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通過研究中國保險業的誠信問題現狀及具體表現、帶來的危害分析指出中國保險業的缺乏誠信產生的原因,同時根據誠信模型圖的分析提出解決保險誠信的建設的具體方案。
[關鍵詞] 誠信 誠信缺失 誠信缺失的原因 誠信建設
一、我國國內保險業誠信問題現狀
我國保險業現今還存在許多問題,其中保險誠信是最主要的。目前,我國保險業的誠信問題,存在于開發、管理、宣傳、經營和實施的各個方面。一方面,有些保險公司和保險中介為追求利潤不顧損害消費者利益,如設計保單時的文字陷阱,出險時的惜賠或無理拒賠,故意誤導顧客,借助行政力量強迫保險,展業理賠兩張臉等等,還有些中介公司缺乏誠信,夸大其詞,隱瞞欺騙顧客來獲取高收入;另一方面,有些投保人通過投機或非法手段騙保取得錢財,甚至不惜走上犯罪的道路。
二、誠信缺失的具體表現、帶來的危害和產生的原因
1.誠信缺失的具體表現
那么,我國保險業誠信缺失表現在哪些地方呢?據調查,主要有保險公司和保險從業人員的誠信缺失、保險中介的誠信缺失、保險消費者的誠信缺失等,以下就以上問題做具體分析:(1)保險公司和保險從業人員的誠信缺失,突出表現為:保險公司在設計保單時,用隱晦或所謂專業性的語言設置陷阱,待出險或給付時逃避保險責任;對客戶進行誤導宣傳,為獲取業務不擇手段;通過協議或借行業協會名義聯合限價、劃分市場進行壟斷經營;展業理賠兩張臉,通過拖延賠付、無理拒賠等手段侵害被保險人利益。(2)保險中介缺乏誠信保險代理人夸大保險產品功能、隱瞞不利于投保人的條款、有的保險代理人甚至與投保人合謀欺詐,損害被保險人利益、保險中介機構欺詐誤導投保人或欺騙保險公司等。保險公司沒有進行風險控制,以及對保險代理人的有效管理,最終承擔保險代理人承諾的責任。(3)保險消費者誠信不足,主要表現在:不履行如實告之義務,隱瞞風險信息,騙取賠償;有些投保人先出險,后投保;有的偽造與保險事故相關的證明、資料和其他證據,編造虛假的保險事故原因或者夸大損失程度,騙取錢財;有的人為制造保險事故騙取賠償,故意造成保險財產的損失及被保險人的人身傷亡事故。
2.誠信缺失帶來的危害
第一,對社會的危害,保險業是三大金融行業之一,如果保險業出現誠信危機,將會影響到社會的穩定發展和整個金融行業的順利運行,人們的安全不再有可靠的保障。第二,對保險行業的危害,保險公司與保險中介存在嚴重的誠信不足,就會使公眾對保險行業失去信任,導致保險需求大量減少,使保險行業失去穩定健康長期發展的基礎,最終使保險業償付能力不足,失去立足之本。第三,對保險從業人員的危害,對保險從業人員來講,如果對保險消費者不誠信,一旦被對方發現,不但人格會受到鄙視,還會失去客戶,業務開展就非常困難,收入自然就會減少,甚至會失去工作。
3.保險市場誠信缺失產生的原因
為什么會出現誠信缺失的問題呢?雖然誠信缺失的問題千差萬別,但歸根結底,主要是以下兩方面原因所致:第一方面誠信缺失的內在原因——只追求眼前的短期利益,追求利益最大化是所有企業和保險從業人員的最終目的,但有些企業和保險從業人員,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為了贏得客戶和利益,便不遵守誠信的規則, 推銷產品時一切都順客戶之心意,不向客戶介紹真實情況而是夸大自己的產品效果,當出了險時得不到原來承諾的賠償,最終的受害者肯定是消費者。第二方面誠信缺失的外在原因——市場規則不健全,信用管理的方法不明確,大多企業的內部管理存在一個漏洞,那就是沒有明確的懲戒措施,這就使一些投機的人放大了膽子去欺騙客戶,制度也就無從談其作用。
三、解決誠信缺失的具體意見和方案
那怎么樣來實現保險業的誠信建設呢?筆者根據誠信模型圖的分析提出幾點解決誠信缺失的具體意見和方案。
誠信模型圖分析:不管是保險公司還是消費者,都是根據利益最大化來展開活動的,這就要求相互之間有較高的誠信度表現,哪一方出問題了必然影響整個保險業的運作,帶來很多弊端。由此引出一個保險公司與客戶之間的誠信模型圖,如下:
保險公司與客戶的誠信模型
我們來分析上圖:在(Ⅱ)中,客戶不守信而保險公司是誠信的,如果保險公司發現其行為,可以拒付賠償金,并將其列入不誠信客戶名單,以后再遇到這類客戶時,可以根據情況向其謹慎提供保險服務或者拒絕提供服務,減少不合理費用和損失;在(Ⅲ)中,客戶是誠信而保險公司是不誠信的,當客戶了解到這一情況時可以通過法律手段來為自己取得合法權益,而此保險公司在人們心中的形象必定大打折扣,其公司的生意也會因為自己的過失而受到影響甚至癱瘓;在(Ⅳ)中,兩者都不講信用就形成了互相騙取的格局,其惡果必定由雙方共同承擔,誠信也就無所謂存在了。而在(Ⅰ)中,保險公司和保險消費者都是以誠信的態度相互對待,當然在保險公司取得長期穩定的收益同時消費者的權益也得到了最大的維護與尊重,這是相互受益的最好情況,是我國保險市場應達到的理想狀態,是保險業在我國經濟市場中穩健發展的最佳保障。
既然誠信在保險業中如此重要,那么保險誠信缺失的問題就不得不加以解決,由此從改善外部環境和內部環境兩方面提出解決保險業誠信建設的具體意見和方案:
1.改善外部環境
第一,加強政府參與管理力度,就我國目前保險市場的發展情況來看,在保險誠信建設過程中,如果只通過行業自律的方式來約束人們的行為顯然不夠力度,依靠政府的力量進行適度的干預,可以加快法律法規制度的建設,為我國保險業的發展提供保障。第二,需加快保險信用信息建設,信用信息是信用體系建設的基石. 首先要加強保險信用信息的有關立法,盡快出臺關于界定數據保密范圍的法律法規,從而充分保護消費者的個人隱私權和企業的商業機密,并設立嚴懲不真實數據提供者的條款。其次,加快保險行業標準建設,建立健全保險信用指標評價體系。建立保險從業人員和保險消費者的信用檔案和保險信用信息網絡,實現保險機構、監管機關和社會間信息資源的共享。第三,加強保險誠信失信的懲戒力度和體制,我國保險業正處于初級發展階段,法律法規體系不健全,所以必須實行嚴格監管模式。充分發揮法律的懲戒作用,加大失信懲戒力度,增加失信成本,使具有良好信譽的保險企業和從業人員充分享有誠實信用的益處和便利,使不講信用的企業和個人付出沉重的經濟和聲譽代價。第四,建立保險公司退出市場的保障機制,保險監管機構應通過立法或規定,要求保險公司要建立專門的保險保障備用基金,其目的是將破產保險公司的債務由各保險公司進行共同分擔,向破產保險公司的客戶償還破產保險公司不能償還的債務,以此來保障保險消費者的利益。
2.改善內部環境
第一,加強保險機構自身的誠信建設,各保險機構是開展保險業誠信建設的主體,所以,首先要要求全體從業人員特別是各級領導要以誠信教育為重,打牢誠信經營的思想基礎,徹底清理本單位的保單,對于不明確、不規范的條款及時進行清理修訂,不給欺詐誤導可乘之機;其次,把提高理賠質量作為規范經營和提高公司競爭力的核心內容來抓,讓顧客得到滿意的承諾;最后, 及時真實地提供有關人員和經營方面的信用信息,自覺接受社會監督。第二,加強行業自律,通過行業自律,減少不誠信現象,提高所有行業人員和企業的信譽度,使保險業在中國得到更多人的認可和尊重,這對中國保險業的長期穩定發展是極為重要的。第三,提高信用評級級別,信用評級制度是對保險機構實現承諾能力和完善誠信建設的綜合評價。這一制度的評價標準涉及公司的資金狀況、人員素質、組織結構等方面,反映公司的經營實力和誠信分值。評級結果會直接影響到保險公司的經營狀況和社會誠信度。保險公司應當提高評級級別來提升競爭力。第四,培養優良的保險誠信文化,保險誠信文化建設應以保險從業人員誠信建設為基礎,以保險機構主體信用建設為重點,以被保險人信用建設為依托。加強宣傳教育,以教育感化人。開展社會公德教育、職業道德教育、法律法規教育和形式多樣的宣教活動,以增強保險從業人和消費者的信用意識、規則意識,形成人人“守信用、講信譽、重信義”的良好風尚。
四、結論
總之,保險誠信建設總體目標的實現,需要充分發揮政府參與、行業自律、等級評定制度、企業內控、社會輿論監督和文化影響等各方面的力量。保險監管部門應重點做好保險行業誠信建設的規劃和實施方案,積極推動保險業的信用立法和制度建設,并加強對保險市場的嚴格監管;保險行業協會要加強行業自律;保險學會要深入開展保險理論研究;保險公司要盡快完善內控制度,提高誠信管理水平;新聞媒體要對保險業存在的不誠信行為及時進行曝光,加強社會輿論監督;每個保險人做到誠實守信的自我規范。
參考文獻:
[1]劉吉舫:關于我國保險誠信問題的思考[J].吉林金融研究,2002年第12期
[2]蔣艷清:從企業文化角度看保險業的誠信建設[J].前沿,2005年第4期
[3]李蘭若:論社會信用體系的缺失與保險誠信體系的建設[J]. 保險職業學院學報,2005年第2期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