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及閑暇時間的增多,近幾年來體育產業已經成為我國國民經濟的一個新的增長點。越來越多的人們參與到冰雪體育活動中來,帶動了區域體育產業的發展,它的迅速發展勢必成為部分地區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之一。冰雪體育是風行世界的廣大群眾都喜歡的活動,是一項集休閑、健身、娛樂和度假等多種功能于一體的運動項目。冰雪體育活動的開展,有助于增進國民的身體素質和身心健康水平,提高生活質量,增進國際間的交流,弘揚民族的傳統文化。黑龍江、吉林兩省開發冰雪旅游產業較早。因此,我們對吉林省體育冰雪旅游的現狀進行全面的調查分析,了解其發展的現狀和特點,問題和不足,提出相應的發展對策,為吉林省旅游市場快速、健康發展提供參考的依據。
一、吉林省冰雪旅游業的發展現狀
自2003年長春市成功引入“凈月潭瓦薩國際越野滑雪節”這一國際知名滑雪品牌后,就確立了長春冰雪旅游“冰雪結合、以雪為主、動靜結合、以動為主”的準確定位。“凈月潭瓦薩國際越野滑雪節”也由創辦之初的單一15公里瓦薩國際越野滑雪賽,發展到今天的集VOLVO短距離精英賽、FIS洲際杯資格賽、“亞太馬拉松杯”瓦薩國際越野滑雪賽和“兒童瓦薩”、“殘疾人瓦薩”、“女子瓦薩”、“大學生瓦薩”等綜合性賽事。體育冰雪旅游極大地促進了吉林省冬季旅游增長,2006中國?長春冰雪旅游節暨“凈月潭瓦薩國際越野滑雪節”,長春市共接待國內外游客510萬人(次),實現旅游業總收入44.5億元,分別比去年增長13%和27%,促進了冰雪旅游產業的快速發展。除了借助國際賽事提升知名度外,長春冰雪節還積極營造優良環境吸引八方游客。2004年長春蓮花山滑雪場建成并投入使用,給體育冰雪旅游注入了新的活力。長春蓮花山滑雪場填補了長春市無競技滑雪場的空白,其建成后舉辦了多項國際、國內滑雪賽事,為中、高級滑雪愛好者提供了滑雪場地,特別是新增加了滑雪+溫泉項目,吸引了大批滑雪愛好者。此外,凈月潭冰雪運動樂園及長春市周邊一些小型滑雪場的基礎設施建設日趨完善,既為長春冰雪節增加了招攬游客的“砝碼”,同時也避開了與哈爾濱、沈陽在發展冰雪旅游上的競爭,實現了東北冰雪旅游的優勢互補。
吉林省體育冰雪旅游也憑借其資源優勢、規模經營、政府主導等而受到國內外眾多游客的喜愛。目前,長春正在全力以赴籌辦亞洲冬季運動會,相信亞冬會必將為吉林省體育冰雪旅游帶來新一輪的發展機遇。
二、吉林省冰雪體育旅游存在的問題
1.市場開拓不夠。吉林省冰雪旅游活動時間短,多集中在1、2月份。游人的人均停留時間短,平均消費水平不高;市場發育程度低。可冰雪旅游,尤其滑雪旅游在國外有很大的市場;已成為世界旅游產業群中的一個重要分支。據統計,2000年長春凈月潭冰雪旅游節期間,共接待國內游人136萬人次,海外游人7300多人次,實現旅游總收入4.16億元。2001年吉林·長春冰雪旅游節規模比上屆上,舉辦區包括長春凈月潭、吉林北大湖與北山公園、延邊長白山等冰雪旅游區共接待國內外游客 289.5萬人次,旅游總收入14.02億元人民幣,人均消費不超過500元。2006中國·長春冰雪旅游節暨“凈月潭瓦薩國際越野滑雪節”,長春市共接待國內外游客510萬人次,實現旅游業總收入44.5億元。從以上數據我們可以看到,吉林省冰雪旅游市場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2.滑雪旅游市場開發無序。隨著近幾年冰雪熱的興起,各地也紛紛采取措施,興建各種冰雪娛樂設施,但往往缺乏統一和長期規劃、一哄而上,低水平、低標準的重復建設,幾乎是有山必有滑雪場。雖然近幾年滑雪旅游發展很快,但是,目前我國滑雪旅游消費水平仍然不高,主要制約因素是居民整體收人水平偏低,所以我國體育冰雪旅游的發展仍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
3.缺少具有地方特色的冰雪旅游紀念品。吉林省的冰雪旅游規模越來越大,游客越來越多,旅游收入節節攀升,但是,冰雪旅游紀念品的發展卻不盡如人意,成為冰雪旅游的軟肋。特色是旅游商品的生命,特色的內涵則在于旅游商品所體現的地域特征。許多來長春的游客,都想在長春買一些有地域特色的旅游紀念品,而我省以冰雪為模型制造的旅游紀念品還是個空白,少有的本地產品看上去也是比較粗糙,缺少美感。
三、吉林省體育冰雪旅游的發展對策
1.樹立品牌,擴大知名度。長春要主打“特色”牌,在主要競爭對手不斷強大的情況下,應該充分發揮長春市的比較優勢。首先是在氣候上的“適度”優勢,長春市冬季平均氣溫為零下9.7攝氏度,雪期約為101天,相比之下,哈爾濱冬季過冷,沈陽則過暖。此外,長春市在地理上有“居中”的優勢,在300公里半徑內,有20多個冰雪旅游景點,從整合東北四城市聯合體冰雪旅游資源和打造東北冰雪旅游精品線路上看,長春市具有最佳旅游集散地的區位優勢。
2.打造長春冰雪經濟“產業鏈”。長春冰雪旅游必須在“瓦薩國際越野滑雪節”這一品牌上下功夫。長春市應在發揮政府主導作用的同時壯大冰雪旅游的產業鏈,進一步完善凈月潭、蓮花山的配套服務設施,集中力量建設長春市幾個重點的冰雪旅游項目,形成以凈月潭、蓮花山、勝利公園、勞動公園等場所為主的冰雪旅游項目集群。
3.統一規劃,合理開發,注意生態保護。由于資金問題和客源市場的發展問題,“遍地開花”是不可取的。應該實施多層次開發:第一層次為以政府為主導的重點開發區;第二層次開發區,由政府扶植,地方自行籌資金的地方開發區。在總體規劃的宏觀指導下根據各自的資源特征,形成本區特色。
4.扶持冰雪產業的發展,走產業化道路。目前,我國滑雪產業處于培養市場發育的初級階段,雪場設備老化、配套程度低、規劃單一、服務質量較差、服務水平低等問題嚴重地影響了冰雪旅游業的整體形象。大力發展旅游商品,開發富有當地特色的冰雪旅游產品,走體育產業發展之路。
5.建設培訓體系及完善急救系統。要充分利用省內高等體育院校教學資源優勢,在高等體育院校適時設置體育冰雪旅游專業方向或相關課程,為體育冰雪旅游市場提供專業人才,已確保對體育冰雪旅游市場的管理更加科學化與規范化。每個滑雪場均要設立滑雪培訓中心.配備一定數量的滑雪教練,向初學者提供教練指導和服務。在滑雪場建立急救中心,配備專業救護人員,處理滑雪旅游中可能出現的突發事件,提高滑雪場安全系數,保證滑雪愛好者的人身安全。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