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旅游傭金“公對公”是解決旅游業“回扣”現象、旅行社“零團費”、低價報團等問題的有益探索和嘗試。旅游傭金“公對公”對促進旅游經營活動鏈上的各主體的經濟利益分配合理化,規避各主體的風險,促進導游人員報酬機制的優化等有積極一面,但對治理“回扣”現象還存在斬草未除根的現象。因此,在實施“公對公”的基礎上,必須要有政府的介入,加強對旅游市場價格指導,加強對旅行社的監督等措施才能徹底治理“回扣”現象。
[關鍵詞] 旅游傭金“公對公” 治理 “回扣”
旅游傭金“公對公”制度是解決旅游業“回扣”現象、旅行社“零團費”、低價報團等問題的有益探索和嘗試。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第八條明確規定:“經營者不得采用財物或者其他手段進行賄賂以銷售或者購買商品。在賬外暗中給與對手單位或者個人回扣的,以行賄論處。”而現在旅游業內,旅游單項產品供應方為了銷售商品,給旅行社和導游等中介方各種各樣的好處費,已經是公開的秘密了。這部分收入即未如實入旅行社的賬,也未如實反映在導游和司機的薪酬的賬戶,同時也未在合同與其他協定中公開約定。由于購物回扣通常數額大,發生頻率高,嚴重損害了旅游者的利益和影響旅游業的發展。為了規范旅游傭金收授行為,2002年,國家旅游局正式提出要將旅游行業的回傭納入規范管理。各地方旅游管理部門紛紛出臺相關規定,以規范旅游傭金的管理,促進旅游市場發展。旅游傭金“公對公”就是在這種一片叫好聲中產生并在一些地方試行。那么根據地方上旅游傭金“公對公”實施的情況,以及對解決旅游業內的“回扣”等問題的功效如何,筆者本著一分為二的態度對該制度從利與弊兩個方面全面分析,以求得對該制度的全面認識,讓業內人士都來關注、研究旅游業內傭金管理的有效辦法。
一、旅游傭金“公對公”制度的內涵
旅游傭金就是對景點、旅游購物等企業對旅行社(導游員、司機、部門經理)給付的回傭。所謂“公對公”就是具有獨立經營能力的單位和機構之間進行協作,收授傭金。這里的“公”指的是單位而非個人,只有單位(以辦理營業執照為準)才有收取傭金的資格,個人是不能收取傭金的(獲取法律許可的特殊資格的人除外)。即旅游單項供應商與旅行社之間“公對公”傭金結算方式將傭金納入財務系統,在旅行社與企業結算之后,旅行社按照一定比例分配給導游。在具體操作上,以張家界為例,在旅游傭金“公對公”后,取消固定回報和現場給付,一律通過工商銀行結算,在納稅后(所有的傭金收入都必須交納5.5%稅金)按照4∶4∶2的分配比例劃轉給地陪導游員、司機、全陪導游員的傭金卡上。在該地,購物、景點等企業給付的傭金只能對旅行社。導游員、部門經理等是旅行社的員工,在沒有獲得法人單位授權情況下不得收取傭金。旅游傭金“公對公”得實施主要體現以下兩個條件:一是“明示”即在合同、發票等中明確表示;二是“入賬”即依法納稅。以上特征足以說明該辦法已將“回扣”這一非法收入通過“公對公”的方式合法化、合理化、程序化。
二、 旅游傭金“公對公”制度的合理性解析
1.促進旅游經營活動鏈各主體利益分配合理化
旅游單項供應商、司機人員、導游人員、旅行社本來就是 “旅游經營活動鏈”上的各不可取少的一分子,“公對公”實施后,更是把他們的經濟利益緊密地聯系成一體,形成了一條“經濟效益鏈”。旅行社全體員工共同創造的傭金收入直接由旅游供應商賺到旅行社的賬戶上,既增加了旅行社的收入,又從根本上堵住了導游私收回扣的路子,還能給國家帶來更多的稅收收入;導游有效地參加了旅行社價值創造的過程,旅行社給其一定的福利保障。在這樣的分配機制下,旅行社的盈利有了保證;旅游供應商必須提供貨真價實且有特色的長篇,否則就不能吸引游客消費;導游也只有提供令游客滿意的服務才能取得小費收入。這些都切實保證了游客的利益,有利于促進我國旅游業的健康發展。
2.促進導游人員報酬機制的優化
旅游傭金“公對公”實施的前提,旅行社必須對隸屬于它的導游人員發放300元~400元的基本工資,然后對屬于旅行社的回傭,按比例與導游之間進行結算,這樣導游人員的薪金改革成由兩部分構成:基本工資+回傭比例。這種薪金結構對維護導游的工作積極性,導游隊伍的為穩定性有著重要的作用。因為導游工作受旅游地客流季節波動影響大,以張家界為例,每年3月~11月,導游人員基本上是滿負荷工作,而12月至來年2月,導游人員基本處于失業狀態,也就沒有收入。因此,“公對公”實施后,導游人員因談季、生病、有事或其他原因不能上團,也有了基本的工資保障,勞動休息權及其他待遇也有一定的改善,也體現“多勞多得,少勞少得”的分配原則?!肮珜焙?,導游收入結構合理化、合法化,收入變得透明,也避免了不合法收入給導游人員帶來的心理壓力。
3.規避旅游經營活動鏈各主體的風險
任何經營者在開展經營活動時必須規避風險。風險不僅是經濟風險還有法律風險。《反不正當競爭法》對什么是商品折讓,什么是傭金,什么是商業賄賂做出了明確的界定。只有明示的方式,納入稅收管理的才是合法的傭金。眼下,旅游市場上旅游經營活動鏈上的主體:導游員、司機、部門經理自由收取回扣行為是違法行為。收取的不是傭金而是商業賄賂,實施的不是組織游客消費而是商業欺詐。(1)景點、購物等企業給付的人頭費、減免政策和回扣由于沒有對“公”,沒有明示、沒有納入稅收管理是典型的商業行賄行為。(2)導游員、司機、部門經理在收取上述的賄賂后組織游客進點店游覽、消費是一種商業欺詐行為。(3)景點、購物等企業沒有對“公”給付傭金,是幫助導游員、部門經理等個人偷逃稅收行為。反之,上述個人通過私收回扣變成了偷稅和逃稅。有這么多的違法違規特征所在。在這個旅游經營活動鏈上每個主體都有著極大的風險。只有“公對公”后,這些障礙就逾越過去了,整個行業也才能合法自主經營。
4. 提高了社會對導游人員社會地位的認同
行業內部一直對“回扣”諱莫如生,媒體、旅游研究者、管理者、游客在內的大部分人一直把旅游行業內的旅游服務水平打折扣,消費者利益受損等問題歸咎在導游的私下收受“回扣”上,導致社會對導游人員的誠信評價不高,游客接受正常的旅游購物時,有“導游私下收受高額非法收入”這樣的先入為主的想法,會產生消極購物、抵觸情緒?!肮珜睂嵤┖笞寕蚪饛氐灼毓庥谏鐣?、公眾、游客,同時讓社會對傭金也有全新的認識、了解,讓社會知道收授傭金并不是不法行為,只是在規范之后才能長久收益;只有私底下收授傭金才是游客抵觸、甚至憎恨的,也是國家限制的。公開的傭金機制將淡化游客的抵觸心理,也修正了社會對導游收授傭金的偏見,提高了社會對導游人員社會地位的認同。
5.理順旅游市場的管理關系
旅游傭金由暗變明后,旅游企業可以理順管理關系,走品牌化道路;導游員、司機可以按勞計酬,提升終端營銷能力。景點、購物等企業可以在同一平臺上公平競爭,做大做強。整個行業將會健康有序,最終形成核心競爭力。
三、旅游傭金“公對公”制度治“回扣”的缺陷
1.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導游對“回扣”的依賴性
由于目前導游的薪金體制沒有改革,特別是沒有健全的導游激勵機制和導游績效薪金機制,導游得不到合理的待遇和穩定的收入而陷入高額回扣中不能自拔,所有的良苦用心、熱情笑臉都是圍繞延長購物時間和次數、增加景點而展開。而目前實施的“公對公”傭金機制基本上是旅游供應商與旅行社之間的結算,然后再在旅行社與導游之間結算。只是對導游的傭金公開化、程序化,并沒有從根本上改變導游的薪金構成,況且導游薪水的惟一合法來源是旅行社明有暗無的基本工資,因此,導游的收入荏苒處于極度不穩定性,導游從生存、發展的角度,以及索取勞動報酬的角度來看,其關注旅游購物的回傭數量的熱情是有增無減。因此,實施旅游傭金“公對公”,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導游對“回扣”的依賴性。
2.沒有從根本上遏制旅行社的低價報團行為
旅游傭金“公對公”實施中,旅游供應商與旅行社之間的結算在很大程度上具有暗箱操作的性質。如果對外公開的傭金比例和實際操作的傭金比例不一樣,那一部分沒有公開的傭金的比例照樣可以成為旅行社進行低價競爭的資本,即旅行社和商家可以合法地從事不合法的交易。
3.沒有形成對旅游傭金源頭規范管理的有效措施
旅游傭金這是導游收入的主要來源。那么高額的回傭從何而來?這個問題業內人士眾說紛紜。筆者認為,高額回傭來源于旅游商品的超高標價。2002年,新華社兩位記者到海南采訪后爆出驚人內幕:成本加100元左右的珠寶,在珠寶商場標價17800元至23800元;20元左右的普通珠寶標價在1880元以上。顯而易見,超高標價之中的“水分”便是高額回傭的源頭了?!肮珜眰蚪鸶母镏皇菍蚪鸬姆峙溥^程,以及其結果予以規范,卻對其產生的源頭規范好像有些鞭長莫及,缺乏有力措施保證。
四、切實實施“公對公”制度,治理旅游回傭的幾點建議
1.加強政府價格指導,規范旅游回傭的源頭
對于旅游高額傭金的源頭管理,必須要有政府的介入,配合旅游傭金“公對公”實施。目前,定點購物商店的商品,品種繁多,標價混亂,質地及生產年代不清,等級無對比性。為了保證旅行社的合理收入——購物傭金,政府相關部門應該聯合起來對定點商店的旅游商品進行分類,分等級。鑒定質地,并制定政府指導價格,加貼中國旅游局的標貼。確實地做到定點比路邊小店貨真、貨全、且有質量保證。政府介入可有效遏制旅游業內商家聯合哄抬高價,欺詐游客等行為。建立一支以政府牽頭,由旅游、工商、公安、稅務、物價、質量技術監督等部門組成的聯合執法隊伍,來規范和整頓旅游購物市場,真正規范旅游回傭的源頭。
2.加強旅行社的監督,確?!肮珜钡膱绦辛?/p>
導游人員的合法權益和合理待遇的保障,旅游傭金“公對公”的規范長久執行的關鍵在于旅行社。旅行社對其隸屬的導游人員如果不能如實如數地發放基本工資,導游們沒有基本工作保障,所有收入來源于旅行社分配的回傭比例,導游們又會陷入接團時獲取更多收入的欲望,導游們與旅游供應商的傭金回扣又會由“明”轉為“暗”,旅游購物市場的價格也會暗中飆升,“公對公”措施的作用將殆失。因此,加強對旅行社的監控,監督旅行社發放導游人員基本工資的執行力,是旅游傭金“公對公”長久有效實施的保障。
參考文獻:
[1]苗學玲:對旅游業回扣現象的反思.旅游學刊,2001.2:31~34
[2]陳天嘯:導游人員職業權益維護及其利益表達.旅游學刊,2006.4:60~65
[3]楊美霞周國海:淺議中國導游薪金管理制度改革.經濟與管理,2005.10:32~35
[4]南開大學國際商學院旅游學系本科生科研創新小組.對建立合理的導游人員職業機制問題的探討.旅游學刊,2003.6:71~76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