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體育經紀人隨著體育職業化、商業化、市場化而發展,是繁榮體育產業的催化劑。體育經紀人在國外已有數十年的發展,而在我國尚處于起步階段。本文闡述了我國體育經紀人的興起和體育經紀人的作用,針對我國國情借簽外國經驗提出了體育經紀人的管理方面的建議。
[關鍵詞] 體育經紀人 職業化 體育市場 體育經紀人管理
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人才工作的決定》和中共中央、國務院《2002年~2005全國人才隊伍建設規劃綱要》的指示精神,中國國內首個體育職業化經紀人培訓項目于2006年7月在北京體育大學正式開展。我國體育產業發展還處于起步階段,市場化行為不夠規范,程度不夠完善,但是發展潛力巨大。2008年北京奧運會為中國的體育產業發展創造了難得的機遇,體育市場的開發和拓展、體育營銷與管理需要大批專門人才。所謂“體育經紀人”是指在各類體育活動中,從事居間、行紀、代理與紀化業務并從中收取傭金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經濟組織。盡管“體育經紀人”這一職業在國內尚處萌芽階段,其實它由來已久。最早可追溯到19世紀未期,英格蘭足球、橄欖球聯盟相繼出現了職業球員,由于流動機制引發復雜的勞資關系,一些體育機構和個人開始為運動員提供法律咨
詢,籌劃各種比賽,從中提取傭金和勞務費,初步具備了現代體育經紀人和各種功能。
一、我國體育經紀人的興起
國際競技體育界有三種體制,即業余體制、專業體制、職業體制。業余體制下,資金較容易解決,有助于推動群眾體育運動的開展,但不容易采用嚴格的管理方法和科學的訓練方法,故隊員的成績提高不快。專業體制下采用集中訓練提高較快,但國家財政負擔較重,群眾體育事業發展緩慢。職業體制是西方發達國家常見的組織形式,它比較適應于市場經濟的發展。但職業體制中有一個至關重要的角色,那就是體育經紀人。隨著我國體育商業化、職業化的道路,體育經紀人也開始在我國出現,并逐漸介入到職業運動員的轉會、比賽的贊助中來,給起步不久的我國體育市場帶來了生機。
現代意義上的體育經紀人開始在我國出現,還是在上世紀80年代未和90年代初,當時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剛剛提出,商業化運作的競爭市場開始形成,并漸成氣候。比如1993年成協舉辦了美國ABF職業拳擊賽,它的操辦者是當時年僅30歲的星華實業集團總裁李偉,他后來還獲得了美國ABF職業拳擊經紀人執照,成為中國第一個“擁有執照”的體育經紀人。
二、體育經紀人的業務活動和作用
1.體育經紀人的業務活動。體育經紀人的出現、生存和發展是商品經濟發展的產物,在市場經濟中具有強大的生命力。體育經紀人是商品性的服務活動的中介,是體育市場的社會分工,國外的實踐證明體育經紀人是推動體育事業發展的有效因素。體育經紀人的業務活動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為運動員作代理。代理運動員的工作合同包括轉會談判、報酬確定、合同簽訂等,這是體育經紀人的主要業務范圍。經紀人深諳各俱樂部的需求,以及各位明星隊員和有潛質的隊員的特點和情況,為俱樂部運動員牽線搭橋,安排運動員參加比賽。包括選擇比賽、制定比賽日程、籌措資金,參賽服務等也是體育經紀人的重要服務領域。其中,合理選擇和安排比賽最為重要,既有利于運動員水平的提高和發揮,又能為運動員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二是推廣體育比賽。體育經紀人可以全部或部分買斷國際或國內體育組織舉辦的正規比賽,然后通過電視轉播、廣告推銷、爭取贊助等多種形式開發推廣、舉辦比賽,達到盈利目的。如國際管理集團(IMG)推廣經紀我國足球和籃球甲A聯賽,香港精英公司曾推廣過的世界女排大獎賽等。三是包裝運動隊。這是近年來新出現的體育經紀業務,也是經紀個體運動員的延伸,但工作的內容和方式不同。經紀人通過與贊助商家聯系,獲得運動隊的冠名權,使運動隊以某個商家名義比賽,或在比賽服上打上廣告,一方面提高了商家的社會影響,另一方包裝了運動隊,使運動隊獲得了贊助。體育經紀活動逐步滲透到大眾體育、體育經濟等各個方面。體育經紀人還可以參與解決體育活動和交往中出現的經濟、法律等方面的問題,或提供有關咨詢,并可以作為體育組織的代理,幫助其協調解決有關問題、爭端,為其獲取信息等。
2.體育經紀人的作用。我國體育經紀人在發展我國體育事業中起到了非常積極的作用。從宏觀上看,他們在流領域促進了體育生產和消費,加速了體育競技價值的轉變及業余體育向職業體育的轉變。從微觀上看,體育經紀人以其特有的協調、組織、管理和投資功能,為運動員、體育組織、體育比賽主辦者提供全方位的服務,使運動員在充分發揮運動潛力,保持較高運動水平的同時獲得相當的經濟收入;使體育組織的特殊標志得到推廣;使體育比賽主辦者獲得充足的賽事經費。同時,體育經紀人以其敏銳的市場眼光和高超的營銷技巧,使體育運動花樣翻新、高潮不斷,最大限度地滿足不同層次、不同愛好、需求各異的體育消費者。體育經紀人在體育市場中巨大的市場價值是顯而易見的。拳王泰森由于有唐.金作為其經紀人,曾成為世界上身價最高的拳擊手,給美國職業拳擊協會帶來了十分可觀的社會和經濟效益。然而,我們應看到體育經紀活動中的不良好現象和管理中的缺陷。比如:無照經紀行為、超經營范圍行為、簽訂虛假合同損害委托人或相對人利益的行為、采取威逼利誘等手段促成交易、明知委托人或相對人沒有履行合同能力而為其進行中介的行為等。此類事件嚴重擾亂了體育市場的秩序,還有損體育經紀人的社會形象。所以,使體育經紀人走向規范化的現性軌道是使其健康發展的必要保證。
三、我國體育經紀人的管理
1.要強化體育經紀立法活動,制定和完善相應的政策條例。在歐洲不少國家的民法和商法中一般對經紀人做了專門論述,一些國家還制定了專門的經紀人的有關條款。目前,我國根據體育建設的需要制定出了一些完整的法律、法規,如《中華人民共和國經紀管理辦法》、《體育產業發展綱要(1995-2010)中國足球協會足球經紀人管理辦法》等,使所有體育經紀活動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2.要完善體育經紀人的資格認定制定。體育經紀人從業人員開展經紀業務,必須取得體育經紀資格,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有固定的居所,具有大專(含)以上文化程度,申請資格之前邊續三年犯罪和經濟違法行為;掌握國這有關法律法規和政策;具有從事體育經紀活動所需的基本技能和一定的體育專業知識的人,并經過培訓和考核,拿到《體育經紀資格證書》才可以開展體育經紀業務。專門從事體育經紀業務的組織,必須具有4名以上取得證書的專職人員。兼營的組織必須有2名以上取得證書的專業人員。
3.要建立和健全體育經紀人的組織管理機構。我國體育經紀人管理機構尚不健全,從目前情況來看,可按行業組建體育經紀人協會,也可實行屬地管轄原則,即由所在區縣體委和工商分局協同進行。但無論是政府或社會團體,均應依靠市場機制,以法律手段為主,對體育經紀人進行調控和管理。
4.要規定體育經紀人的傭金及納稅標準。傭金是體育經紀人惟一收入來源。要通進明確具體的法律法規,根據體育經紀人不同的業務活動,確定合理的既相對統一又有所區別的體育經紀人傭金標準和幅度,公開列出價目表。這既可保護經紀人的權利和權益,也可對其收費行為給予限定和約束。內容包括:一是給會傭金的時間和條件。原則上以合同簽約生效后為限,不能事先要求給付傭金。二是傭金的數額標準。參照國際貫例,體育經紀人收取的傭金一般為成交價款的1%~10%為宜。三是確定傭金的酌減情況。四是要規定違章處罰,即體育經紀人違反其義務,或違反誠實信用原則或商業道德,利益有損委托人的,則喪失傭金請求權。體育經紀人的納稅涉及的主要稅種有:營業稅、集體、私人、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等。相信,有政府的支持,有自身的發展的要求,有市場巨大的潛力,體育經紀有行業定將走向繁榮。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