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針對目前商貿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及專業建設現狀,提出了構建商貿專業群的思路,并探索了構建路徑。
[關鍵詞] 商貿專業群 構建 路徑
近年來商貿人才需求量很大,但各高校專業設置隨意、教學資源利用差,所培養的商貿人才在市場上也不太對口。研究發現,采取構建商貿專業群模式是培養市場上急需商貿人才的好方法。本文從以下幾個方面探索了商貿專業群的構建路徑。
一、商貿專業群構建的必要性
專業群是指由若干個專業技術基礎相同或相關、具有共同的專業技術基礎課程和基本技術能力要求、并能涵蓋某一技術或服務領域的由若干個專業組成的一個集群。商貿專業群中的各專業或專業方向,面向企業中的商貿崗位群,均能在同一個實驗實訓體系中完成其基本的實踐性教學。商貿專業群建設對專業上水平、提高人才質量與辦學效率具有重要意義。
1.有利于形成商貿專業群體適應市場的優勢。我國產業結構不斷調整,新的工種、新的崗位群不斷涌現,商貿專業設置也需要不斷更新。專業群集聚了師資、實驗實訓等多方面的辦學優勢,具有滾動發展的功能,可以依靠原有的專業師資和實驗實訓基礎,不斷根據市場形勢變化調整、拓展專業方向。
2.有利于培養復合型商貿人才。現代生產和技術的綜合化趨勢不斷增強,商貿技術崗位內涵不斷豐富往往是綜合性的,常常需要多學科的知識和多種技能才能解決,培養復合型商貿人才已成為高等教育的發展方向。專業群技術平臺擁有多學科的知識和多種技能,有利于培養市場需求的復合型商貿人才。
3.有利于節約投資形成實踐教學低成本優勢。商貿專業群由于專業相對集中,學校可以將有限的資金集中投入到相關實驗實訓室,進行系列化建設,形成一個完整的先進的實驗實訓體系,實現高效共享,大大提高實踐教學效果。
4.有利于凸顯師資優勢。商貿專業群可以集聚起相近相關專業的教師資源,形成專業師資的數量優勢、結構優勢,在專業教學上可以靈活調用,既能降低專業教師的儲備率,提高教師的使用率,節約辦學成本,又能滿足專業教學上的需要,增強各專業的競爭優勢。
二、構建商貿專業群的原則
構建商貿專業群十分必要,但要遵循以下幾個原則。
1.一個公共技術平臺與多個專業方向相結合。抓住商貿核心專業建立專業群基礎教學大平臺,逐步形成相互支撐、相得益彰的專業群布局,以“寬口徑、多方向”的專業設置模式來應對商貿職業崗位群中具體崗位的人才需求變化,并體現職業資格證書能力要求,促進學校拓寬服務面向,增強社會適應性。
2.穩定性與靈活性相結合。強調靈活性就是要使專業設置主動適應經濟發展的多樣化需求,在保持專業相對穩定的前提下,不斷根據市場需求及時調整優化商貿專業群結構,堅持在靈活性中追求相對穩定性,變中求穩,以少變應多變。
3.資源配置上體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商貿人才培養的長周期和遲效性要求專業設置的布局有一定的前瞻性,應在人才預測的基礎上做出整體規劃,“以明天的技術,培育今天的人才,為未來服務”,使專業設置更具有動態發展的可持續性,滿足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發揮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4.量力而行。商貿專業群構建不能脫離高校賴以生存與發展的客觀環境和自身的具體辦學條件,要從實際出發,不
可盲目利用專業設置的自主權一擁而上,造成專業的擁擠和浪費,要盡量在原有的基礎上走內涵式發展的道路。
三、構建商貿專業群的路徑
商貿專業群是市場需求變化與高校內在發展相結合的產物,構建商貿專業群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構建路徑可以用圖1直觀地表示出來。
1.學校辦學定位與戰略。商貿類高等院校的辦學定位大都是培養知識經濟時代商貿技術應用型人才。但各學校的發展戰略是不一樣的,對專業群的構建有一定的影響。
2.系人才培養目標。系是學校人才培養的直接組織者與實施者,其人才培養目標是學校的辦學定位與發展戰略的具體體現,一般是培養經濟一線商貿技術服務人才。系人才培養目標對專業群的構建有直接的影響,構建專業群是為了更好地實現商貿人才培養目標。
3.監測外部環境。主要是監測人才市場環境,發現構建商貿專業群的機會與威脅。社會需求商貿人才的數量和結構的變化,會靈敏地給專業群的構建帶來機會或威脅。因此要經常性監測學校所在區域的經濟結構、產業結構、科技結構和就業結構,密切關注商貿人才需求新動向,積極尋找新的專業增長點,尋找構建商貿專業群的機會。
4.評估內部環境。主要是評估學校,以及系內部目前所具有的構建商貿專業群的優勢與劣勢。評估的主要內容有辦學歷史經驗積淀、專業數量與特色、教師隊伍、實驗實訓實習條件、課程體系、教學手段、質量保證體系等等。
5.預測構建專業群的能力與機會。主要是根據對外部人才市場環境的監測情況和對學校內部條件的評估情況,來預測構建商貿專業群的能力與機會。在對社會需求進行充分調研和論證的基礎上,如果外部有構建商貿專業群的機會,而且內部有構建商貿專業群的優勢,那么說明目前具有構建商貿專業群的能力與機會。反之,則沒有構建商貿專業群的能力與機會。
6.制定商貿專業群規劃。當預測到目前具有構建商貿專業群的能力與機會時,就可以著手制定專業群構建規劃。⑴專業群目標定位。商貿專業群定位,高于專業而又依托專業,目標是培養學生:①滿足就業崗位(群)的技術能力(技能)與職業素質;②具備一生職業發展與遷移所必需的相對完整的商貿專業技術領域的知識、能力與素質結構;⑵專業群框架。構建商貿專業群并不等同于專業框架建設,需要從戰略高度來考慮,要從學校所處的社會環境、地理環境、經濟環境和自身所具有的辦學基礎條件出發,結合廣泛、深入的市場調研,尋找、確定若干個行業,作為商貿專業群建設和發展的背景與依托。在整合優化現有專業所形成的商貿專業群中根據自己的優勢和特色確定核心(品牌)專業、特色專業和一般專業,形成由品牌專業、特色專業和一般專業組成的具有內在聯系多專業協調發展、多個專業方向相互支撐的專業體系結構,即“一個公共技術平臺、多個專業方向”的商貿專業群框架模式。如表1所示。表1:商貿專業群框架
⑶專業群構建條件與具體計劃。商貿專業群構建需要一定的配套資源,同時還要制定具體的構建計劃。
7.實施專業群規劃。商貿專業群構建規劃制定后就要組織力量和資源進行實施。①專業整合成群。要認真梳理現有專業,對現有專業進行聚合重組,淘汰過失專業,開發新型專業,找出關聯性,整合形成商貿專業群。應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職業崗位群為依據、以技術含量為參數、以學科專業的交叉復合為發展方向來綜合考慮商貿專業群設置。同時,要根據地方經濟結構、產業結構和區域支柱產業及發展方向設置核心專業,形成以核心專業為重點的商貿專業群。②投入建設經費。要從“仙女散花型”向集中投放轉變,突破各專業之間的籬墻,就商貿專業群內的相關相近專業集中建成一個與專業群相配套的實驗實訓實習體系,以滿足群內各專業的實踐教學需求,提高經費投放的有效性,產生更大的效益。③建設師資隊伍。要優化師資隊伍的結構,培養與引進一批基礎理論扎實、教學實踐能力突出的專業帶頭人和教學骨干,在商貿專業群的范圍內形成整體合力。④配套課程體系結構。要基于商貿專業群的規劃與設置,參照相關的職業資格標準,建設“一個公共技術平臺下的核心課程群及核心能力培養模塊+多個面向崗位(群)專業方向(知識+技能)模塊”的課程體系結構。⑤改革教學模式。要積極探索任務驅動、項目導向、頂崗實習等有利于增強商貿專業群學生實踐能力的教學模式。⑥創建共享型商貿專業群教學資源庫。包括專業教學目標與標準、精品課程體系、教學內容、實驗實訓、教學指導、學習評價等要素,規范專業教學基本要求,共享優質教學資源,有力支撐商貿專業群。
8.專業群的保持和更新。一旦商貿專業群構建成形,就要保持其相對的穩定性,有利于資源積累和品牌打造。但同時,要緊跟市場發展變化,密切關注人才需求新動向,積極尋找新的專業增長點,從實際出發動態調整更新商貿專業群結構,對于“朝陽專業”應積極發展,對于“夕陽專業”、“曇花專業”應及時調整,以取得與社會需求之間的動態平衡。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