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通過分析知識型員工的特點,闡述了知識經濟時代人力資源管理的基本特點和方法。
[關鍵詞] 人力資源 管理
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迅速興起和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快速發展,人作為知識和技術的載體,越來越成為企業發展的核心力量,人力資源管理與開發也逐步提升為企業的戰略問題。人力資源作為現代企業一種最重要的資源,如何合理地管理和開發人力資源,激發人的潛力,提升企業競爭力,是組織成敗與否的關鍵。
一、人力資源管理的動態整體性
人才首先是社會的,然后才是企業的,企業應是開放的,社會在變,周圍的環境在變、人才也在變,如果企業不因人而宜采取不同的方法,只用一種靜態、孤立、封閉的思路與方法去對時刻處于社會范圍內動態的對象——人才的管理工作,不難想象其效果將是事與愿違而管理不好人的。要把人力資源管理與開發作為整體來研究,從人才的引進、培養到激勵、考核,進行全方面的整體開發,通過各環節的協同作用,發揮人力資源管理的整體功能。
人力資源的開發與管理不只是企業領導、人力資源管理工作者的事,而是全體員工共同的事。我們需要集思廣益,調動員工的積極性,為人力資源的管理與開發獻計獻策,同時也可通過這種方法側面的了解員工的需求,這對于我們不斷改進管理方法,穩定人才都起著重要的作用。
二、以人為本,體現職工價值
在以前,我們對事物的處理講究的根本法則是“情、理、法”,即情感、道理、法律,違背了這三條法則,在事情的處理上,那將是舉步維艱。對員工的積極性調動,人員主觀能動性的“內驅力”引導,我們卻很少提及或重視。
以前的人事管理中我們都是以事為本,不管是政府還是企業,做事都以“事”為中心,不管怎樣去做,只講求最終結果而很少涉及其中的過程,只抓到了點,很少涉及到面。對人才很少加以開發利用。管理中的以人為本,首先就強調人是企業的根本,決策要靠人去做,把人真正當成是企業最重要的因素,最重要的資源加以開發和利用。
知識經濟時代人才的最大特點就是人才本身的自我實現。人力資源管理中的“以人為本”在本質上正是以促進人自身自由、全面發展為根本目的的管理理念與管理模式,而人自身自由、全面發展的核心內容是個體心理目標結構的發展與個性的完善。
三、建立多元化的激勵機制
建立科學的人才評價體系,完善績效評價辦法。探索和建立以完善收入分配辦法為中心的物質激勵機制。關注員工價值,引入人才市場價位機制,積極進行薪酬制度改革,形成多元、配套、有效的薪酬激勵體系,體現高才高薪、特才特薪的原則。積極探索知識、技術、管理資本參與分配的有效形式,加大對有突出貢獻的優秀人才的獎勵力度。
從員工的心理需求和人力資本特征出發,確立符合人才自身特點的精神激勵新觀念,綜合運用社會環境激勵、工作目標激勵、榮譽感激勵等多種激勵手段,充分發揮精神激勵的作用。
四、加強員工之間的信任與溝通
知識經濟時代信息的傳播與獲取都十分的迅速,我們無法時刻掌握員工的思想狀況,只能看到一些表面的東西,無法知道他們究竟怎么在工作,完成這件事情的過程怎樣,是否能達到預期的效果。這樣,我們除了對他們信任以外,別無它法。如果在企業中,我們管理過多,處處存在不信任的氣氛,結果不難想象,彌漫著懷疑氣氛的組織,越來越忙的上司,慢慢失去自主能力的下屬,越來越低的工作效率,越來越高的運營成本。
此外,良好的內部溝通機制不僅能夠充分體現企業對員工的尊重與重視,同時也能夠及時發現企業在生產管理方面的問題。平等、互相尊重、有人情味的關系氛圍是企業保持穩定和持續發展的必要保障。我們應該建立良好的多角度、雙向的、多級的溝通機制,形成管理層與部門領導、部門領導與普通員工、管理層與普通員工、普通員工之間的多層次交流對話機制,保持溝通渠道的暢通,要讓員工意識到管理層樂于傾聽他們的意見,他們所做的一切都在被關注,使每個員工都有參與和發展的機會,從而增強管理者和員工之間的理解、相互尊重和感情交流。
五、建立心理契約,實施情感管理
知識經濟時代,大多說員工已不再是為生存而工作,他們渴望能力的充分發揮和自我價值的實現,他們與企業更多地體現為一種“雙贏”關系:共同創造,相互信任和尊重,共享成果。員工不是完成任務的工具,他們的情緒、情感都影響著個體在組織中的思想和行為,因此,情感管理強調把員工真正當成人來看待,用信任、贊美和關心代替機械的組織管理,設身處地地為他們著想,加強相互之間的溝通與交流,了解他們的需求和期望,及時發現問題所在并給予解決,盡力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無形中就提高了員工對企業的認同與忠誠。這種方式能創造個體與組織之間的相互信任,從而更有利于提高勞動生產率。
六、塑造先進的企業文化
企業文化是全體員工認同的共同的價值觀,它具有較強的凝聚功能,它對企業長期的發展和穩定員工都起著重要的作用。追求卓越的文化才是做好人力資源管理的關鍵。先進的企業之所以能夠戰勝落后的企業,就是因為先進企業的文化比落后企業的文化更能適應競爭的要求、更具有生命力的緣故。文化是經濟發展的深層推動力,用文化手段促進國際貿易,已經成為西方發達國家的“國際營銷藝術”。經濟活動往往是經濟、文化一體化的運作,經濟的發展任何時候都呼喚文化的支持。任何一家想成功的企業,都必須充分認識到企業文化的必要性和不可估量的巨大作用。因此,21世紀企業之間的競爭,根本的是文化的競爭。企業出類拔萃的技術創新、體制創新和管理創新的背后,優秀而獨到的企業文化,是企業發展壯大、立于不敗之地的沃土。
參考文獻:
[1]周三多:《管理學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2]肖光強:《知識型員工的管理策略》.企業改革與管理,2001(2):13~14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