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會計的本質在于說明會計信息的真實、完整,但由于當前我國制度不完善、社會經濟監督不力等外部因素,以及企業利益驅動的內在動因,會計信息失真事件頻頻出現。會計信息的失真嚴重侵害了會計資料使用者的利益,破壞了市場經濟秩序。本文對會計信息失真的危害進行分析,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解決會計信息失真的對策。
[關鍵詞] 會計 信息失真 危害 原因 對策
會計信息失真,是指會計信息的程序不符合會計制度,會計準則,以及相關的法律、法規等法定規范標準,在所有重大方面都不能公允地反映會計主體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及現金流量情況的會計信息。在實際工作中往往由于各種原因會造成會計信息失真,經濟越發展,會計工作越重要。隨著我國加入WTO,更加深入的融入全球市場經濟對會計信息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因而,保證會計信息真實、可靠,對于維護社會經濟秩序,保證經濟持續定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所以很有必要對會計信息失真所造成的危害及對策進行一些探討。
一、信息失真會造成諸多方面的危害
會計信息失真將給信息使用者帶來巨大損失:
1.破壞投資環境,影響經濟資源的合理分配,會計信息失真影響會計信息使用者做出正確的投資決策,損害了投資者和債權人的利益,打擊了他們的投資信念,影響資本市場正常發展,破壞了社會經濟資源的優化配置和有序流動。
2.導致稅收和其他國有資產的國家合法的應有收入大量流失,影響和破壞了國家經濟政策的制定和宏觀調控措施的執行。
3.破壞正常的社會經濟秩序和生產經營程序,單位或企業的生產者離不開及時、準確的各種會計信息,如果會計資料不實,企業管理層很難做出正確的經營決策,導致資金短缺,效益低下和虧損,直至積重難返,嚴重影響了我國正常的社會經濟秩序,阻礙了我國市場經濟穩步、快速地發展。
4.嚴重破壞了企業形象,損害投資者的利益,影響了我國資本市場的發展,也動搖了社會公眾對政府的信心。
5.助長了管理者的私欲膨脹,市場經濟發展的一個基本目標就是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企業管理層在利益驅動下,大多數通過做假賬,將一些不合法規的支出合法化。并且管理層次越高,短期內就越難于識別
治理會計信息失真這一因擾政府、社會、企業的嚴重問題,必須采取切實有效的應對措施,加強審計監督,以杜絕會計信息失真。
二、會計信息失真的治理對策
隨著我國經濟建設步伐的加快和入世后與國際的全面接軌,對會計信息質量的要求也相應地提高。因此,治理會計信息失真已成為當務之急,我們必須把它作為一項長遠的任務,堅持不懈地抓下去。筆者認為,解決當前的會計信息失真問題應當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加強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建設。我們應當看到我國會計實務界聲譽是很差的,一提起會計,人們就和造假聯系起來。缺乏職業道德是造成這種現狀的一個重要原因。因此我們應加強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建設。
2.加強財會隊伍建設,提高會計人員的業務素質。目前,我國企業財務會計人員業務素質較低,法律意識不強,執行國家各項財經法規的能力普遍偏低,導致會計基礎工作不規范。因此,我們要完善會計人員從業資格制度,健全專業資格確認制度,在堅持目前專業資格 “考評”結合制度的上,相應提高資格考試的入門條件。
3.建立合理管理系統,進行有效控制。一個有效的單位或企業內部組織機構體系,可以通過加強內部控制,而后漸漸滲透到單位或企業管理的方方面面,進行正確的記錄與反映。建立健全內部會計互控制度,定期對賬、稽核制度,保證會計記錄的完整、準確。同時引入財務總監對單位或企業的內部進行監督,發現問題及時反饋、解決。通過財務總監的協調作用,使國家資財得以保護;同時使管理者的違規行為受到限制,而整個內部控制體系也可以在比較正常的狀態下進行運作。
4.加強管理,明確責任。治理會計信息失真,必須從建賬、記賬等日常會計活動一開始就要明確將來的法律責任和權利,提高會計人員和其他參與會計工作人員的法律意識。新的《會計法》中明確了會計責任,“單位負責人對本單位的會計工作和會計資料的真實性、完整性負責”,規定承擔法律責任的主體為“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同時明確要求單位負責人掌握一些基本的會計知識,從根本上杜絕以“不懂會計為由推卸責任”。關于會計人員任職資格的要求,則有利于促進會計人員不斷提高專業素質,在越來越復雜的經濟交往中改善專業判斷的質量,從專業技術的角度 降低會計信息失真的程度。
5.加大執法力度和監督力度。要充分發揮內部審計監督的職能,建立和完善社會監督體系。我國近年來借鑒外國成熟經驗,結合我國實際情況,先后制定并發布了一系列會計法規,盡管會計法規還有待進一步完善,但只要嚴格執行,基本能夠保證會計信息的質量對會計信息失真的治理,必須加大對造假者的處罰力度,使其造假的預期成本遠遠大于其造假的收益,讓造假者無利可圖,從根本上遏制操縱會計信息行為的發生。
總之,我們應對我國的會計信息失真問題引起足夠的重視,加大對會計行業的整頓和建設,確保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同時,相關利益群體也應采取措施提高自身識別虛假會計信息的能力。只有這樣,我國的會計工作才能走向正軌,我國的經濟建設的秩序才會規范有序,我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才能健康、快速地向前發展。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