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商場現代化就肉食品而言,最最重要的莫過于它的貨架期了(shelflife)。本研究各用五組豬、牛、羊肉,在常溫下置放,然后比較其感官指標、微生物指標、理化指標,測定肉類腐敗變質時的菌落總數,確定其腐敗變質時的臨界值,借以快速確定肉類商品在商場的貨架期是否已經結束。
[關鍵詞] 肉類腐敗 菌落總數 臨界值
一、材料及選樣
1.試驗材料豬肉、牛肉、羊肉三種原料于早上8點鐘采購自成都同一市場,均用瘦精肉。
2.選樣豬肉、牛肉、羊肉三種原料選自當天凌晨屠宰的腿部肌肉,削去面層,用肌內層。
二、試驗方法及測定方法
1.豬肉、牛肉、羊肉原料采樣后分別置入培養皿中,并放恒溫箱(30℃),4天。
2.測定方法
(1)感官檢驗空腹,淡茶漱口,鼻聞,眼看,手按;
(2)菌落總數按國家標準GB4789.2—84所列方法;
(3)揮發性鹽基氮(TVBN):因為肉類食品在腐敗變質的過程中,肉蛋白質會向縮氨酸、氨基酸等低分子的無機氮化合物分解,使TVBN含量漸增。因此,TVBN含量的多少,也是肉類食品變質程度的里程碑。
①碳酸鉀飽和溶液:將試劑K2CO3(化學純級)60g置入50毫升蒸餾水中,加熱至全溶,冷卻,取其上清液;
②將N/100濃度的H2SO4CH2SO40.49克置入蒸餾水中至1000毫升。
③Brun Swick指示劉:將甲基紅0.2g與亞甲蘭0.3g放入乙醇中溶解,過濾后放入褐色瓶中備用;
④N/100濃度的NaOH:將0.06g氫氧化鈉溶解于蒸餾水中,至100毫升。
⑤試驗設備:微量擴散康威檢測器(Conway),水平滴定管(容量0.15mL,最小刻度0.002mL)均質器。
⑥試驗操作:試料5克加水少許→均質,加水少許→定容至100毫升→濾液→K2CO3飽和溶液1毫升→慢慢混合→靜置1小時,25℃→加布倫氏指示劑1毫升,N/100NaOH→滴定。
三、試驗結果
5組加蓋培養皿在恒溫箱96小時,30℃下取出,試驗的結果如下:
四、結論
從上述結果,可以看出腐敗變質烈度首推豬肉,次及羊肉、牛肉;腐臭味感烈度首推牛肉,次及羊肉、豬肉。
菌落總數2.0×107應該被視為豬、牛、羊肉腐敗變質的臨界值,即是說,達到這一數值的這類肉必須從商場的貨架上拿下,不能再出售。理由是TNBN均超過國家標準25mg/100g;另外確已發粘、變臭,再食用也會影響人體健康。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