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面對經濟全球化、信息化、知識經濟興起以及加入WTO 所帶來的企業經營環境的劇烈變化, 我國企業由于之前特定的歷史背景和社會條件,對商場意識的淡薄性、對企業環境的敏感性、對知識創新的滯后性、對團體文化認識的匱乏性等不足卻越來越制約著我國企業在世界企業中的競爭和發展。因此,實現企業管理的創新以適應新環境新形勢要求是指為重要的。本文主要探討改變傳統的企業與企業必須具備的市場環境完全割裂的意識,確立“共生共榮”的企業意識,形成和諧的“企業生態”。
[關鍵詞] 企業創新 企業生態
一、企業管理與創新理論發展的過程
改革開放的20年里,西方上百年形成的各種流派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式被介紹到中國。從亞當-斯密的分工理論和“經濟人”觀點,到泰勒的科學管理理論;從法約爾的一般管理理論,到梅奧的霍桑試驗;從二戰以后隨著技術進步和生產社會化程度提高而產生的管理理論叢林,到近年來信息革命在現代企業經營管理上引起的巨大變化;直至當今流行的虛擬企業和知識管理,令人目不暇接。眾多管理理論的發展過程既是理論成熟的過程,也是理論創新的過程。
面對日益激烈的競爭,企業要想不斷的發展與進步,就需要不斷的創新與合作,不斷地增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來優化環境。縱觀世界500強企業,他們中的大多數都有百年的歷史,之所以能夠一步步走向成功,之所以能夠一直立于不敗之地,很大程度上應當歸功于他們不斷的創新,歸功于強大的企業生態。
二、新形勢下的企業創新與企業生態
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國際上出現了一種從組織生態的視角對企業管理問題進行研究的趨勢,越來越多的經濟界學者把企業視為一個生命體。在新的世紀里,企業將面臨更為嚴峻的形勢,企業要看清生態形勢,順勢而為,通過適時調整戰略,以贏得最大的生存權,并為生態的繁榮做出貢獻。隨著傳統行業邊界日益模糊,如何構筑新的生態系統,混合編排不同的能力和意向,發現新的增值鏈也將成為企業面臨的問題,企業將不斷尋求新的生存發展的領域和模式。
當今社會,網絡技術的普及對傳統商業路徑的改變和沖擊,還有更深層面的影響。《紐約時報》專欄作家托馬斯·弗里德曼將網絡帶來的信息革命提升到新的高度。在他的著作《世界是平的》在商業界引發了劇烈的震動。他發現一個幾乎一切都將數字化、虛擬化和自動化的新時代來臨了。隨著互聯網在全球的廣泛運用,全世界的貨物和服務貿易體系發生了革命性的變化——從一個高低層極分明的世界變成了一個層次扁平的世界,以前處于低端位置的個體如個人和中小企業將獲得空前的像處于更高層級的大公司競爭的能力,同時這種競爭會擴展至世界的各個角落,這樣,地理位置的因素將會變得越來越不重要。
在這種傳統企業被顛覆的發展情況下,就需要企業為自己的發展建立良好的生態環境,在這一扁平的商業世界中尋求創新。在這種商業競爭中,中國企業尤其是創新型企業將會面臨前所未有的機遇,在世界的經濟舞臺與發達國家的高手同臺競技。無論是多么小的企業,都有可能和跨國大企業平起平坐,與以前提倡的企業做大做強的目標不同,企業能否快速實現多方面的創新才是成功的關鍵。
三、企業生態環境對企業發展的重要性
企業為了謀求長期穩定的發展,必須制定創新性的經營戰略,建立良好的企業生態環境。創新性的經營戰略的關鍵是具有創新性,如何能保證企業脫穎而出而被植被集體的噪音所吞沒,關鍵就在于誰最先看穿游戲規則的改變、誰最會通過創新的商業思維來運用新科技、誰最快找到較之臉上的獨特位置、誰最能與世界各段的工作伙伴火速聯手,誰能做到這些,誰就是贏家。
在這其中,企業就要從適應環境向創造環境轉變。企業處于復雜多變的環境之中,環境的變化雖然給企業帶來制約和威脅,同時也為企業提供了新的發展機會。因此,企業經營戰略創新,應密切注視與本企業相關的國內外產業的發展動向,積極尋找企業可以利用的成長機會,就能夠把新事業的創立、新技術的開發、新市場的開拓等戰略課題引入企業的整體戰略中,作為管理的重點,為企業適應未來的環境創造良好條件,為企業創建良好的企業生態環境,由片面追求企業自身利益轉變為注重履行社會責任,實現經濟、環境、社會協調發展。
參考文獻:
[1]揚潔:《企業創新論》[M].經濟管理出版社,1999
[2]李啟明:《現代企業管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魏杰:《企業戰略選擇》[M].中國發展出版社,2002
[4]李義超:《中國上市公司資本結構研究》[M].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
[5]趙增耀等:《企業集團治理》[M].機械工業出版社,2003
[6]杜勝利:《CF0管理前沿:價值管理系統框架模型》[M].中信出版社,2003
[7]張靈瑩:《電子商務視角:企業戰略管理》[M].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
[8]賀小剛:《企業家能力、組織能力與企業績效》[M].上海: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6
[9]中國企業家調查系統.《企業家個人學習、組織學習與企業創新》[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6
[10]何志毅:《管理的交響》[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6
[11]余來文:《管理競爭力》[M].北京:東方出版社,2006
[12]程偉杰.《凝聚力》[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6
[13]余來文:《戰略決定成敗》[M].北京:藍天出版社,2005
[14]徐建黨余來文:企業培訓轉化機制及其改進模式[J].現代管理科學,2006
[15](美) 加雷恩·瓊斯, 珍妮弗·喬治(英)瓊斯G.R.(瓊斯,加雷思.):《管理學基礎》人民郵電出版社,2004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