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商業街是城市商業布局中的重要組成。本文以濟南泉城路為例論述了商業街的規劃應遵循規模適度、錯位經營、以人為本、注重旅游功能和突出特色的原則。
[關鍵詞] 商業街 規劃
商業街一般都位于城市地價最高、商業最繁華地段,它是一個城市展示魅力的很重要窗口。因此,搞好商業街的規劃設計,對于改善城市環境,提高城市活力,進而提升城市的整體功能都有舉足輕重的意義。本文試結合濟南泉城路商業街規劃改造談談商業街規劃的指導原則。
一、規模適度原則。規模適度原則是指商業街的長度、寬度、高度都要適度,不能盲目求大、無限發展
1.據觀察,商業街的“有效長度”大多為600米到1000米。在一些城市中,被稱為商業街的道路總長達數公里甚至數十公里,但商業的繁華也和一首樂曲一樣,不可能全曲從頭到尾高潮迭起,而是有最熱點、次熱點的。為考慮留有一定的發展空間結合濟南未來商業發展需要泉城路全長1560米,主要分為三個段落。
2.根據調查商業街的寬度應在30米至50米,不宜過寬。因為人們逛商業街行走規律是走“之”字形折線,即先在一側走上一段距離,再穿行到另一側,走一段后又折向另一邊。如果街道過寬,會使人們在街兩邊往來體力耗費過大,抑制觀賞、購物的欲望。為此,濟南泉城路商業街規劃為平均寬度為50米。
3.據調查分析商業街的建筑不宜過高,一般在2層~3層樓高,個別大商場可到4層~7層,部分具有金融功能的建筑可以更高一些。主要考慮的原因首先是逛商店一般不喜歡爬樓,即使有電梯,人們也不喜歡過多地上上下下地來回折騰;其次是過高的建筑會產生壓抑感,影響人們逛商店的心境。事實證明商業效益好的商業街平均樓層一般在3層左右。
二、商業街布局應遵循適當錯位經營原則
商業街推行錯位經營,能夠減輕內部相互競爭的壓力,減少內耗,從而增加凝聚力,發揮整體優勢,這也是商業街振興的關鍵所在。商業街布局要避免大型商場過于集中,導致重復經營、定位雷同。因此,如何錯位經營、特色經營和個性化經營,不僅關系到企業自身的存亡,也關系到能否發揮整體優勢,共同發展的問題。
三、以人為本原則
商業街服務對象是人。所以商業街的規劃改造要體現以人為本的原則,從人的行為、心理、視覺出發,滿足人們對城市環境空間多方位、多層次的需要;注意環境空間的組織和環境設施的安排;以人的視覺、觸覺以及由此引起的心理感受為參照,在功能、樣式、質感、色彩等方面,強調精品意識,創造優質的商業購物環境,突出景觀性、功能性和安全性。如在街道兩旁和建筑主體種植樹木花草或擺放盆栽,創造輕松、愜意的視覺效果。在功能方面,設置方便小巧的公用電話亭、美觀舒適的休閑座椅、干凈明亮的公共廁所、垃圾桶、統一管理、和諧協調的廣告設施和標識系統,做到使用方便、造型美觀、制作精良。在街道出入口、上下臺階設施方面還要充分考慮殘疾人的特殊要求,以及環境保護、防火防災、緊急疏散的要求等。同時還應采用特殊的照明方式、特殊的地面鋪裝,使空間、建筑、景觀的設置布局渾然一體,并運用好導游圖、標志牌、時鐘、噴泉、雕塑、小品景觀、象征物等人性化的配套設施,體現出以人為本的現代城市理念。
四、突出休閑功能的原則
改造前,顧客在泉城路上的逗留時間比較短,80%以上的消費者逗留時間不超過2個小時,逗留時間短的結果直接影響了泉城路的銷售額。如果消費者逗留時間更長,無疑會使商家贏得更多的銷售利潤。但是據測算,一般消費者連續逛街購物的疲勞時間最多為3小時,中老年顧客還要低于這個水平,要延長顧客逗留時間,主要依靠增加休閑、娛樂、餐飲等功能。因此,泉城路改造注重了商業街休閑功能的完善與改進,處處為逛街的顧客提供休息、娛樂方便,增加商業步行街的活力。
五、體現現代化與保護發掘傳統文化相結合的原則
西門至省府前街燈光景觀區,突出其莊重典雅,恢弘大方的燈光效果,形成夜景序曲,體現濟南現代化大城市的一面。這一段通過各種美倫美煥的燈光設計,諸如玲瓏的街燈,巨幅廣告燈箱,閃爍的霓虹燈,漢白玉的綠化燈光實現。但是,作為泉城路上古老的街道——芙蓉街,原以具有古老特色的老商業街著稱,在充分開發其商業價值的同時,也應該還原其特有深厚的傳統文化底蘊的本來面貌,展現其獨特魅力。將芙蓉街南部恢復成古文化一條街,整修現有的古建筑,恢復部分老字號;將芙蓉街北段改建成居民文化旅游一條街,對原有的街道,居民按照古色古香的傳統風格進行整修和改造,結合對民舍的整修,恢復泉池荷塘,小橋流水,栽植市樹市花,再現“古老泉城”的迷人風貌,將府學之廟按照歷史原貌進行恢復,向游人開放。既要展現其現代化大都市的風采,更要保留老城原有的韻味,使古城的文化風貌在源遠流長。
六、重視城市作為旅游吸引物的功能,突出城市特色的原則
泉城路作為標志性產物,它體現了泉城的人文精神。泉是濟南的靈魂也是濟南的驕傲。百年前劉鄂在《老殘游記》中對濟南“家家泉水,戶戶垂楊”的絕妙描寫,使濟南名揚天下,成為聞名全國的泉城。所以,在關于泉城路的規劃實施中,突出泉水與柳樹的景觀文化價值。芙蓉街作為泉城路商業街的主題廣場,通過在芙蓉街設置老殘人物群雕及垂柳泉井等物景的設置,引導游人進入芙蓉街及曲水亭街王府池子等傳統街區。根據沿街老房老院的格局分期整修開發,形成一條連接大明湖至泉城路的泉城老街精品旅游線路。對它的設計還輔以海螺形涌泉水池,泉水沿石階潺潺流動,撫過古城的石板,留下青青石板路上水痕劃過的印跡,綠地中心的水體是一個高出地面0.9米直徑15米的水池,柳樹倒影水中,魚兒自由自在地游動,生動而有趣,迸發著盎然生機,重現著當年泉城的風韻。
依據上述原則重新規劃的濟南泉城路,其商業功能、娛樂功能、文化功能和旅游功能融為一體,對提升濟南知名度有著不可忽視的意義。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