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循環經濟是經濟發展的必然,但在目前投資項目評估課程(當然也包括其他相關課程)教學中,對此沒有涉及。本文對如何在課程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循環經濟觀念進行了論述。
[關鍵詞] 投資項目評估課程 循環經濟 培養
項目的建設及運營過程,也是資源的消耗過程。在項目大建設活動和運營過程中必須遵循自愿節約和綜合利用大原則,投資項目決策者要按照發展循環經濟和建設節約型社會的要求,優化項目建設方案,并對資源利用效果進行分析評價。這不僅是企業按照國家有關政策法規的要求,貫徹和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需要,也是企業優化資源配置、減少資源消耗、降低成本費用、提高投資效益的內在要求。
但當前大學在對學生投資項目評估相關課程的教學中,存在著對循環經濟知識點的缺失。在諸多的已出版教材中,我們沒有找到對此的論述。這一問題的存在無疑不利于學生正確的經濟觀的建立。因此,在投資項目評估教學中,教師應注意引入循環經濟觀念,培養學生科學的發展觀,在將來的項目評估工作中樹立正確的思想指導。
一、加強對循環經濟本質特征的認識
與傳統工業社會“資源—產品—污染—排放”單向流動的線性經濟不同,循環經濟是一種倡導在物質不斷循環利用的基礎上的“資源—產品—再生資源”閉環經濟。循環經濟的增長模式是要在既定資源存量約束下,提高經濟發展的質量而不是數量,主要矛盾從提高勞動生產率變成提高自然資源生產率。循環經濟的特點在于:對于物質產品的生產,更加關注低數量、高質量、高價格獲得的增長;經濟活動從生產優先到服務優先;在社會就業方面,循環經濟使得就業的重點從生產轉向維護。就循環經濟的原則來說,一般認為杜邦公司的“3R”是發展循環經濟的基本原則:1.減量化原則。即要求用較少的原料和能源(特別是無害于環境的資源)投入來達到既定的生產目的和消費目的,在經濟活動的源頭就注意節約資源和減少污染。2.再利用原則。即要求制造商盡量延長產品的使用期,產品和包裝容器能夠以初始的形式被反復利用,減少一次性用品的污染。3.再循環原則。即要求產品在完成其使用功能后盡可能重新變成可以重復利用的資源。
改革開放以來,我們用能源消費翻一番支撐了GDP翻兩番。到2020年,要再實現GDP翻兩番,即便是按能源再翻一番考慮,保障能源供給也有很大的困難。如果繼續沿襲傳統的發展模式,以資源的大量消耗實現工業化和現代化,是難以為繼的。為了減輕經濟增長對資源供給的壓力,必須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實現資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環利用。發展循環經濟是緩解資源約束的根本出路。從經濟學的角度考量,綠色GDP更能反映和體現科學發展觀的本質內涵。所謂綠色GDP就是從現行統計的GDP中,扣除由于環境污染、自然資源退化、人口數量失控、管理不善等因素引起的經濟損失成本。和通常的GDP相比,綠色GDP可以理解為“真實GDP”,不但反映了經濟增長的數量,更反映了質量,能更為科學地衡量一個國家和區域的真實發展和進步。我國從2005年開始了綠色GDP的核算體系框架試點工作,北京、遼寧、廣東、重慶等10省市率先試點,有望在4年~6年完成。這將更好地體現科學發展觀的思想,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和諧發展。
二、發展循環經濟的重點領域
1.加強礦產資源和可再生資源的綜合開發。鼓勵發展熱、電、冷等多聯供,實現能量的梯級利用;積極開發風力、水力、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加強資源開采管理,提高資源勘查開發準入條件,轉變資源開發利用方式,實現資源的保護性開發。
2.降低產品制造的資源消耗。在電動機、汽車、計算機、家電等行業積極推行綠色設計,優先采用資源利用率高、污染物產生量少、有利于產品廢棄后回收利用的技術工藝和材料;鼓勵包裝行業大力壓縮無實用性材料消耗;加強對鋼鐵、有色、電力、石化、化工、建材、紡織、造紙等重點行業能源、原材料、水等資源消耗管理。
3.積極倡導綠色消費,推進產品濕度包裝,減少包裝廢棄物;進一步推進產業結構條件,發展資源環境友好型產業。
4.加強廢棄物綜合利用,如提高對鋼鐵、有色、電力、煤炭、石化、輕工等廢棄物產生量大的重點行業“三廢”綜合利用率,等等。
5.建立健全資源循環利用體系,積極推進廢鋼鐵、廢有色金屬、廢紙、廢塑料、廢舊家電及電子產品、報廢機動車、包裝廢棄物等的回收和循環利用。
我國的項目可行性研究與評價制度產生于20世紀80年代,其評價目標和內容中,包括了提高資源利用效率、保護環境,這一點是和循環經濟思想一致的。但同時,項目評價也把實現項目財務效益 (甚至是財務效益最大化)作為決策的主要依據,就必然導致矛盾的出現,而宏觀目標和微觀企業目標的不一致更導致了項目評價往往流于形式。
面對新條件和新體制下的投資項目評價教學,我們應該緊跟時代要求,對教學工作有新的要求和思路。
三、項目評價中如何貫徹循環經濟觀念
循環經濟和項目評價,二者所處的層次和著眼點是不同的。循環經濟更著眼于宏觀和產業層面,著眼于未來的可持續發展,而項目評價更著眼于微觀的企業戰略和運營。如何將兩者結合起來,也就是說如何將企業盈利目標和企業社會責任最大限度的統一起來,是項目評價工作的難點和重要轉變。在項目評價教學尤其是案例教學中,要結合投資體制改革要求合實際情況,在評價指標體系的、建設方案的生態設計、項目節能評價、環境評價以及項目決策程序等方面的評價中,注意對學生循環經濟觀念的理解和培養。對于這些具體環節,我們還要在今后的教學中大力探索,有很多工作要做。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