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首先簡要論述知識管理與企業文化基本內涵。接著分析影響知識管理實施的企業文化因素,最后闡明企業順利實施知識管理必須進行相應的企業文化創新。
[關鍵詞] 知識管理 企業文化創新 企業文化要素
知識管理“是組織有意識的戰略,它保證能夠在最需要的時間將最需要的知識傳送給最需要的人。這樣可以幫助人們共享信息,并進而將其通過不同的方式付諸實踐,最終達到提高組織業績的目的。”(美國生產和質量委員會定義)。而企業文化是企業在長期的生產經營過程中形成的價值觀、經營思想、群體意識和行為規范的總和。良好的企業文化對促進知識學習、知識交流和分享及知識創造起到關鍵性作用。Alavi(1999)針對知識管理的應用進行調查,結果顯示組織中各種共享知識的經驗與知識管理的成功大部分跟組織文化相關,在知識管理的成效上,組織文化扮演著極重要的角色。因此,企業應努力培育促進知識管理的企業文化,適時進行企業文化創新。
一、影響知識管理的企業文化因素。
企業文化的構成要素因為研究者的文化觀點差異而表現出一定的差異。美國哈佛大學的教授泰倫斯·狄爾和麥肯錫咨詢公司顧問阿倫·肯尼迪認為企業文化主要由企業環境、價值觀、英雄人物、習俗和儀式以及文化網絡五個基本要素構成。這是基于企業文化生成意義上劃分的,另外還有基于企業制度、企業哲學及組織行為學意義上區分企業文化要素的。本文主要基于以下企業文化要素對知識管理的影響進行分析。
1.企業環境因素
企業環境是塑造企業文化最重要的因素,是企業生產經營所處的社會和業務環境,包括市場、政府、技術環境等的狀況。這些因素都是影響知識管理實施的直接原因。以世界各國政治界及其首腦的態度為例,1998年江澤民在北大百年慶典演講中指出“知識經濟已初見端倪”。之后,知識經濟在中國開始發育并迅速成長。還有像美國、歐盟各國和日本等各國政府,也紛紛提出“科技興國”“知識致富”的倡導,并相應地制定出迎接知識經濟到來的戰略措施,而知識經濟的實質就是知識資源的管理。另外,企業現有的技術能否支持企業知識管理實踐對企業至關重要,因為知識管理是以“互聯網”為核心的“數字技術”所引發的以“知識”為競爭基礎的管理模式,可見其受技術影響之大。
2.價值觀念因素
價值觀在企業文化中處于核心地位,是企業文化能否對企業經營發揮正面作用的關鍵。在企業中精心培育以知識為核心的價值觀,可以統一員工思想,引導員工的價值取向,決定著員工對待知識的態度。實施知識管理的企業,堅持知識為核心的價值觀實際也是堅持以人為本的價值觀,因為知識主要存在人的大腦中。這種跟傳統工業時代不同的價值觀會促使企業形成一種崇尚知識,尊重人才的企業文化氛圍。且把這種指導精神和具體的知識管理思想及方法轉化為企業的日常管理和員工行為,使員工在工作中表現出異乎尋常的積極性并愿意為企業發展盡心盡力,最終從主觀上促進知識管理的順利實施。
3.員工和企業家文化因素
員工是企業文化的積極參與者和建設者。企業文化成功的關鍵就在于員工是否認同,是否接受,是否執行企業文化制度。而優秀的企業需要卓越的企業家,可以說企業家文化是企業文化得以發揚的主要因素,因為企業文化的建設需要企業家的鼎力支持。所以,企業領導人和員工的整體素質如何,他們怎樣理解認同知識的價值和知識在企業優勢方面的重要作用,以及企業制定的知識管理的目標是否科學合理,還有員工對知識管理態度如何都直接影響知識管理能否順利實施。
4.激勵文化因素
激勵文化是優秀企業文化的主要表現形式,科學合理的激勵機制對強化企業員工的工作動機、激發員工的工作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起到推動作用。在知識管理中,知識型員工在重視物質激勵的同時更加注重聲譽等精神方面的東西。企業應針對這些新特點新需求,嘗試增加更具效力的新的激勵內容。企業往往通過樹立典型,進行目標激勵;通過感情激勵,進行感情投資,巧妙地把企業文化灌輸與感情交融結合起來;通過鼓勵員工加強學習,提高素質,不斷激發個人潛能,鼓勵員工加強知識經驗的交流與共享,不斷實現知識的創新。
5.企業文化網絡因素
文化網絡是指企業文化信息傳遞的主要渠道和路徑,是企業價值觀和英雄軼事的“載體”,是傳播企業文化的通道。其溝通方式既包括公司正式的信息傳播渠道,也包括公司內部以故事、小道消息、機密等形式來傳播消息的非正式渠道。企業管理者往往通過正式性和非正式性的文化網絡渠道,傳播有利于知識管理開展的相關信息,對企業的發展使命、戰略、價值觀、企業精神等文化進行宣傳和教育,達到潛移默化的作用。
二、企業順利實施知識管理必須進行相應的企業文化創新
由于知識管理受企業文化諸要素的影響,因此,企業要順利實施知識管理,必須認真研究知識管理下企業文化的特點,通過不斷創新,積極構建促進知識管理的企業文化體系,最終促進企業經營的管理水平,提高企業創造價值能力。
1.強調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
“以人為本”的管理在知識經濟中的實踐,其根本立足點是將人的知識、能力的提高和創造力的培養融于企業的經濟活動中。通用公司的CEO杰克·韋爾奇就一直強調企業是人的企業,企業文化是人的文化。“以人為本”企業文化的重要特點是重視人的價值,正確認識員工在企業中的地位和作用,激發員工的整體意識,從根本上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知識型員工自我發揮、自我發展、自我實現的需要,只有在“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環境中才能獲得滿足。另外,知識管理雖然是以知識為核心的管理,但由于知識主要存在于人的大腦當中,所以其實質也是突出以人為中心的管理。
2.激勵創新的企業文化
創新是企業文化的精髓,企業文化只有把創新的基因融到員工當中去,才能真正讓企業長盛不衰。鼓勵創新,支持變革,是促進知識管理的企業文化的鮮明特點,知識管理背景下企業除了通過創新活動把知識資源轉化為新產品、新工藝、新的組織管理當中去之外,還要設法將創新之成果迅速生產并推向市場,這就必須借由企業文化創新之協助,以促使企業內部達成求新求變的共識。企業在創新途中還會遇到種種挫折,要想做到百折不撓,必須建立鼓勵不斷學習與容忍失敗的企業文化。
3.創建學習型的企業文化
彼得·圣吉認為:學習不僅是人類的天性,也是生命趣味盎然的源泉。企業強調學習是為了適應環境變化的需要,是為積累知識獲取知識達到創新進步的目的。知識經濟時代,企業必須提高獲取知識和有效應用知識的能力,而學習、研究與開發正是獲取這種能力的基本途徑。許多著名的公司都在努力把公司建設成為一個不斷學習,不斷創新的組織。在美國排名前25位的企業80%都是學習型組織理論的成功實踐者。所以,企業應為所有員工營造學習的環境,提供共同學習的機會,鼓勵員工善于學習,掌握最新知識,提升學習能力和執行能力,把學習貫穿整個職業生涯并有所創造。
4.構建靈活的適應型企業文化
知識管理是信息化和知識化浪潮的產物,是企業應對迅猛發展的高新技術和復雜多變的市場環境所采取的新型管理模式。企業必須具備高度的靈活性、才能夠根據需要及時調整戰略戰術,對形勢變化做出快速反應。從企業發展的長遠角度看,只有適應市場的企業才是成功的企業,只有靈活適應市場長期變化的企業文化才是好的企業文化。構建靈活的適應型企業文化,一要注重企業文化與外部市場環境相匹配,二要注重對企業內部環境的適應,包括企業的策略,戰略目標及企業業務特點等。靈活的適應型企業文化是通過提倡發現、開拓新的企業發展機會、注重和鼓勵那種有助于企業適應市場經營環境變化的企業文化。
5.構建和諧與信任的共享型企業文化
知識的交流和共享不是無條件的和免費的,企業知識交流和共享需要有一個和諧的環境和相互信任的人際關系。企業應該營造知識交流共享的氛圍,建立從高層管理者到普通員工之間的友好、合作的共享型企業文化。當然,這種共享型的企業文化必須有相應激勵和懲罰機制加于引導和約束,同時還應采取相應的知識信息交流方式,比如通過電子郵件、BBS論壇、實時的信息交流工具QQ或博客等來保證實施。
6.積極探討跨文化管理的企業文化
在當前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趨勢下,企業跨國、跨文化的各類活動日益頻繁,不同文化背景人員的跨國往來與日俱增。企業間員工的知識的交流和共享除了語言的障礙外,更多的是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的差異。企業如果缺乏跨國、跨文化交流和管理的知識和技巧,文化之間的差異常會產生誤會和不必要的摩擦,影響工作效率,增大內耗[5]。因此,企業應設法加以協調,盡力使這些差異得到融合,在企業中注意營造一種有利于跨國、跨文化管理發展的企業文化。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