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2004年的《中國統計年鑒》,2003年我國有196222個國有及規模以上非國有工業企業,其中小企業為172591個,占企業總數的88%左右;并且小企業最終產品和服務價值占全國國內生產總值的近50%,小企業不僅向國家繳納了大量稅款,而且吸納了眾多城鄉勞動力,是促進我國經濟結構調整,國民經濟發展和維護社會穩定的重要力量。因此關注小企業,規范小企業會計行為是目前會計工作中的重要內容。2004年4月27日,財政部發布了《小企業會計制度》,要求符合條件的小企業從2005年1月1日起執行。但由于多種原因,該制度在一年多的時間內并未得到有效實施。本文就是探究存在的問題,提出解決措施。
一、影響《小企業會計制度》有效實施的因素
1.小企業對自身的定位認識不足。《小企業會計制度》規定,本制度只適用于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內設立的不對外籌集資金、經營規模較小的企業。但制度中對小企業的界定標準并不十分明確,這導致一些企業搞不清自身是否屬于小企業的范疇。根據小企業所處的發展階段,可將小企業分為兩類:一是成長期小企業,即處于成長期、有可能迅速擴張為大中型企業的;二是處于初創期、需要兩年或多年時間才能成為中型企業的。考慮到制度轉換成本的因素,前者不適宜執行《小企業會計制度》。部分小企業不能明確自身屬于前者或后者,因此不執行該制度。
2.小企業內部會計人員素質相對較低,對執行《小企業會計制度》優勢認識不夠。最近幾年會計方面的制度變化較快,一些小企業的會計人員本身業務素質不高,不參加培訓或者參加培訓也是走形式,根本沒搞清小企業會計核算與大中型企業的區別,不懂得執行《小企業會計制度》的有利之處。
3.小企業進行會計制度轉換的外在動力不足。小企業的會計信息外部使用不廣和監督弱化。對于不公開對外籌集資金的小企業而言,對外提供財務報告主要是針對債權人和稅務等部門。小企業最主要的債權人有兩個,一是業主的親友和企業員工,二是金融機構。但這二者對小企業會計信息的關注程度都不是十分強烈。當前,大多數小企業已民營化,關心其會計信息的主要是稅務、工商、物價和統計等部門。事實上,這種政府各部門既共同管理,又各司其職的局面,最終形成了小企業財務會計工作監督管理上的盲區,導致小型民營企業財務信息在這些部門并沒有真正有效的需求。沒有對企業全面財務會計信息的需求,也缺乏有力的監督,小企業沒有了進行會計制度轉換的外在壓力,必然會對新制度的執行持等待觀望態度。
4.有關部門重視不夠,措施不得力。在《小企業會計制度》中,有這樣的描述:“符合本制度規定的小企業可以按照本制度進行核算,也可以選擇執行《企業會計制度》”。既然小企業有兩種會計制度可供選擇,那么企業必然會進行一番比較,選擇成本較低者。而繼續執行《企業會計制度》對企業來說,可減少對會計人員培訓的費用,無制度轉換成本,其成本較低。
二、《小企業會計制度》執行的有效途徑
1.加強對執行《小企業會計制度》優勢的宣傳,推進《小企業會計制度》的實施。執行《小企業會計制度》的有利之處在于:一是會計核算強度變小。這表現為《小企業會計制度》的會計科目比《企業會計制度》少23個,分別是資產類減少14個,負債類減少6個,所有者權益類的“已歸還投資”科目;成本類的“勞務成本”科目;損益類的“補貼收入”科目。會計科目的減少也導致減少了許多會計事項的核算,比如,對資產減值準備的計提,小企業只要求對流動資產即短期投資、應收賬款、存貨計提減值準備,少了對長期投資、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等的減值準備的計提。二是會計核算難度降低?!缎∑髽I會計制度》中的一些會計科目雖然名字沒變化,但核算內容較簡單。比如,對短期投資的期末核算,雖然都要求成本與市價孰低法,但二者比較的方法局限為最簡單的總體比較法。三是將給企業帶來有利的經濟后果。如將借款費用資本化范圍擴大,造成當期費用降低,利潤增加,固定資產價值增大。因此執行《小企業會計制度》將使企業增加利潤,增加資產總額,從而增強盈利能力和償債能力。
2.提高會計人員素質。會計人員的素質主要就是指會計人員理解現代會計的基本精神、基本精髓的程度,并利用這些基本精神,基本精髓進行估計或判斷。頒布的《小企業會計制度》執行中將會遇到比執行《企業會計制度》大得多的困難。因此應對在職會計人員提供后續教育的機會,通過培訓、宣傳、競賽、考試等多種形式,提高在職會計人員的水平;同時與各高校加強聯系,是在校的后備會計人員及時掌握最新的會計信息,這樣,當他們一旦走上工作崗位,必然會更有效地執行《小企業會計制度》。
3.健全企業會計組織結構。與大企業相比,中小企業的規模、資金、政府的支持程度等在競爭中處于弱勢,相形之下形成了巨大的生存壓力。中小企業為了在市場競爭中獲得利益,更容易受到一些外在因素的影響,進行違規經營。另外許多小企業采取家族式經營方式,內部機構不健全,職責模糊不清,有的根本不設置會計機構,需要報表或納稅時,突擊編寫,臨時應付,有的雖然設置會計機構,但會計人員兼職較多分工不明確,并以主要領導人為核心,實際也無法控制,造成財務管理混亂,會計信息失真。這種中小企業存在財務機構設置不合理,沒有健全的會計組織結構和會計核算系統以及內部控制系統狀況,使會計基礎工作極為薄弱,并且短時間內不會有很大改變,從而給新制度的順利實施造成了巨大阻礙。要逐步改善這種情況一要國家要加大處罰力度,提高會計失信成本,遏制會計造假屢禁不止。二要合理實施內部約束和牽制制度。三要根據各企業的不同情況,制定適宜本企業特點的內部核算管理辦法,如存貨管理、投資管理、固定資產管理,等等。四要建立詳細的內部分析報告制度,為企業管理提供詳實的分析材料和改進建議,為《小企業會計制度》順利實施提供重要動力。
4.財政部門等有關部門應采取有效措施,推進《小企業會計制度》的實施。一是幫助小企業的負責人轉變思想,樹立規范管理、科學理財的觀念,重視企業會計制度轉換工作。二是幫助小企業認真做好制度轉換工作。一方面幫助小企業的會計工作者認真學習、領會《小企業會計制度》精神、方法,另一方面要幫助小企業抓緊制定適宜本企業特點的內部核算辦法,為《小企業會計制度》的有效實施作好準備。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