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節約型企業作為目前我國倡導的新型企業,其技術創新除了具備傳統意義上的內涵外,還要兼顧低消耗、高產出,實現社會、環境和經濟效益的統一,進而形成可持續、生態化、綠色化的生產模式。本文通過對節約型企業技術創新的特點與要求進行分析,從企業內部視角提出了如何促進節約型企業技術創新的一些建議。
[關鍵詞] 節約型企業 循環經濟 技術創新
一、節約型企業技術創新的背景與面臨的問題
當前,我國經濟粗放型的增長方式還沒有根本轉變, 資源利用效率低, 瓶頸制約矛盾突出, 環境污染嚴重等問題尚未得到有效解決。在上述背景下,企業作為社會資源使用的主體,在促進建設節約型社會過程中發揮著關鍵作用。節約型企業的技術創新,是面對當前社會資源現狀,通過企業內部資源整合和有效利用,進而實現企業長期發展戰略的要求;也是發展循環經濟,保護生態環境,加快建設節約社會,促進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的要求。然而目前,節約型企業的技術創新還有著更多亟待解決的問題。
首先是技術創新目標的定位問題。對于節約型企業的技術創新,其目標定位不單單從企業自身出發來考慮技術創新帶來的實際效果,還要從整個社會角度出發來衡量創新帶來的實際價值。也就是技術創新本身除了給企業帶來低成本、高收益,還要考慮是否符合循環經濟要求,是否能夠實現經濟活動的綠色化與生態化。其次是節約型企業的技術創新對其內部環境有著新的要求。節約型企業賦予了企業新的涵義,不僅僅表現在技術研發方面,還表現在企業的組織制度、企業文化等方面的相應機制來確保企業真正有效地實現資源節約。再次是技術創新主體的明確與創新原動力問題。目前,企業的技術創新更多關心生產過程與產品本身,而對于企業生產活動給社會環境等帶來的不良外部影響考慮較少,技術創新因素中關于可循環、綠色等要求考慮不足,對節約技術創新主體的認識不清。企業缺乏節約技術創新的動力。
二、節約型企業技術創新的途徑探討
針對上面提出的一些問題,我們認為,節約型企業的技術創新需要加強以下幾個方面。
1.技術創新的內涵要豐富與發展
節約型企業的技術創新不同于傳統概念上的技術創新,它是在前者基礎上的豐富與發展。節約型企業作為構建節約型社會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其技術創新必須符合倫理化與循環經濟的要求。首先,技術創新中應當加入相關倫理理論作為指導,遵循可持續發展要求。追求社會終極價值,避免單純的技術決定論。將倫理化技術創新與循環經濟發展的要求相呼應。實現社會、環境和經濟效益的統一。其次,技術創新還必須符合循環經濟的要求。循環經濟作為“資源一產品一再生資源”模式的經濟運行方式,其實質上是以環境的無害化技術、資源回收利用技術和清潔生產技術為載體的生態經濟模式,因此基于此的技術創新要求技術選擇遵循生態學規律,合理利用自然資源和環境容量,符合經濟活動生態化、綠色化。
2.技術創新要有綜合保證
企業的技術創新是企業創新的重要組成部分,需要依靠其他相關部分的創新作為支持。企業創新就結構而言主要包括:技術工藝創新、管理方式創新和理念文化創新。其中,技術工藝創新屬于操作層面,管理方式創新屬于制度層面,理念文化創新屬于組織文化建設層面。
首先,技術創新需要企業管理方式做出相應的調整和配套支持。節約型企業的技術創新具有前沿性,是對傳統技術創新的突破,需要企業管理方式的積極配合。對于節約型企業來說,技術創新實現的是操作層,而企業的主體是人,技術的研發、使用與改進都需要一整套相應的管理方式創新來支持。企業通過業務流程重組、組織結構扁平化、項目合作等為技術創新予以組織制度保障。其次,技術創新需要企業的理念文化創新作為依托。對節約型企業來說,技術創新活動更多的是依靠研發人員和全體員工對節約本身的深刻認識。節約文化對人的約束并不靠制度的強制和獎懲,而是靠核心價值觀對員工的熏陶、感染和誘導,使員工按照組織的共同價值觀和行為準則去工作。
3.明確技術創新主體,增強創新動力
節約型企業的技術創新需要依靠自身力量,從企業實際情況出發,積極探索技術創新途徑。資源節約技術本身除了能夠給企業帶來低成本、低消耗,還對社會資源使用的科學合理,避免資源浪費有著良好的經濟外部性。企業在自身技術工藝改造提升的同時,還應當同社會科研院所、高等院校進行聯合技術研發,整合全社會科技力量來提高技術水平。目前,企業節約技術創新存在的問題:一是資源回收再利用的相關技術尚未成熟,因此帶來再生利用原料的成本常常要高于購買新原料的價格;二是由于企業研發新的節約技術會帶來高成本,特別是一些高科技環保產品的研發會使產品定價偏高而失去在同行業中的競爭能力。面對這些情況,企業應當完善經營者激勵約束機制,建立一套科學、公正的考核、晉升體系,激發科研人員技術創新積極性,一方面把產品的環保優勢積極發揮出來,另一方面加強技術研究來降低成本,把節約技術研發作為企業長期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企業應當同社會相關部門配合,在強調企業的自主創新的同時,積極吸收和轉化國家科技成果并利用相關產業政策來促進節約技術的研發工作。通過爭取獲得政府補貼、保護等政策來支持企業節約技術研發,減少企業節約創新的成本,使企業在努力實現循環經濟的同時,增強企業的競爭力。
三、小結
綜上說述,節約型企業的技術創新應當堅持內外兼顧的原則,使企業走一條符合社會效益、企業經濟效益、生態效益相協調的可持續發展道路。
參考文獻:
[1]杜躍平等:發展循環經濟與倡導倫理化技術創新[J].技術經濟,2006(1)
[2]高鵬:基于循環經濟的企業技術創新趨勢分析[J].企業活力,2006(1)
[3]王大洲:技術創新與制度結構[M].沈陽:東北大學出版社,2001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