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企業核心競爭力是企業獲取持續競爭優勢的來源和基礎,中國企業欲在經濟全球化大潮中立于不敗之地,最有效也是最關鍵的一點,即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企業信息化建設是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很多企業不得不面對信息化建設失敗的現實,究其原因在于企業員工的信息素質太低,無法滿足信息化建設及其帶來的企業變革的要求。因此,提高企業人員的信息素質對于增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促進企業的生存與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 核心競爭力 信息素質 培養
21世紀是一個信息技術的社會,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將人類社會不可逆轉地推進信息時代。在這個時代中,企業獲取與處理信息的能力成為其競爭力的重要體現;同時,信息技術也加速了全球一體化進程,使得我國企業不得不在新的國際分工中謀求生存空間,并在新的國際商業規則下參與競爭。在這種競爭激烈程度逐漸加劇的環境中,企業必須提高自身信息化程度和應用水平,才能不斷增強自身的競爭力,才可能真正實現和國外企業對話與公平競爭。
一、企業核心競爭力與企業人員信息素質界定
1.企業核心競爭力
“企業核心競爭力”最早由兩位美國企業經營戰略管理學家帕拉哈德和哈默1990年在《哈佛商業評論》上提出來。企業核心競爭力是指企業賴以生存和發展的關鍵要素,如某些技術、技能和管理機制。它包括“軟”的或“硬”的方面,也可能是無形的、不可測度的。一個連續成功的企業必定有其核心能力,這種能力需要開發、培養、不斷鞏固以及更新,因為即使建立了核心競爭力,也還有可能再瓦解。如何保持企業的競爭力就成了企業經營管理中的重要問題。
2.企業人員的信息素質
信息素質的概念是美國信息產業協會主席保羅·澤考斯基于1974年首次提出。根據美國的一些社會學家和教自學家的觀點,信息素質或信息素養是指個體對信息及其特點,價值的認識和獲得、利用、開發信息等方面的能力。它集中表現在對信息技術的操作和應用能力上。評判一個人信息素質的高低;是看掌握信息量的大小而是看他對信息的操作和使用能力的強弱。
在今天的知識網絡時代,具有較高的科學素質、信息化水平管理能力,已成為新一代知是員工的基本特征。這就是說,信息化素質是現代員工素質中最重要的內容。信息素質最大的特征是人們對信息文化的內化。信息素質包括信息知識、信息觀念、信息能力、信息道德等方面的內容。
3.企業人員信息素質的重要性
一方面,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一方面將人類社會不可逆轉地推進信息時代,在這個時代中,企業獲取與處理信息的能力成為其競爭力的重要體現;另一方面也加速了全球一體化進程。中國加入WTO后,我國企業不得不在新的國際分工中謀求生存位置,并在新的國際商業規則下參與競爭。在這種競爭激烈程度逐漸加劇的環境中,我們的企業只有提高自身信息化程度和應用水平才能真正和國外企業對話和公平競爭。因此,普及信息知識是企業發展的需要。
另一方面,員工是企業生產力要素中最積極、最活躍的因素,員工是企業的基本要素,一個企業的發展很大程度取決于企業的員工,企業的員工素質對于企業而言是至關重要的。員工既可以成為企業興旺發達的力量源泉,也可能成為企業破產倒閉的罪魁禍首。對于管理信息系統建設來說,人的因素同樣具有決定性的作用,在系統建設的各個階段,對處在企業不同崗位上的人員素質都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因此,這就要求企業普及信息知識,提高員工的信息素質,讓每一位員工既是信息的需求者,又是信息的提供者,并在企業內部形成一個有效的信息增值網絡。
二、企業人員信息素質現狀
1.信息建設觀念滯后
很多企業沒有充分認識到信息建設的重要性,對企業人員信息素質建設投入不夠。很多仍愿意停留在舊有的管理及銷售模式中,并不感覺到信息技術會帶來什么樣的成效,有的企業還要面對生存的壓力、資金的緊缺,讓他們拿出精力和資金來完成企業的信息化,難度可想而知。另外,在新的管理模式下,自身素質不足將更充分顯現,現有的企業職工由于自身素質問題,面臨對于技術革命帶來的新操作方式的不適應,甚至面臨殘酷而痛苦的淘汰過程。因此,無論是企業的管理層,還是企業的員工都急需轉變觀念,正確認識信息化建設。
2.企業人員的素質低
企業信息化建設需要既懂生產經營管理,又懂現代信息技術,還具有先進管理理念的復合型人才,我國很多企業都缺乏這樣的人才。此外,企業很難找到一批IT業的高級人才,專職的IT人員薪水較高,且往往需要更大的空間學習、交流、應用,企業本身提供的環境可能留不住這些人才。只有當企業中的骨干隊伍具備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的本領與能力,同時能夠真正理解信息為管理服務、為經營服務的管理理念,企業領導建立起信息管理不可缺少的觀念,形成決策辦事講科學、靠信息的工作習慣的時候,信息化的建設才有意義。
三、提高企業人員的信息素質
企業核心競爭力離不開高素質的人力資源特別是人才資源,提高企業人員的信息素質是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關鍵。要有一批對企業忠心耿耿的生產經營者和業務骨干,企業才能保持核心競爭力并不斷開發出體現核心競爭力的核心產品。為了增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很多跨國公司在提高員工的信息素質技能上下功夫。
1.培育一支高水平的人才隊伍
市場競爭的核心在人才,企業要在激勵的市場競爭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須建設一支高素質的人才隊伍。信息化建設,人才是關鍵。建設一支高水平的信息化人才隊伍,全面提高全體員工的信息化意識和信息化處理技能,是企業信息化建設的一項重要任務。
目前,我國企業缺少專業技術人才和市場開發、管理方面的人才,是制約核心能力形成的一個重要原因。所以,必須努力培養造就一支高水平的人才隊伍。這支隊伍要既具有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的本領,又具有為經營管理服務的理念;既善于學習,又勇于實踐。因此,全員信息教育的對象是企業的全體人員,上至企業總裁,下到基層的每一個人。全員信息教育的內容既包括信息技術,也應該涵蓋信息基礎知識、信息資源管理理論、信息技術和信息經濟等諸多方面。
今后,企業不僅要加大對信息化專業技術人才的培訓、培養和引進,更要注重對全體員工信息化知識、技能的培訓,只有激勵全體員工積極參與信息資源開發和管理,企業的信息化系統才能煥發出強大功能。當前,對員工培訓、培養的途徑很多,各種培訓班、講座、在職培訓、脫產學習、學歷教育等等,企業應有計劃、有針對性地對職工進行信息化培訓、輪訓、考核,并采取措施鼓勵職工積極參加計算機知識學習,全面提高職工的信息化水平。
2.培養以人為本的企業信息文化
以人為本的企業信息文化,就是要體現以人為本這一核心,按照以人為本的管理思想來營造企業的信息文化。企業信息文化既具有信息文化的一般特征,如數字化、智能化、網絡化、虛擬化、快捷化、交互性等等;又具有企業具體的現實特征,如企業行為的個性化、復雜化,組織結構的扁平化,企業成員道德觀念的多元化等等;同時,更注重強調人性與和諧、交流與學習、認識與參與等方面。以人為本的企業信息文化不僅要求企業在內部建立開放的管理環境,使企業能夠順利地實現橫向和縱向的溝通與交流,而且要求企業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方便地與外部的供應商、銷售商、顧客共享信息,善于吸收外界先進的技術、觀念和知識,處理好自身與環境之間的關系。
將信息素質課程列入公司培訓和職業繼續教育計劃。讓員工意識到自己是知識工作者,獲取利用信息是日常工作的一部分。一些公司還將信息查找和利用編入現行工作程序,或將信息查找利用和分享納入項目管理方法。
把信息素質當作一種同項目管理、交流和演講技能同樣重要的工作技能。在員工招聘和職位描述中,突出對信息素質的要求。與公司各級領導和人力資源部門合作,將有效的信息處理技能列為績效考核的一項內容,以獎勵具有信息素質的員工,并鼓勵更多的員工獲得信息素質。
3.以信息化提升企業管理水平
新世紀的經濟是信息化的經濟,信息技術在企業核心競爭力中居于越來越重要的地位。在信息時代的今天,信息是企業經營活動的起點,是預測和決策的基礎,是企業的重要資源,是提升企業管理的重要手段。一個企業信息不靈,就相當于人的耳目不靈、鼻子不通,將無法生存。所以,企業要盡快將計算機引入信息管理,盡快完成信息管理電子化、數字化和網絡化;暫不具備上述條件的也必須強化信息機構建設,建立信息網絡。要認真進行市場調查和預測,按照市場需求組織生產經營活動。要把信息作為管理活動的基礎依據來提高企業管理水平,促進企業核心能力的形成。
四、結論
企業信息化建設是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企業欲在經濟全球化大潮中立于不敗之地,必須加強企業的信息化建設,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企業信息化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它不僅包括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與通信技術在企業中的應用,更重要的是,在信息化過程中,必須對企業的管理制度、組織架構、運行機制進行深層次變革,必須在企業管理中融入現代思想理念,應用現代管理方法。
參考文獻:
[1]張旭梅但斌劉 飛:企業信息化工程.科學出版社,2003
[2]靖繼鵬張海濤:企業信息化規劃與管理.機械工業出版社,2006
[3]歐陽峰傅湘玲:企業信息化管理導論.北京交通大學出版社,2006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