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納稅籌劃是企業維護自己權益的一種復雜的決策過程,也是企業依據國家法律選擇最優納稅方案的過程。本文就納稅籌劃過程中,納稅人應了解的概念,應理解的特征,應掌握的注意事項做個探討。
[關鍵詞] 納稅籌劃 特征 注意事項
納稅人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進行生產經營的直接動機和最終目的,就是以最小的投入獲取最大的收益,成本的高低直接影響納稅人的利潤,而稅收又是影響生產經營成本高低的重要因素。納稅人有權利在不違反稅法的前提下,通過安排自己的涉稅活動來規避或減輕自身稅負,運用法律手段來充分保護自身的合法權益。納稅籌劃是依法治稅的重要內容,因此我們要科學理解納稅籌劃。
一、科學理解納稅籌劃的特征
1.合法性。合法性是指納稅籌劃不僅符合稅法的規定,還應符合政府的政策導向。這具體表現在企業采用的各種納稅籌劃方法以及納稅籌劃實施的效果和采用的手段都應當符合稅法的規定,應當符合稅收政策調控的目標。
2.籌劃性。納稅籌劃是納稅義務人在納稅義務發生之前就對自己的納稅方式、規模作出了安排,一旦作出決策,就嚴格遵守稅法,照章納稅。納稅籌劃不同于納稅義務發生之后才想辦法規避納稅義務的偷稅、逃稅行為。
3.目的性。納稅籌劃的目的,就是要減輕稅收負擔,同時也要使企業的各項稅收風險降至最低,追求稅收利益的最大化。
4.專業性。納稅籌劃的開展,并不是某一家企業、某一人員憑借自己的主觀愿望就可以實施的一項計劃,而是一門集會計、稅法、財務管理、企業管理等各方面知識于一體的綜合性學科,專業性很強。
5.綜合性。企業在進行納稅籌劃時不能只盯著個別稅種稅負的高低而應著眼于整體稅負的輕重。如果有多種納稅方案可供選擇,企業要選擇使自身價值最大化或稅后利潤最大化的方案,而不一定是稅負最輕的方案。
6.整體性。納稅籌劃不僅僅著眼于稅法上的思考,更重要的是要著眼于總體的管理決策。納稅義務人進行稅收籌劃時,除了要通曉稅法,必然旁及到與管理決策相關的其他法規。
二、納稅籌劃的注意事項
1.稅收籌劃屬于財務管理的范疇,其性質是一種理財活動,企業管理決策層要有正確的認識。
納稅義務人為達到降低稅負的目的而開展的稅收籌劃活動--屬于企業財務管理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主要體現在選擇和安排企業的投資、經營及交易等事項的過程之中。在稅法規定的范圍內,納稅人往往面臨著稅負不同的多種納稅方案的選擇,納稅人可以避重就輕,選擇低稅負的納稅方案,合理地、最大限度地減輕企業的稅收負擔。但是,企業的經營管理行為應以合法為前提,管理決策層要了解納稅籌劃對企業實現經營目標的重要性,給予積極支持,才能正常開展納稅籌劃活動。所以,講求納稅籌劃,不是如何去挖空心思偷、逃、漏稅,而是充分利用稅法賦予納稅人的權利,運用科學的方法和手段進行企業的生產、經營和管理,用足、用活、用好國家的稅收優惠政策。
2.充分考慮納稅籌劃的成本與風險。納稅籌劃是為了獲得“整體稅收經濟利益”,而不是“某一環節稅收利益”。因此企業在稅收籌劃時要進行“成本效益分析”,以判斷在經濟上是否可行、必要。
納稅籌劃的效益是指它給企業帶來的純經濟利益( 籌劃后的經濟利益-籌劃前的經濟利益)。納稅籌劃的成本包括為進行籌劃所花費的時間、精力和財力。由于納稅籌劃涉及面廣,有時需要稅務方面的專業人才進行方可成功,因此很多企業聘請稅務專家為其籌劃,這就有支付稅務專家費用的問題。
納稅籌劃一般在納稅人的經濟行為發生之前作出安排。由于經濟環境及其他考慮因素錯綜復雜,且常常有不能主觀左右的事件發生,這就給納稅籌劃帶來不確定性的因素。因此,納稅人在實施納稅籌劃時,還應充分考慮納稅籌劃的風險,然后再作出決策。
3.納稅籌劃要有全局觀,應從整體角度和長遠戰略考慮。納稅籌劃的目的不只是使企業稅負最輕,其真正的目的是在納稅約束的市場環境下,使企業稅后利潤最大化或使企業價值最大化。納稅人進行納稅籌劃,不能僅注重個別稅種的稅負高低,要著眼于整體稅負。即使有的方案會使某些稅種的稅負減輕,但從整體上來說,可能會因為影響其他稅種的稅負變化而導致整體稅負增加,因此不具有實際意義。納稅籌劃時,還應注意稅收和非稅收因素,綜合衡量籌劃方案。有的方案可以節省稅款,但是卻增加了很多非稅支出,比如企業機構設置費、運費等。稅收負擔的減少并不一定等于企業總體收益的增加,有時一味追求稅款的減少反而會導致企業總體收益的下降。比如,企業所得稅有兩檔優惠稅率18%和27%,我們總不能為了適用低稅率少繳稅,而把生產經營活動限制在較小的規模內。
納稅人還要認識到納稅籌劃是為企業整體利益最大化服務的一種手段,而不是企業的最終目的,否則就會發生本末倒置的行為。例如,為了少交企業所得稅而鋪張浪費,增加不必要的費用開支。在選擇方案時,不能僅注意某一時期納稅最少的方案上,而應考慮企業的長遠發展目標。
4.設計納稅籌劃方案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納稅籌劃的生命力在于它并不是僵硬的教條,而是有著極強的適應性。經濟情況的紛繁復雜決定了納稅籌劃方法的變化多端。因此,企業進行納稅籌劃時,不能生搬硬套別人的方法,也不能停留在現有的模式上,而應根據客觀條件的變化,因人、因地、因時的不同而分別采取不同的方法,才能使納稅籌劃有效進行。換言之,企業進行稅收籌劃,必須堅持實事求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原則,避免發生“刻舟求劍”似的錯誤。對于稅法修正的內容,必須加以密切注意并適時對納稅方案做出調整,使籌劃方案具有可操作性。
參考文獻:
[1]賀志東:納稅籌劃,機械工業出版社,2004年
[2]張中秀汪昊:納稅籌劃寶典,機械工業出版社,2004年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