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論述了中小企業在國民經濟中的重要地位,分析了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原因,提出了解決中小企業融資問題的一些辦法。
[關鍵詞] 中小企業 融資 信用擔保
中小企業在國民經濟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我國,中小企業的大發展,促進了國民經濟整體素質的不斷提高。單從解決就業問題方面說,隨著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大企業吸收勞動力越來越少,中小企業成為新增勞動力的主要吸納者。據勞動部2002年對我國66個城市勞動力就業狀況的調查,國有企業的下崗人員中,65.2%在民營企業中實現了再就業。農村中的富裕勞動力也主要是轉移到中小企業中去了。從各國市場經濟發展規律來看,要提高市場經濟的效率,必須有為數眾多的中小企業參與市場競爭,這是促使經濟快速增長的一個重要條件。
實際上,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中小企業都是社會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亞太經合組織二十一個國家,中小企業都各自占到其出口總量的40%~60%。德國把中小企業稱為國家的“重要經濟支柱”,日本則認為“沒有中小企業的發展就沒有日本的繁榮。”我國在工商注冊登記的中小企業已超過1000萬家,流通領域中小企業占全國零售網點的90%以上。
中小企業的地位如此重要,但在成長過程中卻遇到了很多困難,其中比較突出的是融資難的問題,當然,其他國家,甚至發達國家,也存在這方面的問題。比如英國小企業聯盟2002年的調查顯示,只有35%的小企業對“銀行貸款的可得性”感到滿意,而對其利率滿意的小企業只有7%。
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1.金融交易是否成功,取決于出資者對籌資者的信用、能力、項目的收益等的了解程度。與大企業相比,中小企業會計制度不健全,財務管理水平低,對銀行提供的報表也不一定完全真實,這就使銀行等出資者對它們缺乏信任度,從而影響融資。
2.中小企業存在經營不確定性和較高倒閉率的問題,使出資者不愿意向它們提供資金。
3.信用擔保問題。中小企業規模小,難以提供符合要求的抵押品;由于經營風險較大,也難于找到符合條件的擔保人。
4.從國家金融政策上看,雖然已經頒布了一些針對中小企業貸款難的措施、辦法,但還未形成完整的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的金融政策體系,使中小企業融資貸款仍然受到影響。
如何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呢?綜合各類有關的調查報告,情況分析和研究文章,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
1.中小企業應當努力提高自身素質,想盡各種辦法提高經營管理水平,按照現代企業制度規范自己的經營,完善財務制度,提高核算水平,重視科技開發和產品更新換代,提高產品檔次和科技含量,從而樹立良好的信用觀念,建立良好的企業信譽,取得銀行的廣泛信賴和支持。這是從中小企業方面講。從銀行等出資者方面講,也應當有一個積極幫助的態度。中小企業的經營管理有待發展完善,從長遠看,在它們發展完善的過程中去幫助它們,比等它們成長壯大起來再給它們提供貸款,對中小企業,甚至對銀行自身的發展,更有好處。
2.建立專門的民間金融機構,為中小企業融資提供資金支持和理財方面的服務。我國雖然有了面向中小企業的金融機構,但與中小企業的資金需求還遠不相適應。我國應當加快中小銀行的發展,提高中小銀行對中小企業的金融服務功能。特別是,地方性中小金融機構,最容易了解到地方中小企業的經營狀況和項目前景,最能充分利用地方信息,也就最能克服因信息不完全而導致交易成本高的金融服務障礙。在國外,德國建立了民間儲蓄銀行和合作銀行,日本建立了相互銀行、信用金庫、信用合作社等民間金融機構。這些民間金融機構一方面為中小企業提供貸款,更重要的是與中小企業建立長久關系,為中小企業提供咨詢和理財服務。
3.建立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這種擔保體系,按照我國情況,可以是貸款擔保基金,主要靠財政注入資金和向社會發行債券;可以是由地方政府和金融機構共同組建的擔保機構;也可以是會員制的擔保機構,由中小企業聯合出資,發揮聯保互保的作用。日本的做法是,成立信用保證協會和信用保險公司,信用保證協會下的信用保險公司為中小企業向銀行貸款提供擔保。
4.進一步完善以政府出資為主的風險投資基金,同時鼓勵民間設立風險基金,并允許國外風險基金介入。通過設立風險基金,為中小企業提供開發資金和成果轉化資金。
5.建立完善的法律保障體系。現有針對中小企業的法律條文主要是《城鎮集體所有制企業條例》和《鄉鎮企業法》,這兩部法規是按所有制性質和不同的組織形式分類立法的,缺乏統一的立法標準和行為規范。在金融信貸方面更是缺乏專門針對中小企業的扶持保護法規。在這方面,有必要借鑒發達國家的做法,如美國的《小企業法》和日本的《中小企業法》。國外成功的經驗表明,為中小企業發展提供政策和金融支持離不開立法。
國家發改委中小企業司已與廣東發展銀行將在廣州、深圳、北京、上海、大連、南京、杭州、昆明、鄭州、武漢十市試行支持中小企業的融資計劃,廣東發展銀行將對優秀中小企業進行提供優先優惠融資擔保,這對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肯定會起到很大的作用。現在中央及各級地方政府都十分重視對中小企業的扶持力度,隨著企業的規范運營、信用體系的完善、金融體制改革的深化,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一定會得到解決。
參考文獻:
[1]劉群:我國中小企業融資難之現狀與對策分析.金融縱橫, 2005年第5期
[2]劉黃:中小企業如何制定最佳融資決策.中國中小企業,2002年第9期
[3]賈麗虹:我國中小企業的融資問題探析.經濟體制改革,2003年第1期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