計技術上,要大力推行計算機輔助審計,與計算機部門同開發適應本企業特色、可操作性強的計算機審計軟件,通過審計接口接從被審計單位信息系統上下載和讀取審計數據,從繞過計算機審計向利用計算機審計轉變,以提高審計工作效率,降低審計成本和審風險。
再次,在審計手段上,由傳統的檢查報表、賬冊、憑證的技術,向新的分析技術評價方法轉變。在實施審計的過程中要注意運用經濟學、數學、法律、運籌學和計算機輔助審計等一系列的現代分析、決策方法和手段,從產品品種、數量、質量、成本、市場狀況、政策界限等方面對經營活動進行必要的技術經濟分析分析,評價其必要性、可靠性,實現內部審計服務于企業經營的目標。
參考文獻:
[1]張清國:關于企業內部審計的現實思考[J].內蒙古電大學刊,2007(1)
[2]王冠曉:企業內部審計問題淺談[J]. 時代經貿(理論版),2007(3)
[3]李 泳:淺談施工企業內部審計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 科技信息(學術研究),20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