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母子公司作為一種市場主體,是企業集團的主要組成部分,在市場經濟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母子公司之間的法律關系決定了母子公司之間不同的利益劃分,因此正確界定公司之間是否具有母子公司法律關系十分重要。本文主要從母子公司法律關系的概念、特征、形成三個方面來闡述母子公司法律關系的界定。
[關鍵詞] 母子公司法律關系 概念 特征 形成
一、母子公司法律關系的概念
母子公司法律關系是指母公司和子公司在法律上的權利和義務關系。在母子公司法律關系中,母子公司權利義務依據母公司持有的股權或控制支配協議來確定。母公司享有收益權并按照《公司法》規定的程序和權限對其子公司行使重大事項決策權。作為子公司,應當有義務執行母公司作出的重大決策。根據權利義務相一致原則,相應的母公司應當承擔因為濫用決策權、決策不當給子公司造成損失,子公司的債權人和少數股東具有要求母公司承擔相應法律責任的權利。
二、母子公司法律關系的特征
1.母子公司之間具有控制從屬性
這是母子公司法律關系最基本的特征。即母公司是控制公司,子公司是受母公司控制的公司。雖然母公司和子公司都具有法人資格,對外能夠獨立承擔民事責任,但雙方之間具有的這種控制從屬性決定了子公司在生產經營決策、資金調度、人事安排等重大問題上要受制于母公司。
2.母子公司法律關系的內容具有復雜性
母子公司法律關系是由法律調整的雙方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這種權利義務關系具有復雜性。(1)母子公司之間的內部法律關系。這種內部法律關系表現為母子公司之間的控制和管理關系,如投資關系、財務、人事、經營管理關系等。(2)母子公司之間的外部法律關系。這種外部法律關系主要是母公司和子公司的債權人、少數股東的關系。因為在特殊情況下,涉及到子公司債務由母公司承擔,以保護子公司債權人、少數股東的利益。
3.母子公司法律關系的調整具有多元性
在各國傳統公司法中,除極少數國家外(如德國),一般都是對單個公司進行規范,或對單個公司之間的關系(如公司轉投資、借貸、公司的合并與分立問題)進行規范,對母子公司之間的法律關系雖有所涉及,卻鮮有做出專門規定。因此,對母子公司法律關系的調整往往由多個部門法來進行。如母子公司這種企業組織形式由公司法來規定;母子公司形成競爭優勢造成的壟斷問題往往由反壟斷法、反不正當競爭法加以規范;對母子公司征稅問題,往往由稅法加以規定。在市場經濟高度發達的今天,母子公司組成的企業集團已經成為一種很重要的市場經濟主體,各國普遍重視對母子公司法律關系的立法,可以說,完善母子公司關系立法已成為現代公司立法一個顯著的發展趨勢。
4.母子公司法律關系的形成原因具有單一性、形成方式具有多樣性
母子公司都具有獨立的法人資格。作為法人,它們具有權利能力和行為能力,它們有權獨立地進行生產和經營,獨立地承擔民事責任。它們成為母子公司的原因只有一個,就是利益把它們聯結在一起。而母子公司形成的方式根據各國的立法規定,卻是有很多種方式。公司可以通過轉投資方式設立全資子公司或控股子公司,也可以和其他的公司通過簽訂支配協議的方式形成母子公司法律關系。前者可以說是主要的形成方式,因為后者也往往是在形成控股關系的前提下才簽訂支配協議。
三、母子公司法律關系的形成
1.投資
投資是形成母子公司法律關系最主要的方式。投資包括:(1)投資成立全資子公司或與其他人聯合投資成立控股子公司,母公司在其中占有控股權;(2)出資購買另一公司的股份(公司收購),使其變成自己的子公司。公司轉投資存在一些固有的弊端,因此,我國1993年的《公司法》對公司轉投資作了較為嚴格的限制。①投資對象的限制,即只能向其他的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投資,而不能向其他的主體投資;②投資數額的限制,即累計投資數額不能超過公司凈資產的50%。對轉投資對象限制的目的是避免轉投資的公司成為其他公司企業無限責任的股東,從而加大轉投資的風險責任。其實僅限制投資對象是法人即可,就可以避免承擔轉投資的無限責任。對累計投資數額的限制,由于公司資產經常處于變動狀態,公司的凈資產不容易加以確定,這一規定缺乏可操作性。因此從公司法一出臺,第12條就頗遭批評。2005年《公司法》第15、16條對此作出了重大修改:第15條擴大了轉投資的范圍,公司可以向其他企業投資,但除法律另有規定外,不得成為對所投資企業的債務承擔連帶責任的出資人。對于投資的數額沒有作出硬性限制,“依照公司章程的規定,由董事會或者股東會、股東大會決議,公司章程對投資或單項投資的數額有限額規定的,不得超過規定的限額。”隨著公司轉投資限制的取消,公司之間的轉投資變得更加容易可行,母子公司之間的相互持股現象將會更加普遍。這次修改,雖然沒有明確規定涉及公司之間因轉投資形成的相互持股問題。但從《公司法》第16、21、125、217條的規定可以看出并沒有禁止公司相互持股,而是通過對有關主體限制承認了公司相互持股制度。《公司法》的不足之處在于沒有明確規定允許公司之間持股,尤其是母子公司之間相互持股問題。另外對關聯交易的信息披露和判斷關聯交易公平性標準制度沒有規定,對關聯董事的回避表決制度僅僅限于上市公司范圍似乎過窄。
2.簽定控制支配合同
簽定控制支配合同是指兩個公司在平等、自愿的基礎上,簽訂合同約定某一公司享有指揮支配另一公司的權力。通過這種方式來形成控制和被控制的母子公司法律關系。通過合同形成的母子公司在德國法中有明確的規定,如從合同的種類到合同的訂立、變更和終止。但在其他國家對于因合同形成的關聯企業鮮有規定,如我國臺灣地區它雖采納了德國法中的事實康采恩法的規定,而沒有采納合同型康采恩法的規定。
綜上所述,正確地界定母子公司法律關系就要把握住母子公司法律關系形成的兩大方式。只有明確了公司之間的母子公司關系,才能正確適用法律,才能處理它們之間的法律關系,維護母子公司雙方的合法權益。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